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上课活泼、贴近同学以及明星老爸的加分下,原本40人左右的选修课 ,硬是挤进两倍的同学。上课地点也从小教室移到大型演讲厅,可见这堂课的热门程度。
潘玮柏的“家教好”向来备受称许,潘爸爸的管教功不可没,而从玮柏的言谈间,知道他一直以父亲为荣,也深受父亲影响,现在他的签名照能成为父亲的“教学工具”,他笑说:“能帮助爸爸激励学生,真是太好了!”
潘玮柏:和爸爸称兄道弟
潘玮柏现在和父亲相处可用“称兄道弟”来形容。但小时候,潘爸爸对他的管教相当严厉,从而也塑造出他“懂事、有礼貌”的处事之道。
每次谈到父亲,潘玮柏都充满敬意,“爸爸当年带着少许的美金就到美国念书、打拼,而我和弟弟陆续在美国出生,他仍咬牙撑起整个家,他的毅力、努力,让我很佩服。”而玮柏听到爸爸很受学生欢迎,开心地说:“我知道,从实践到淡大,他的课一直很热门,学生都爱上,是很棒的老师!”
因对父亲的爱和尊敬,潘玮柏期许自己不丢爸爸的脸,当初毅然放下在美国的学业回台闯演艺圈,就是以爸爸在美国打拼的态度为范本,相当认真、执著,只是他也和爸爸约定,一定会回美国完成学业。原本潘爸爸给玮柏两年时间,就要他回美念书,不过在2005年潘爸爸看了玮柏的演唱会,了解儿子的努力和成绩,感动得掉下眼泪,便不再逼着他立即完成学业,先在演艺圈大展拳脚。
而潘爸爸幽默风趣的一面,也遗传给了潘玮柏,有两人在的场面一定热闹、笑声不断,潘爸爸也曾在学生起哄下,跳上舞台表演儿子的招牌舞蹈,让玮柏笑说:“我爱表演,应该也是遗传我爸的。”
潘妈:玮柏永远5岁
天下的父母好像都有一个通病,总觉得自己的小孩永远5岁,只要好好“骗”,他就会照着做。事实上,小孩永远长得比父母想象的快。 潘妈是标准的家庭主妇,也是一个疼小孩又会唠叨的妈妈。在她心里,玮柏是永远的5岁小孩。比如说,玮柏都已经是个高中生了,她还会时不时念叨他:“玮柏,快去洗澡!”“玮柏,刷牙了没?”
天啊!玮柏已经16岁了耶!
但是抗议是没有用的。玮柏常常怀疑,究竟是谁比较成熟?记得潘妈有一阵子投资股票,虽然这是大人的事,玮柏还是劝她:“妈,股票就是一种赌博,虽然市场可以分析,行情有高有低,但终究它就是涨或跌,就像赌博只有输和赢,就是数字游戏嘛!”
玮柏一家人(2)
玮柏从小爱交朋友,三教九流的朋友统统有,有当医生的,也有所谓的小混混,只要他们待人真诚,玮柏都一视同仁。可是潘妈有时老爱用刻板印象评断他们,比如说,玮柏的朋友染了一头绿色头发,潘妈就说他是刚放出来的混混,“妈,他不是坏人,只是爱现好不好!”若是朋友功课不好,她也会说:“还是少跟他来往比较好!”“唉……,妈,我的功课也好不到哪里,人家也不爱跟我来往啦!”如果她知道那个人爱玩电动,或是不幸被她看见抽烟,她又会大惊小怪地念一段长长的“金刚经”,听得大家耳朵发麻。
玮柏的第一辆新车
大家对美国学校的学生好像都有些刻板印象,爱玩、会花钱、很开放。不过,成长在潘爸传统教育下的潘玮柏,实在跟大家想象中那种开着拉风跑车接送美女的贵公子大大不同。高中三年,他最爱玩的是那颗篮球,最开放的事是帮朋友救奸,最拉风的打扮,只有找朋友借的那101套Versace西装。
还记得玮柏到美国念书时,第一次要买车,潘爸特别从台湾飞来帮他选。潘爸是个很节俭的人,因为从小家庭不是很宽裕,一路念书都是靠自己。当初他一个人到美国念书时,身上只带了几百块美金,完全都靠自己双手打工赚钱,付学费、养家。自己有了经济能力以后,还是一样省,从来没开过新车,一律开二手车。这样长大的爸爸,却最舍不得自己的小孩吃苦。
那时候的玮柏,很想买一台欧洲车,可是算一算要两万四千多美金。和潘爸看来看去,最后挑了一台雅阁,也便宜不到哪里去,要两万美金。玮柏知道潘爸从来没开过新车,也许心里也觉得,小孩子开什么新车。不过潘爸还是了解小孩的心态,一句也没说。从车厂领了车开到美国姑姑家,玮柏跟爸爸说:“爸,你没开过新车,你来开吧!”爸爸摇摇头。
玮柏心里觉得很难过,明知潘爸一向节省,自己舍不得花的都给了儿子,而自己可以开二手车又不愿意开,实在也很任性。当时他就自己下了一个决心,当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把这台车还给爸爸!
第一次给红包:妈妈嫌太薄
进演艺圈第一年,Channel'V'给的薪水不错,潘玮柏不舍得花,存了又存,还记得回美国头一件事就是买车给妈妈。
那年过年,玮柏给爸妈包红包。因为太过兴奋,等不到半夜塞进父母枕头,在年夜饭的桌子上就拿出来了。
潘爸感动得差点哭,说:“我很小的时候,就不领红包了,也没想这辈子还会拿到。今天儿子居然给我红包……”
红包很薄很薄,捏在手上没分量。潘妈心里嘀咕着,儿子不错,很懂事,知道要给爸妈红包。金额不是重点,包一张1000块表###意。
唉,玮柏给的是支票啦!
隔天早上打开红包,潘妈揉着眼睛在房间里数了半天—支票上到底有几个零。
潘爸自己是潘家长子,也是潘家重要的支柱,也因此,他对玮柏的期待很深,而孝顺的玮柏也不愿意让他失望。进演艺圈后,玮柏变得越来越成熟,只要他做得到,决不吝于付出。有了经济能力后,玮柏开始帮弟弟付学费,帮他找工作,很希望能像爸爸一样,做家里的支柱,帮父母分忧解劳。而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一切,还是父母的功劳,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