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雄性特征也依然如故。这项研究成果的真伪姑且不论,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男女之间的差异悬殊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年过30的剩男剩女们来说,他们和她们的想法也往往就会呈现截然不同的向度。剩女们不再像25岁女人那样对爱情随心所欲或不屑一顾,她们往往会更慎重地对待恋爱,对于婚姻也多了一份渴望,而剩男们对于想结婚的女人往往持一种矛盾的态度。
某网络作家阿染前些日子曾收到过一封让她身心都为之一震的信。那人说,你在哪里?我找了你好些年,今天才从网络上找到了你的网页,尽管照片不够清晰,但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你。我悲欣交集,你就是我在寻找的那个女子。你嫁人了吗?
他是阿染十年前在读大学时,在校园里邂逅的一位学者。当时他对阿染很好,阿染却没有回应,因为他是有太太的人。这一次,阿染心里不再平静,她稳了一天才给他回信,告诉他,自己还是单身。
时光如流,阿染已经不记得他的模样了。但是,她清晰地记得他曾经对自己的热情。“也许,那是我生命中获得的来自异性的最有爆发力的热情,虽然仅仅是单方面的。但对于任何一位女子来说,被人钟情总是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情,我对他的回忆充满了温情和美丽的记忆。”当然,阿染也没有忘了问他一句:“你怎么样?爱情圆满吗?”
对方的回复是:“还在城中。”
阿染的心一下子冻结了:“既然这样,你何苦又费尽心思地来找我?”对方说:“见面再聊吧。我已经等不及要见到你,——能住到你家里吗?”
阿染那激情燃烧的情愫在这几句交谈中已消失得差不多了。她兴趣索然地说道:“欢迎来访,但你不能住在我的家里。”“为什么不能?”
阿染说:“我已经明白你了。你不就是想和我一夜情吗?对不起,恕不奉陪。”谁料对方也急了:“没有第一夜,哪来第二夜,难怪你到现在还是嫁不出去。”
双方都有交往的意愿和热情,但就是显得像两条平行线,怎么也交叉不到一起。从上面两个人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不是两段独白加起来就可以成为对话。在我的采访笔记中记录了一位男士这样一句比较精辟的话:女人说,找不到不想上床的男人,找不到可以结婚的男人;男人说,找不到旗鼓相当的女人,找不到不想结婚的女人。所以在男女交往的过程中,女人总是处于劣势,因为女人最后往往要求婚姻,要求所谓的归宿,而男人只想逃。
还有,在年貌相当的男人中,鲜见二十五六岁就自动自觉奔赴婚姻火坑的男人——而女人在同样年龄段差不多都已变成了结婚狂,好像结婚就可以美容抗衰老,就可以抵挡住30岁的光临。男人在这个年龄结婚,大多都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如同不买票就上车时间久了,想逃票?代价是很大的。
阿染感触良多。那天我们还延伸着谈了很多,关于家庭和事业,关于男人和女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她总结说,男人和女人也可以对话,有两种情况,一是男人年纪比女人大很多,经历了几轮风霜雪雨后,开始懂得欣赏女人内在的美,而这个女人同样是慧质兰心,一点就通。在这方面,也许胡兰成和张爱玲的组合是一个最为典范的例子。另一种是女人有了阅历,她变得从容而成熟,洋溢着母性和女人味,这样的女人,对各种年龄段的男人都有难以言说的吸引力,尤其对年纪轻一点的男人更是如此。悟性高的女人,还会在自己和别人的经历里磨砺出一种美质,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东西,的确不是轻易可以从哪里得到的。然而这个时候的女人,可能早已错过了漫漫爱情路上的黄金时代。造化弄人,男人总是在不懂得欣赏女人的时候匆忙结婚,等到岁月沉淀下来,懂得的时候,已经错过大半,再不能回头了。
八、对面的男人有火星口音(2)
所以不少人到后来都有了一种宿命的感受。婚姻在他们的眼中,是一本限时完成的作业,你不能不交。做得好不好,和你这个人好坏没有太大关联,和你是不是努力也关系不大,基本上是运气活。阿染至今还在围城外徘徊,她表示对于自己的未来基本上能做到心平气和,无论是什么样的结局都在她的意料之中。她说,等到自己开始了婚姻生活,假如万幸,双方有默契,有共同的志趣,那自然是命运对自己的眷顾;但是如果没有办法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沟通,那是再难受不过的事情。家庭生活从此永无宁日,双方都不再有君子风范,就看谁掌握经济命脉,看谁掌握话语霸权,岁月就这样烦心地消磨下去,有阶段性的战果,有相对于全局的局部性胜利。在战争偃旗息鼓的缝隙里,他们会在互相的斗争中寻找到一点生命的乐趣,比如合力制造一个新的生命,延续一点生命的激情。当连彼此填满日子的内容都找不到的时候,很多人就结束对话,又重新走向独白的生活。独白的内容,对于男人女人,可能都不再要求勉强对话了,大可以继续独白下去,直到找到完全可以对话的人。
阿染的言辞中透着一种无以名之的孤独。在公园的长椅上,我们后来枯坐了很久,不知该再说些什么。夕阳一点点地沉下去,接上了远方的楼群。
某外语大学西语系副教授林红近来也很是苦闷。她和欧洲的帅小伙戴维的爱情发生陡转,而且几乎是毫无缘由。以前他追她,每天发给她热烈的短信息,她只是含蓄而不失亲密地回复,这样的日子维系了很久,林红心里一直是温暖而惬意的。直到有一天这一切突然逆转了,他依然在联络她,但从语气到态势都呈现了一种全线撤退的面貌。这让林红猝不及防,大为受伤。
在这之后的很多天里,林红失掉了其从容不迫的气度,无可救药地掉入对戴维的狂乱猜想中,她给他发消息,他依然是漫不经心,可回可不回。林红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应该当断则断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那个小混蛋每每在决断的时候却总会又做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解释,流露出一种暧昧不明的留恋。一向矜持的林红这回有点魔障了:她自己无法掌握局势,又无法决绝地离开。
回想这一次的爱情,林红其实不是很认真的。虽然她从一开始就不想带上太多游戏的色彩,面对戴维曾经热烈的情话,她一开始淡然处之,可是感情真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假的最后慢慢也就变成了真的,欲望的火焰愈烧愈炽。更要命的是,这火焰还只有挑起的人才能扑灭。
这的确让人沮丧。林红在心里喃喃地反复说:不要先挑逗我,再冷落我。至少也该说明理由,而不要把我抛入无端的猜疑与等待之中。这样的处境太令人难堪了。戴维可以对她说,他们之间只不过是一场游戏,或者他爱上别的女人,或者他发现自己其实不爱她,如是等等,只要有一个明确的理由,让她看得见摸得着,她都可以表示理解、承受,然后友好地离开。最痛苦的事情便是处于一种蒙昧状态之中,而整个事情的进程完全由对方来操纵。
事情过去几周后,林红开始冷静的回味这件事。在一段爱情明确之前,演练的是一个人的魅力与勇气,如果说几乎每个人都有勾引家的天性,只是有意和无意以及程度不同的区别罢了,赢得他人好感,征服他人心灵,这就好像一个人想多活几年这种心理一样的自然和正常。丹麦哲学家克尔凯廓尔曾说过,这样的或美或不美的爱情勾引家会在一次次的邂逅中丧失爱的激情。
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曾经说过,爱情中谁居于下风,就看谁更爱谁。也许同理可证,谁更不在乎谁,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这样说多少有些荒谬有些悲哀甚至无聊,可是这样的现代爱情战争几乎总是以这样的模式上演。爱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这样一种暧昧不明、你进我退的战争?
克尔凯廓尔所认为的爱情分为3个阶段: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一般而言,没有结果的爱情会最大限度地斩断在审美阶段,伦理对于现代人来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宗教更是令现代人觉得遥远陌生得不知为何物。这一点使得现代的爱情变得软弱无力。
所以,人们是越来越累了。如今出现的大规模的剩男剩女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社会环境与个人生存双重挤压下人们的婚恋状态发生异化的表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他们始终处于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