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学我做主:风流大学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鹰云不说话,可心里一下子就放松了。
  “你能谈谈今天文学史课发生的事吗?”
  “怎么说呢?” 。 想看书来

风流大学生(一)(28)
“你为什么不听课呀?”
  “这难道怪我吗?又不是我一个人不听课。他的课讲成那样,叫我们怎么听?他根本不是在讲课,而是在念讲义。您向别的同学了解了解看他们反应如何?我认为上课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如果上课没什么收获,达不到学习的目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迫学生去上课呢?”
  “这么说你否定老师的作用啰?”
  “不,我在数学系选修了数学分析课,我觉得那老师的课就讲得很吸引人,可焦老师讲课完全是照本宣科,我得不到什么启发……”
  “是吗?——你手里是什么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了,听说你不喜欢学中文,要转系?”
  “我喜欢经济。”
  “这不错。我们国家经济很落后,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需要大量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人只要真正有所爱好,有所追求,就不错。但是,你要知道学习文学对你学习经济并没有妨碍,还会有促进。你知道马克思是一个经济学家,哲学家,可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也是很深厚的。太专了,就会成为井底之蛙的,是吧?所以,你不必为了你的经济学,就放弃对文学的学习,可以相辅相成嘛!”
  “嗯……”鹰云觉得司马明说得很在理。
  “你对系里、对老师有什么意见,可以向我们反映,现行的教育体制的确有许多弊端,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也有些陈腐了,有许多方面都需要改革,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但你不要消极对抗,而要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你们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人嘛,是不是?”
  “嗯。”鹰云点了点头。
  “好了,天不早了,你们休息吧。”司马明起身告辞。
  “司马先生,欢迎您常来!”赵龙平道。
  “行,一定来与你们交朋友。”
  司马明出了宿舍,鹰云一直将他送到楼下大门口。
  “刘鹰云,”司马主任最后说,“你课还是要去上,当然,我们会尽快地改革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但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要有一个过程,知道吗?我们都是五十年代出来的人,‘文革’耽误了我们许多年,现在形势发展很快,有些方面,我们的确落后了,但我们会努力赶上去的。另外,老师毕竟是老师,比如焦老师,他可能课讲得不很生动,但还是有学问的,你应当尊敬他,是不是?”
  “嗯。”
  “好了,外面冷,你回去吧,以后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共同研究。”
  “再见,司马先生。”
  鹰云觉得司马主任既是一位知识丰富,思想深邃、心胸开阔的导师,又是一位知心的朋友。最使鹰云感激的是司马明理解并且支持他学习经济学。我们系居然有这样一位开明的主任。鹰云觉得自己就像在黑夜中忽然看到了闪闪的灯火,感到喜出望外,激动不已。司马明清癯的背影在鹰云的视野里越来越小,可在他的心中,却越来越高大……
  司马明一个人朝教工宿舍区走去,清凉的晚风吹拂着他斑白的头发,皎洁的月光映照着他单薄的身影。通过下午与同学的交谈,通过刚才与鹰云的接触,他发现刘鹰云并不是那种不求上进的捣蛋鬼,相反,倒是一个思想敏锐,勤奋刻苦,爽直淳朴的学生,是一棵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当然,这学生还嫩,还幼稚,需要正确地引导,不然,很可能走到邪路上去。回想起刘鹰云刚才说的那些话,司马明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再不像他们做学生时那样单纯和简单啦,这正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啊!他望着满天的繁星,觉得有许多工作正等待自己去做,有许多问题正需要自己去解决,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最好的txt下载网

风流大学生(一)(29)
第二天,在全系教师大会上,司马明就刘鹰云的问题作了一番讲话。他说:“现在,有些老师抱怨学生不来上课,不愿听课,有些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抱怨学生不参加政治学习,这里当然有个别学生进了大学,拿到了铁饭碗就不想学习,不求上进的,除此之外,恐怕还要在我们自身找找原因,我们做教师的不妨反躬自省,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考试题目,考试方式,都研究一番,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搞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也要研究研究,从报告的主题、内容,到材料、论证,乃至语言,看看到底为什么不能吸引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发展人的智能,我们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他方法,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有一个独立思考的头脑。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也要改革,希望我们各位老师都来思考教育改革方面的问题,投身教育改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开创我系教学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焦国功认为司马明是在不指名道姓地说他。他一点也没想到自己昨天的反映招来了司马明的这么一通批评。小题大做!他心里感到非常恼火,气得满脸通红,可又不好做声。当然,在感到恼火的同时,他还感到了一种强大的压力。作为教师来说,课讲得如何,学生喜不喜欢听,直接关系到他的声誉、价值、地位。他有些担心司马明会在他的讲课上大做文章。教育改革,他想,说说大话当然容易,可要真正改起来,谈何容易!
  这时,张文政正坐在司马明的身旁。司马明的讲话,他听起来也感到不舒服。虽然他也认为教育体制要改革,教学方法要改进,但话不能这么讲。这岂不是否定我们的老师,否定我们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岂不是鼓励学生不上课,鼓励他们自由散漫?那我们的工作还怎么做呢?还要不要校纪校规?还要不要学生听话,守纪律?张文政看了一眼司马明轮廓分明显得高傲的长方脸,觉得他在学问上虽然很有成就,但作为领导也许并不合适。
  十四
  星期天的早晨,鹰云照例在六点钟醒来,睁开惺忪的睡眼,清醒了一下头脑,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窗外白晃晃的,比往日明亮许多。他边穿衣服边凑近窗玻璃朝外看:鹅毛般的雪片正从灰蒙蒙的天空纷纷扬扬地飘下来,像撕碎了的棉絮,草坪、甬道、房顶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靠近窗户的那几棵梧桐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稍远处的塔松和侧柏开着满树的白花。整个校园一夜间成了银装玉砌的白雪世界。
  “哦,好大的雪啊!”鹰云禁不住喊了一声。
  一听说落雪了,郑远生连衬衣都来不及穿,就飞快地从床上溜下来,贴近窗户往外看。郑远生的家乡属南亚热带,落雪极罕见,极稀奇,他在故乡长到了十八岁,从未亲眼见过雪。望着窗外铺天盖地的大雪,郑远生禁不住大叫了起来:“啊,快起来看雪呀,了不得,这么大的雪哇,像要倒天啦……”
  宿舍里,苏芹昨天去了一个亲戚家没回来,操修与赵龙平还在睡觉,郑远生这么大喊大叫,把他俩都给吵醒了。
  “下雪有啥稀奇的,少见多怪”。赵龙平翻动了一下身体埋怨道,“今天星期天,本想好好睡一觉的,却给你小子吵醒了,真是讨厌。”赵龙平来自冰城哈尔滨,一年里差不多有半年时间要与冰雪打交道,落雪对他来说实在太平常。他掖了掖被子,又闭着眼睛睡去了。

风流大学生(一)(30)
操修躺在床上没吱声,他闭着双眼,任凭思绪飞驰。他思绪的空间里也正落着雪,那是西部草原纷飞的雪,是预兆着丰收和欢乐的雪,是寄托着爱情和友谊的吉祥的雪……
  郑远生穿好衣服,要鹰云下去玩雪。
  “好的。”鹰云拉好运动绒衣的拉链,将白线手套装在兜里,就和郑远生从四楼跑下去,踏进了白皑皑的雪地。
  这是北京今年的第一场冬雪,来得很猛。眼前白茫茫的雪景,令鹰云蓦然想起了毛主席那首著名的《沁园春》,他情不自禁地放声吟诵起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
  郑远生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气,感到心清体爽,便从地上抓起一把晶莹的雪花塞到嘴里,咂着嘴说:“啊,冰凉,真好玩!”他看见鹰云站在那儿吟诗,就捏了一个雪团朝他打过去。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