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显然闻到了文琦身上的酒气,“你喝酒了?”
“到酒吧来当然是喝酒了。”自己刚才那么狼狈的样子都被他看见了,索性也不再遮掩。
“文琦,你怎么啦?出什么事了?”姜东阳这才发现她神色之间与平日很是不同。
“姜东阳,我们走吧。”文琦转身朝街口走去。
姜东阳默默地跟在她后面,心里有无数个问号,却不知该不该问,该怎么问。
两人拦了辆出租车,“你去哪儿?”文琦回头问姜东阳。
“先送你。”这么晚,姜东阳实在怕她再出点什么事情。
“那,师傅去闻涛苑。”
车子在小区前停下,两人下了车。
“你住在这里?”姜东阳有些迟疑。
文琦知道他心里的疑问,这个小区实在不是拿她这种薪水的人能住得起的。
“我和一个朋友在这里合租了一套房子。”她知道这个理由很牵强,但也实在想不出别的来了。
“文琦,你不想告诉我你住在哪里就算了,何必用这种借口呢?”姜东阳眼里闪过一丝伤心,大学四年,除了唐锦慧和林胜楠,就没见她和谁走得很近,能称得上朋友的。
这一个晚上,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文琦觉得很累很累,心都累了“姜东阳,我没骗你,我真的住在这里,不信,你可以去问锦慧,今晚,谢谢你。”她不想再解释了。
“文琦,为什么?你为什么这么不快乐?你知道吗?我想帮你,想让你快快乐乐的,不想你现在这个样子。”姜东阳眼神坚定而又隐隐闪着炙热。
文琦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没有,我很好,今晚只是个意外。”
“文琦,你上次来问过我关于感情的事,……,其实,我心里的那个人,她叫文琦。”姜东阳语气低而清晰。
脑子一片空白,她一时怔在那儿,怎么会是这种情况,居然把自己扯进来了。
“姜东阳,你开玩笑吧?”
“文琦,我像是开玩笑吗?”
除了震惊还是震惊,从来都没想到今天这种情况。
“为什么?你那么优秀,而我冷漠、寡情、自私、没有责任感,比我好的人多去了……”
“没有为什么?喜欢就是喜欢。文琦,我知道你聪颖善良,那次班里为刘正捐款,有人匿名捐了2000元,我知道那个人是你。你不自私,朋友在你心里比你自己都重要,你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可是为了唐锦慧,你几乎每次都到。她病了,你整日整夜地在医院照顾她……,在我心里,没有人比你更好了,文琦。”
姜东阳苦笑了一下,“只是我知道在你的心里从来都没有我,哪怕是片刻,你注意我,是因为锦慧。你有没有想到,我和锦慧走的那么近,其实是为了你,我承认我自私,可是,除了这个,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接近你。我也曾想过跟你说点什么,可是,我怕说出来,我们连得朋友也没法做了。于是,我想我把你放在心里就好,可是那天碰到你,我才发现其实所有的感情都是渴望共鸣的,文琦,你言不由衷,若是我真的优秀,为什么你从来都不曾留意过我?”
一时间,文琦感到慌乱无措,只是明知没有结果的事情,又何必徒增烦恼呢?何况中间还有锦慧。
“我说的是实话,姜东阳,你一直是优秀的,只是,那个人不应该是我,我们不合适,这和你没有关系。”
“是因为锦慧?”
“不,即便没有锦慧,也会是这个结果。”
姜东阳沉默片刻,抬头望着文琦,眼睛里闪过痛苦但很坦然,“文琦,这个结局我早已料到,只是还有些不甘心。其实那天你说是为锦慧来的,我就应该死心了。你放心,我从来没想过要勉强你什么,今晚,你就当作听一个朋友说了一些心事,希望我们还是朋友。”
他的坦然让文琦有一些心安,“我们当然是朋友,都是锦慧的好朋友。”
其实她想说的是,锦慧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想任何东西影响了我和她的友谊,想来姜东阳会明白她的意思。
姜东阳走了很久,文琦还有些回不过神来,怎么最后会变成这样?早知道是这样,那天她就不去找他说锦慧的事情了。
每周例行的政治学习刚结束,她就接到了秦素的电话。
“文琦,阿姨真不好意思,那个,你调整工作的事情是阿姨和你们应局长说的,你别怪浩天,我只是跟他打听过你工作的情况,阿姨应该跟你商量商量,听听你的意见的,是我自作主张了,你要怪就怪阿姨好了。”秦素的语气歉意十足。
原来不是高浩天,是自己弄错了,怪不得那天他的脸色那么差。
“阿姨,我也不对,那天我的态度也不太好。”对高浩天说的那番话她怎么也无法对秦素说。
“文琦,阿姨是觉得在原来的那个科挺难为你的,所以才和你们应局长说了声,不过,你放心,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有什么事情,阿姨一定和你商量。”说到底,人家也是一番好意。
“阿姨,谢谢你,我自己的事情会处理好的,你不用为我担心。”
秦素见她这么说,也知道她不愿别人过多得干预她的事情。
“这么周末有什么安排吗?阿姨想让你陪着去趟云岛。”其实,她就是想和文琦去散散心。
“阿姨,这个周末不行,我要回阳宁。”文琦轻声补充了句:“周日是我外婆的忌日。”
15旧事
阳宁距离S市不是很远,不到两小时的路程,是一个县级市。
阳宁是妈妈的故乡,她的外婆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妈妈也曾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小城濒临大海,走在大街上,空气里都弥漫着那种咸咸地海腥味,尽管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但小城还保留着许多很原始的风貌,沿着海边走,经常能看见渔民在修补、晾晒渔网,小码头上停着不少返航的渔船,很多活蹦乱跳的鱼虾从船上下来,直接就摆在海边,任人挑选。
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小城的也热闹了很多,大街上随处可见一辆辆的旅游大巴和悠闲的游客。
外婆的家在城西,是阳宁一中的家属区。退休前,外婆是阳宁一中的校长,她在阳宁一中干了一辈子,从普通教师一直干到校长,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在这个小城里外婆也算是名人了。
外婆家在三楼,二十多年前的老居民楼,楼上楼下住的都是阳宁一中的教师,大家对外婆都很尊敬,外婆的后事都是他们帮着操办的。
文琦开了门,尽管她很久都没回来了,但屋里依然很干净整洁。外婆去世后,她给了对面的刘老师一把钥匙,让她帮忙照看这屋子,刘老师非常用心,总是隔一段时间就过来收拾一下屋子,所以她每次回来,这个屋子都和外婆在时一样,干净整齐。
她推开卧室的门,墙上,照片里的外婆慈爱地望着她。外婆生前留下的照片很少,这张是她从一本老相册找出来去翻拍的,应该是一张工作照,年轻时的外婆应该是很漂亮的,妈妈的脸型轮廓很像她,但眼睛不像,她没有见过外公的照片,推想妈妈的眼睛应该是遗传了外公。
文琦是在妈妈去世时第一次见到的外婆,小时候,见别的小孩子都有外婆,就回家问妈妈,妈妈告诉她,她有外婆,等长大了就带她去见外婆,后来,她大了些,总是嚷嚷要去看外婆,可是,每次她一说,妈妈总是神色黯然,默不作声,再后来,她就不在妈妈面前说了,但心里总是有些好奇,自己明明有外婆,妈妈为什么不带自己去看呢?
妈妈去世时,她终于见到了外婆,外婆没有哭,只是一个人在那里站了很久,走的时候,她给文琦留下了自己的地址,摸着她的头说:“孩子,有难处了,记得来找外婆。”也许,那个时候她已经预料到了文琦不会在那个家呆下去。
和外婆在一起生活的那几年,是她记忆里最快乐温暖的日子。当初她成绩不错,本可以选一所更好的大学,之所以上了S大,就是因为离外婆近,外婆岁数大了,也需要人照顾了,那时她打算的很好,毕业之后,找个好点的工作,然后把外婆接过来,让她好好享受下天伦之乐。只可惜,外婆并没有等到那一天,她是晚期肺癌,终于没看到她毕业。
书房里,她用的小书桌和外婆的大书桌放在一起,她仿佛看见昏黄的灯光下映着一老一小两个身影,就像无数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