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让青春继续 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越有点吃惊的看着我“档次?啥子档次哦?。。。我是为你好!”
老子顶起“咋个好了嘛?”

她没说话,把脑袋偏过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幽幽的说“你不要搞忘了,你想娶的老妞儿(老婆)是个警 + 察!。。。你有过案底,还没满 5 年,现在严格点说,你还是算劳释人员!” 
我一下呆住了,翻身在床上坐起来,怔怔的看着他。
周越也起身,坐在床上“伤你自尊了?”
我冷冷笑一下“没有,我本来就是劳释人员”
“那你啥子意思嘛?”
我斟酌了一下语句“是怕影响你前途吧?。。。”

她低下头“有啥子办法啊?我一家人都是警 + 察,我也打算这身衣服要穿一辈子的。。。”慢慢抬起头,又变得很温柔“其实有啥子不好嘛?那个地方工作清闲,你也可以抽时间搞你自己的事情,这个我绝对不管你。我爸也说完全支持你这样做,说句那个点的话,如果你自己做事需要资金,他们都可以帮你想办法,这样子多好的啊!。。。在那里慢慢混到,其实说白了就是每天切打一头,好混得很,比我现在工作舒服多了。再过个几年,看有没得啥子办法弄个编制。。。这样子我们都好,你也可以挣钱,我也不怕你过去的事对我有啥子影响,有啥子不对嘛?。。。你还是要现实一点三!” 

我没有再说话,下床,穿上衣服,走出了卧室。周越在背后喊“你又要爪子嘛?”我转头说“下楼切走一哈”。“你有病嗦?!天都要亮了,还下切走啥子嘛走?进来睡!”

我没理她,开门出去了。


冬日凌晨,薄雾蒙蒙的府南河边,路灯把我的背影拖成了一个长长的影子。我坐在望江公园附近的河堤上,静静地抽着烟,思绪慢慢回到了那个热血年代。。。

下面开始《青春如歌》真正的正文:

成都有个别名叫少城,具体是指现在的东城根街 / 长顺街 / 同仁路这一片。这里在“很早很早”以前,五代十国的时候,是蜀王王建亲封的 XX 城(搞忘具体名字了,小时候在屋头的线装书上看的)。这个塌塌和“内城”,就是东城根街 … 人民西路 … 顺城街 … 羊市街这个围围头是完全隔离的两个城市。内城住大王,这个 XX 城住喽啰。那老百姓呢?五代十国时的老百姓完全是小蚂蚁,除了男的充军保卫这两个城,女的作性奴供这两个城的人日,老百姓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所以当时的“官方”记录(就是那本线装书)根本就不会考虑老百姓住在哪里的。据老子设想可能是住在双流的 ^_^ 。

这一片塌塌从那时候开始,就成了成都的官宦“宿舍区”,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一直到了清朝,当时已经有了少城这个名字,这是比较好听的,比较不好听的就是满城。一伙东北来的蛮子占了汉人的花花世界,“西南官方移民点”就在这里,所以这里叫满城,还假巴意思有城墙的。后来孙同志揭竿而起,满满些龟缩在满城里面吓的发抖。但是我们比较“仁义”, 8 杀,“大家都是兄弟”,于是出来握手言欢,和谐了。。。还修了作坊,给满满解决了工作问题,修了路,取孙同志“民族一视同仁”之意,就是同仁路。

少城变成了国民党的官宦宿舍区,以前满满些留下来的北京奴才风格四合院原封不动保留。国民党大员小员虾米员在这里和满满混居在一起,很 8 幸本大爷的外公也是其中一“员”。当然那时候像我家这种“新晋”肯定是会被满满看不起的“泥腿子!”(读的时候要用北京口音)。我日你他妈的蛮子还是吃生肉的呢!没把你们赶回东北切喝西北风已经算 8 错了!老子们是文化人,素质!你们他妈的读过书吗?识字吗?。。。你们有刀,还骑马?哥老倌,现在是火药时代了,老子们有机关枪,不骑马,坐滑杆儿,看哪个凶!

再后来,风水轮流转,刮民党刮凶了点,整臊了,天朝英雄又揭竿而起。这盘没像上盘那么血浸,起义投诚“奔向光明”是主流。于是又 8 杀,“大家都是兄弟”,握手言欢,他妈又和谐了。。。 

少城又变成了天朝的官宦宿舍区,现在是满满、大员小员虾米员和人民干部三代同堂了。我日,有点喜剧哈。比较尴尬的当然就是我们这些刮民党家庭,满满骂我们是泥腿子,人民干部骂我们是坏分子。当然老子们就只能两头骂了:大胆吼满满“批瓜眉瓜眼的天到黑就球晓得耍鸟,提你妈个笼笼到处甩嘛,你娃甩嘛,老子下盘把你狗日的雀雀儿抓来烤起吃!不放盐!”,背后弯酸人民干部“塞,我们是坏分子,他妈的风水轮流转嘛,下盘不晓得是哪个弄哪个!你高尚,我日你高尚咋个会喜欢我们的‘洋学生妹儿’喃?自卑哇?没的文化哇?。。。记到晚上洗脚哈!” 

。。。。。。

当然,到了 80 年代,河山已定,一切都差不多了。满满人丁日渐稀少,每个院坝头挂鸟笼子的已经找不到几户,大一统了,被同化的差不多了。坏分子也下乡的下乡、整死的整死,也差求不多了。。。外公因为在 49 年前耍了盘小聪明,看到刮民党已经输成定局,就阴区区的“顶着白色恐怖”跑切火线入党整了个民盟主委的 title ,打了盘擦边球加入了中立阵营,所以好歹算是在 release 后保住了小命。当然整个家庭的罪肯定是没有少受的。你娃以为在人民面前跑的脱?跑的脱马脑壳!批你娃一个“立场不坚定,打入我方阵营的墙头草!”“反复跨党,不知廉耻!”整整整!弄弄弄!。。。像我们这种家庭在少城靠北边(临八宝街这边)非常非常多。后来想想,至少大家都活了下来,还他妈活的好好的,也还算不错。管你妈的哦,能给条活路还算有点道德,和谐和谐!

少城里面有条比较有名的街,街上有个比较有名的小学,西马棚小学。本大爷就在这里上了小学一年级,也在这里认识了江海、瓜皮和唐怡。

在《青春》开头摆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炒剩饭了。下面让我们回到 80 年代末,我小学 5 年级的时候,西郊体育场。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第4部分 


 

 
 
首页      作者的话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四季       第五季(Final)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第4部分 
第2部分

================================= 

那时候早就没和他们三个在一个学校了,我上的学校在同仁路这边。好在地方离的不远,都在那一片。我从三年级开始就在西体的业余体校踢足球,当时的体育场和现在不太一样,经常在这种地方晃的娃娃除了在业余体校训练的外,就全是些街娃儿。“好娃娃”没事是不会跑去玩的。

那天下午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难以忘却,因为确切点说,我们这伙人就是在那天下午“变坏”的。

当时是夏天,下午暴热。我下了训练课后已经快 5 点,但是太阳没有丝毫落山的迹象,还是他妈红彤彤的照起。老子等队友全部都走完了后,一个人阴区区的从后门跑出体育场,江海和唐怡在门口等到的。

我边抹汗边问“瓜皮呢?”
江海在耍自行车链子锁“等哈就来,他切接懑娃儿他们了。。。”
“接?”
“是要切接三,他们都没来过,找不到的嘛” 
我有点不高兴“又把懑娃儿喊起。。。老子给你说过不要喊懑娃儿的嘛,他龟儿子蛮海海的,又是乡坝头来的,路都找球不到” 
江海有点毛“那不然喊哪个嘛?你以为我们三个就整的赢嗦?批龟儿铁路局的全是些洞大八大的娃。。。”

今天我和江海都有点紧张,瓜皮更不用说,狗日一直在念“整不赢先往花牌坊跑哈,往花牌坊跑!”。。。

我们这代人的少年时代,在小学 3 、 4 年级以前,都只有“调皮娃娃”的概念。一过了这个坎,到了 5 、 6 年级,晚一点的到上初一的时候,这些“调皮娃娃”就开始分野了。一部分仍然仅仅只是调皮,另外一部分就变“逛”,变“街”,变成少年超哥。

还记得“被威胁”“挨打了”“喊人”“喜欢某某女生”“政教处”这些词吗?呵呵。

我们这三个娃,以前打架都是仅仅在学校里面,甩坨子(拳头)而已,小 P 孩比身体的玩意儿,正常。这盘就有点不一样,这盘变“坏”了,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架,而且场子是在我们“势力范围”以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