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剩男剩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结束这一节。过分挑剔和拒绝的自觉,使得单身主义的飞鸟总是在天空飞翔。虽然可落的地方太多,但它每当想落的时候总会发现这是一个不正确的地方;有时它总算找到了可落的地方,而那个地方却是拒绝飞鸟下落的红灯。它只有飞翔,飞翔变成了唯一的理由和行动,成了存在本身的目的和意义,那么到最后,最后的最后,它的飞翔会停止吗?它会飞到苍穹里看不见了吗?     
五、待价而嫁:婚姻是一种交易吗(1)     
  褐发的姑娘有房还有地,金发的艾琳达却一无所有 
  ——摘自《英国及苏格兰流行民歌》 
  前一段有一个热播的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在一开头,观众就会被那种上流社会的奢华恋爱方式砸晕。以下是第一女主角的旁白:“他叫许建豪,香港某富商之子,他自己也是商界新贵……他常常在下班后赶到机场,飞到这座城市,只为陪我吃顿烛光晚餐或是听场音乐会……一觉醒来,迎接我的往往是快递公司送来的爱情信物……”此时,镜头里出现的,是让女人们尖叫的名牌手袋、名表甚至直接就是银行卡。 
  超级钻石王老五打“飞的”来约会,送名贵礼物……你是不是已经嗅到好莱坞式浮华爱情的气息?这种纸醉金迷的成人童话,确实可以吸引住一切向往浪漫奢华生活的女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这个时代的男人也就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在IT公司就职的冯建,春节一过,就是他的31岁生日了,来北京3年,无数个包括周末在内的夜晚都是11点才离开办公室,而像他这么拼命的比比皆是。家里妹妹的孩子都2岁了,奶奶却盼不来个曾孙子,冯建为此内疚不已,但是他说,现在一个男人不挣下10万、20万的有什么资本娶妻生子?再说,事业做不好,马上就是生存问题,可是事业要想做好了,又哪有时间和精力去陪女朋友?“我们这圈子,多少老板离婚了,不是有外遇,就是忙,老婆受不了就分开了。” 
  冯建心里有一种沉郁不平之气。他给我说他最近看到一家报纸策划的关于“人才”标准的讨论,大意是,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年薪,年薪10万人民币以上才能称为“人才”。冯建说,这种概念,把许多人都摒弃到垃圾桶里去,和“人才”无缘。可是细想想也是,年薪10万够干什么呢?一个月维持一个家庭的基本开销都要3000…4000元,剩下来的钱,够买楼还是够买车?年薪10万的概念,也不过是月收入8000元左右。 
  冯建面临的境况现在并不在少数,而是在中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现实。尤其在上海,夫妻两个一个月加起来一个月两三万的并不少,一个人的工资还房贷,另一个人的工资用于日常花销,这样一百多万的房子加上利息,也要还几十年,生活并不是很轻松。更何况很多毕业年数不长的,夫妻双方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一般都要双方父母和小夫妻六个人一起来承担这个房子。听听都是白领,其实生活也不会宽裕到哪里去。 
  冯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这一代真是尴尬的一代,不像七零年前出生的大学生,他们是时代的宠儿,读书免费,工作分配,房子便宜。他们已经是很多地方的中层骨干,渐渐成为主流声音。我们也不像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孩子,他们是新新人类,显然和我们有着无法跨越的代沟。我们这代好像既没有上一代大学生的骄傲,也没有下一代的张扬个性,看似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又难以弥补的婴儿。我们读书要自费,工作要自己找,房子要自己贷款。 
  我对冯建的说法很是认同。想想看,我们的大学是在无数资格证书考试的充斥下填满的,所谓的精英只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的机器;毕业时一抬头,发现所有的中层职位已经被上一代稳稳占据,无法逾越,一低头,后起之秀都全面发展,来势凶猛,海龟的年龄越来越小,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淘汰;再一看漫天要价的房子,猛然意识到什么是压力,意识到如今办公室的白领已不再是中高收入者。生活压力开始影响我们的择偶标准,很多时候经济成了先决条件,情感脆弱得不堪一击。 
  物质时代对人的影响还不仅仅是生活压力。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缺乏基本的信任感,人们的头脑被实用主义所占据,根本不相信任何超越性的情感。婚前财产公证、家庭开支AA制等等也乘虚而入,使原本应是两情相悦的爱情婚姻蜕变成对数量的计算与追逐,使得爱情的领地越来越小。这种理性牢笼成为现代人婚恋中的不能深受之重。 
  冯建说,回头还是觉得学校里认识的男女朋友比较好,大家比较纯真,环境也简单,各自家庭背景也都接近,不像上班以后这么复杂。读书时认识的,一般来说感情都比较稳固。当时并没有这种感受,现在想想,两个人一起奋斗一起成长,未必不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遗憾的是,现代人很多不是在享受朴实可贵的恋爱、婚姻过程,而是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我们都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人;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却不知道一起拼搏,一起从一无所有开始;相濡以沫地彼此扶持,是一种多少单纯的快乐。     
五、待价而嫁:婚姻是一种交易吗(2)     
  现在我们都逃避这个过程,希望有捷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觉得这个过程太漫长,让人丧失了信心?我们变得越来越缺乏韧性与耐性,这些体现在我们的择偶标准上,就是过分的实用主义。我们变成了“经济动物”。冯建面带惆怅地说,现在真的很羡慕我们父辈那个时代的爱情,简单实惠,质朴清淡。买床铺盖卷买几斤水果糖就结婚了,没人要求花园洋房小车代步什么的。现在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择偶条件也一定要跟着上涨吗? 
  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但是这个时代却已经给出了一个盛气凌人的答案。在财富面前,人人平等。财富是法律之后的另一道门槛,你无法逾越,就说明你的能力有限。况且,这个年代已经不是“怀才不遇”的年代,你没有能力让自己的财富增殖,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无能。很势利吧?但有什么是不势利的呢?银行催着供楼款呢,杜甫先生虽是清贫,但到底还有个地方可以供他盖间茅屋,你去问问地产商,城中的地皮有多贵吧,我们倒想盖间茅屋,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是哪里能见得着?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在我们的采访对象中有一位林小姐,今年28岁,在外企担任部门主管工作。林小姐的择偶标准很明确,就是要求自己另一半的“硬件”高于自己。“虽然身边很多同龄人都结婚甚至生子,但我觉得自己还不老,我要找的是终生伴侣。”尽管对自己有自信,但林小姐来自朋友、父母的压力还真是不小。“大家都说我要求太高,可是我真的没办法接受工资比我低、没有房子的男人。那样我会很没有安全感。” 
  林小姐说,有人说给我介绍个百万富翁。现在百万也能算富翁吗?一幢房子一百万就没有了。现在什么都要钱;以后孩子也要占去很大一块收入。要让孩子有竞争力;必须从小就投资;受良好的教育;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嫁个没有经济实力,什么都要自己操心,晚上睡觉也不会安稳。“男人不会想那么多,他们只要现在在一起感觉不错就可以了,我可不行。我自己收入不错,虽然也不算很有钱,但我总不能找一个不如我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也同样决定着择偶标准。明码标价之后,自然而然待价而嫁,这是主观意向也有部分客观原因。林小姐并非怨女,而是安静地在垂钓的小姐,不心急是否有鱼,有当然好,但没有也不相干,因为过程与等待中她们也自得其乐,享受过风和日丽和香醇咖啡。“婚后当然不AA制,但收入要旗鼓相当,这样才不容易有经济矛盾。” 
  林小姐不接受关于她“太物质化”的指责。她说,我并没有把“婚姻”和“经济改善”牢不可破的捆在一起,只是把物质、爱情的平等看得很重。“我要求也不是那么高,不需要男人很有钱,只要我自己的钱可以自己花,不用负担房子贷款和家庭开销就行了,我有一份还可以的工作,自己挣的钱自己完全够用,不需要别人养,但我也不愿意承担大量的负债,生活比较舒适就可以了,而不会因为结婚买房买车要我一起还贷,降低我的生活质量。” 
  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