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蔚蓝色的告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的确是!”有个声音对我说。我又被自己吓醒了。在大街中央迷迷糊糊失去知觉,可比在自己家里胡思乱想危险得多。
  为摆脱人群,我拐进了一条略显寂静的后街,才稍稍镇定下来。这条街上的小店明显不那么人满为患,就铺面设计而言,商业化的气息也少了几分。我漫无目的地一路看过去,在其中一间店前停下了。
  店内稍显冷清,只有几个人影,聚精会神地仰面欣赏。这是一个木雕的世界。满屋子的钟表、雕塑、小型挂件,好似来自古代波斯或腓尼基,跨越时空的异域气息劈面而来,直击人心。视线上移时,墙上的一条挂饰顿时击中了我。
  我屏住呼吸,冷静地向年轻的店主询问:
  “树叶形状那一件?”
  他小心地拿了长长的竹竿,从墙上取下,递到我手里。挂件细看不大,是可以戴在颈上那一种,一串细细密密的叶子,由质朴的木绳长长串起。雕工十分精巧,纹理细腻,寸寸叶脉从叶面上凸显出来。
  “这个呀,是桃木刻成的,”他用十足叙事性的语调说,“传说桃木有辟邪的功效。”
  我不自然地笑了笑。这显然太富于神秘主义色彩。辟邪?——命运这玩意儿是邪恶的吗?我不过期望一切尚未明了之事,都得到清楚的解答罢了。把挂件拿在手里,反复把玩,感受着它光滑的质感。
  “你自己做的?”
  看去有少数民族血统的青年得意地一笑:“是啊!件件纯手工制作。别处买不到的!”
  “为什么想到雕刻树叶呢?”
  他被我问得一愣:“不为什么。树叶就是树叶嘛!”
  是的,树叶只是树叶而已。
  一瞬间的联想。之于我,仅仅是一瞬间,意义却全然不同。
  我的艾叶。
  我买下了它,没有还价或多余的犹豫。青年找来好看的红色结绳,帮我把挂件串好挂上。古朴的挂饰与大号墨镜甚不相称,然而我戴着它,不顾一切地走在街上。是的,我无视一切感伤的记忆,无视她已离开的事实。挂件紧紧贴在心口,仿佛艾叶还在这里——我的身边。
   。。

蔚蓝海岸 5(1)
傍晚时分,我走进街角一家酒吧。酒吧很小,并不引人注目,里面的人寥寥无几。台后的人正转过身来,手里抓着一瓶不知名的酒。他报以礼节性的微笑,将酒瓶立在吧台上,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我——大概是那副墨镜的缘故——像方才那位木刻艺术家打量木料那样。我耸耸肩,装作无动于衷。
  “想喝点什么?”他开口问。
  我说了一种当地啤酒的牌子,正是昨天素晴点的。他好奇地将手肘支在吧台上。
  “对这里的啤酒蛮熟悉的嘛!不是第一次来吧?”
  我习惯性地点头,忽然大悟,连连摆手:“不,第一次。”
  还真是有点奇怪。以我的性格,很难与陌生人融洽交谈。然而,几天来我连续打破了这一惯例:先是素晴,后是这位吧台主人。此人模样普通,五官端正,没染过的短发,身着印着不知名球队标志的白色T恤,一无耳环、鼻环、文身等奇异饰物。是掉进人群完全找不到踪影的那一类,完全看不出在酒吧工作。年龄二十到二十八岁之间,眉毛相当浓,眼神里时而闪过不相称的机警。倒是很有FBI便衣的潜质。
  “冰镇的?”
  “嗯。”
  他转出吧台,回来时手上拿着一大扎啤酒。我接过,坐上高脚椅,小口抿着杯中冰凉的液体。味道相当不错,远超我的想象。吧台上不远坐着两个人,似乎在争论什么问题。其中一人大打手势,同时不停地说着什么;他身边的女孩一头引人瞩目的红发,皱着眉头,一边饮酒,一边以十分不耐烦的态度听他演讲。
  “以后还来L城?”他忽然问。
  “如果有机会的话。”
  他显然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这话太含糊了!”
  “怎么说呢,”我说,“这次来的目的恐怕跟他人不大一样。不仅仅是为了旅行。”
  “另有目的?”
  “为了寻找一个答案。啊,不,随你理解好了。”
  天哪,我在说什么啊!我可没想到要跟陌生人讨论这种问题——连我自己都解释不清,根本没有讨论的可能。然而陌生人却若有所思。
  “我明白了。胡乱解说一下不要紧吧?”
  我点点头,像跛足道人等待甄士隐作《好了歌解注》。
  “在我想来,”他颇为玩味地直视我的眼睛,“你或许失去了某些东西——你十分珍爱的东西,如今却不在了。你是为了找回它来到L城的。”
  我有点震惊地抬起头,撞上对方略带得意的眼神:“不错吧?”
  “倒是准确……可是我得说,”我争辩道,“这话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可能适用。很多来L城的旅行者都有伤心事。”
  “这么说你也是一个?”
  他的语调柔和下来,并不含有幸灾乐祸的含义。我不说话,放下杯子,把视线投向对面一堵贴满老电影海报的砖墙。有的海报整齐地用画框裱了起来,有的歪歪斜斜,简直可以怀疑是用米饭粒粘上去的。一张葛丽泰?嘉宝饰演《瑞典女王》时的小像挂在正中。这个着实罕见——海报店里最常见的影星是赫本与梦露,其次是少许碧姬?巴铎和索菲亚?罗兰。论年代,嘉宝还在前面。这个低调的名字曾经熠熠闪光,让多少黄金时代的女星们黯然失色。可惜,如今看着一系列速成书籍(或曰装B指南)的伪小资和伪文艺青年们,多半记不得她了。
  “喜欢嘉宝?”
  “那是,我心中的第一美人啊。”
  “真难得!”
  他有点意外地看着我:“为什么这样说?”
  “提起黄金年代,大多数人只知道赫本和梦露。”我说,“了解并喜爱嘉宝的人,可以说少上又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蔚蓝海岸 5(2)
高贵的额头,冷峻的侧面轮廓,深邃而朦胧的眼睛,浑然天成的发线,久立不动时浑然一体的悲哀神情。她的眼神,总像是来自另一个时空,茫然地注视着这个难以理解的世界。她的美并不温柔,甚至称得上凌厉,值得用最寒冷的冬季来比喻。就是这个女人,被希特勒称为“人类面孔进化的终极”的美丽女性,在《瑞典女王》中说出了她一生中最著名的一句话。
  “你还记得,那句最经典的台词吗?”
  “‘我将以孤独终老。’”
  我脱口而出。对方不禁啧啧称奇(只在气味相投时,我才有机会炫耀一些旁门左道的本领,平时不过是坐在台下听人吼话的螺丝钉群众而已)。
  当时看《瑞典女王》是和艾叶一起。电影讲述了才华横溢又特立独行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故事。这位女王天性求知欲过人,桀骜不驯,二十九岁时为了自由放弃王位,改换过宗教信仰,浪迹欧洲诸国之间。为纪念年轻时离去的情人,她一生未婚。这便是那句台词的背景——“我将以孤独终老。”
  这也是艾叶最喜欢的一句。
  “喂,这可不是什么好念头啊!”
  我当时这样调侃。一向比我有调侃精神的她,居然严肃起来。我看着她垂下的睫毛,看着她细长有力的手指,看着她抬起头,直视着我的眼睛。
  “最爱的人不在身边,那么,孤独终老总比同床异梦要好。”
  我一直铭记着这句话。
  可是,为什么此刻你不在身边呢?
  我曾渴望从工作、从音乐、从一切脱离实际的狂热或形而上的智力娱乐中,找回自己。一天又一天,这种渴望暴晒在时间的阳光下,逐渐成了发旧褪色的狂想。我不能够确定我的目标,只是拖着僵硬的步伐向前行走,每一次停下,全身的关节都在咔咔作响。那是骨髓深处、灵魂深处的疼痛。我的身体、我的灵魂,都已像是老朽废弃的发动机,不再有向上燃烧、向前奔腾的欲念。但我仍不停地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我不知道,老境到来那一天前,我是否能够找回你。
  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有许多年。但仍常听见呼唤:到这里寻找平安。
  原谅我吧。我不想这样失去你。
  “这一句也是她本人的写照呢。”
  灯光下的视野由模糊还原为清晰。我抬起眼,勉强点头。
  “瑞典女王中途逊位,一生未婚;嘉宝同样在三十五岁的黄金年龄放弃了演艺事业,同样一生未婚。”
  “据说她息影的念头就是拍片时种下的。”我接口道,“她过于认真了,无论对电影还是人生。”
  他不说话,仔细地审视着我的脸。离得如此之近,我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