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世花2+番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怔怔地看我,然后轻声说:  

    “你还记得吗?那一年孤的兄长去世,孤自己躲在房间里哭泣。你过来扶起孤,你要孤坚强,你告诉孤,孤的征途是星之大海。那一句话,孤还一直记得。孤当时其实没有勇气去承担,如果不是你那样说,或许孤会平淡但满足地度过一生。今天回想起来,孤很怀疑,那一天你说那样的话,其实你已知道今天会是怎样的。但倘若你知道今天是怎样的,那时候为什么还要说那样的话?”  

    这话对了一半又错了一半。错在当时我并不知道,我们之间的今天,会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一切还会一样吗?  

    也许会吧。我们都没有选择的余地。  

    我沉默不语。他却看着我,脸上开始有疑惑的神情。  

    我茫然地看着他。这个男人,我那样地恨他,却一次又一次发现我们的生命是相连的。我不爱他,却见不得他哭泣,也见不得他的软弱。  

    我要他擦去眼泪穿好他的衣装去整军、去打仗,我要他有一天穿上皇帝的礼服坐在封禅台上接受百官的朝贺,我要他的名字连同他手下那些美丽的人们的名字被记载在后面一世又一世乃至万世的史书中。即使他不快乐,即使我不快乐,这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这样想的时候,他走过来,托起我的脸。  

    我仍是茫然地看着他。  

    他突然笑起来。  

    “你知道吗?”他用一只手指划过我的脸,“你流泪了。”  

    我有些不敢相信地看他的手指,指尖有一滴晶莹的水珠悬在那里,分明是我的眼泪。  

    我舔了下嘴角,淡淡的苦咸传入心里。  

    他低下头,安静地看着自己的手指许久,然后很认真地说:  

    “我会记得的。你终于为我流了一滴眼泪。”  

    我也笑起来,擦了一把脸,让它恢复原来的样子。  

    他大步向屋里走去,我跟在后面。  

    然后他突然停住脚步,我听见他低低地问:  

    “是谁?”  

    我茫然看他,一时还未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是谁?”他又这样问。  

    我明白过来,却并不去答他。只是那样安静地看着他。  

    “罢了,”他摇摇头,“那个时候你想要告诉孤,但孤不想听。现在孤想知道,你却又不说了。罢了,罢了。”  

    我只是沉默着,愧疚地看着他。  

    “至少那滴眼泪是真的吧?”  

    我点点头。  

    他也点点头,走过来握住我的手。  

    “好好过吧。”  

    他对我说。         

两世花 卷五 咫尺 二 尘埃落定  

章节字数:4643 更新时间:07…03…31 23:30  

    一切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走了一大圈,爱过一个人,然而尘埃落定后,发现什么也不曾改变过,如同什么都不曾来过。  

    生活如同平静的河流,依然缓缓流向未知的远方。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不同的也是外面战事的改变。  

    蜀军一路西退,刘备逃入白帝城,魏军南下,蠢蠢欲动。  

    胜利没有冲昏孙权的头脑,每一夜他寻思反侧,辗转难寐。  

    我知道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是继续追击,还是有别的选择?胜利掩盖了多少阴谋?诸葛亮在成都未出,曹军在北方虎视眈眈,而扬州山越等地的蛮夷又一直未平,今天东吴面对的一切,又何尝不似在鸡蛋上跳舞?  

    八月,骆统来到武昌。  

    他替陆逊送信前来。孙权看完书信,沉默良久。最后他轻叹一声,说:  

    “伯言终究还是过于谨慎,一如他新改的名字。”  

    骆统低下头,轻道:“也是时势所迫。”  

    “不,”孙权说,“孤相信,即使没有魏军在北,他也会放过刘备的。他只要蜀败,不要蜀亡。”  

    “那么陛下认为应当亡蜀?”骆统问。  

    孙权捋须,沉默不语。然后目光一转,看着骆统问:“你是怎样想的呢?”  

    骆统迟疑了一会,然后看着我和孙权,一字一句坚定地说:  

    “统当年之所以倾慕鲁肃大人,是因为被鲁肃大人的‘战争是为了和平’的理念所打动。今日之所以死心塌地地跟随陆都督,也是因为陆都督他同样认为战争是为了换取和平。”  

    孙权微微一笑,又将目光投向我,问:“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我低下头,轻轻说:“请相信伯言。”  

    骆统离开后,我走出院门,发现他在外面等着我。  

    “还好吗?”他问我。  

    “很好。”我点点头。  

    他也点点头,然后说:“你到武昌后,也一直没送消息过来。”  

    “有什么消息可送呢?无非是道个平安。”  

    他犹豫了一会,然后说:“可是陆都督经常向我打听你的消息。”  

    我的心紧了下。但我还是维持了表面的平静,淡淡笑道:“他还好么?”  

    “挺好的。”他点点头,又看了看我,忍不住说:“不如由我和吴王禀奏下,然后你跟我回去吧?”  

    “回去?”我奇怪地看着他,“回哪里?”  

    “回陆都督军中啊。”他急切地说,“我们像往常那样,一起行军。我还在军中给夫人留了营房,一直等着夫人回去。”  

    我看着他的眼睛,艰难地笑了下,然后摇头说:“不可能的。我不会回去了。”  

    他竟没有坚持,只是叹口气,说:“陆都督早料到你会这样说。”  

    我又笑了笑,并不说话。  

    “对了,陆都督托我给你带样东西。”他突然这样说。  

    “是什么呢?”  

    “你跟我来。”  

    他把我带到一棵树下,树干上系着一匹马,浑身雪白,四蹄乌黑,脖子上系着个金铃。  

    “雪落。”我柔声念道。将脸贴在她脖子上。她转过头来,温顺地舔了舔我。这时候,她脖子上的金铃轻轻响了声。  

    “陆都督说,你可能愿意照顾她。”  

    “代我感谢伯言他一片美意。”我诚恳地说。  

    “你亲自去感谢他比较好。”他是这样说。  

    我没去回答他的话,只是轻轻抚摩着马的鬃毛。许久,我又回头问骆统:“甘将军他……他……葬在哪里?”  

    “是他的遗愿。就葬在当地了。当地百姓还为他立了庙。”  

    我欣慰地点点头,又有些愧疚地说:“我竟没去送他。”  

    “没关系,甘将军会明白你的心意。”  

    又是沉默,许久,他说:“我该走了。”  

    “公绪,”我忽然叫他的字,他回过头来,疑惑地看着我,而我对他笑笑,轻声问,“你还未成家?”  

    他点点头,并不说话。  

    “该成个家了吧。”我又说。  

    他仍是沉默着。  

    “我还等着喝你喜酒呢。”  

    “那你就等着吧。”  

    他轻晒一声,翻身上马,没有告别,竟径去不顾。  

    九月,吴军解除了白帝之围,开始陆续向东班师。  

    一个月过去,刘备没有动静,诸葛亮也没有动静。  

    又一个月过去,刘备还是没有动静,诸葛亮也是没有动静。  

    记得年少时读史书,读到这一段,并未觉得多奇怪。刘备在白帝停留了大半年,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去世。而在我心目中,也就仅仅是“知道了”,是一个印象而已。  

    但当亲身经历,当这些消息陆续传来时,我心中却不免如同吴中其他人一样泛起疑惑:  

    他为什么一直留在白帝,不回成都呢?诸葛亮又为什么一直不东出呢?  

    只到有一天,听见两个将领的窃窃私语,我心中的疑惑才转为一个一直不曾发现过的假设:  

    刘备不敢回成都。  

    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故事,孙权并没有太多精力去假设。这场战争算是结束了,但新的危机,才刚刚到来。  

    十月的一天,我走近议事厅,听见里面传来小声的哭泣。  

    我推门而入。孙权正手执一封书信沉默不语。而屋角处伏在榻上哀哀哭泣的,却正是孙登。  

    我刚想问怎么回事,孙权却转过头,对着孙登有些恼怒地吼道:  

    “你哭什么?有什么好哭的?孤有说要把你送去魏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