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向北坐起来问。
等了半天,不见回应,侧头却见张风起已经睡着了。
少了几分稚气的脸似乎有一点陌生,但除去淤青,依然纯净。
向北躺下来,风过后的天空,一丝云也没有,极目处,满眼无边无际的蓝,清爽高远。
他闭上被光照得有些迷离的双眸,长长的伸展了一下呼吸。等他醒了,他有很多很多话要跟他说。
向北回来已半年,他读的大学牌子不差,又在大机构工作过,所以没花什么功夫就有了很优越的工作。父母并不乐意他回国,可既然这样,只好罢了。
他家离单位远,来回不方便,就在附近买了套两居室的公寓。这边地段比较冷清,他总算负担得起。
张风起他们恰巧在改建这个区的大型农贸市场。
工地烧饭的姑娘,长得有几分颜色,被小混混瞧上了。她和张风起份属同县老乡,所以直往他身后躲。张风起才跟这帮人结的怨。
在草地上一觉睡到黄昏,午饭也没吃,两人又冷又饿的醒来。
出了火锅店,已是晚上七点。
站在流光溢彩的店门口,向北说,“去我家吧。”
张风起看看天色,反正今天的钱被扣了,不如去向北家过一晚。
火锅又咸又辣,渴得要命,冰箱里却只剩牛奶。
张风起看了看,“怎么喝?”
向北替他拉开纸盒,“你没喝过这种包装的?”
张风起点头,接过来就往嘴里送,哪知里面满满的,一下呛得脸上下巴全是奶。
向北慌忙用手给他擦,张风起边咳边问,“你家毛巾呢?”
向北愣道,“要毛巾干什么?”
“擦脸啊。”张风起道。
向北这才回过神,尴尬的放下手,拿纸巾给他,“我一时忘了。”
电视没什么可看的,总那几个套路。
洗完澡,张风起开始打盹,他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静下来,就要睡了。
好在向北的床很大,足够他们俩睡的。
张风起在家睡的是木板床,工地都是拼凑的临时铺位,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和被褥。
躺下后,他说,“你家的床怎么这么软?”
向北说,“你不喜欢?”
“我没睡过。”张风起闭目道。
天黑后,风又刮起来,房间里没装空调,微微的泛寒。
向北揽他入怀,“冷吗?”
回答带着浓浓睡意,“你……很暖和。”
听起来和评价衣服被子暖不暖和是一个口气,向北不禁笑了。
沉默了一会儿,他轻声在他耳边问,“风起,你想我吗?”
张风起的声音模模糊糊,显然快要睡着,但向北还是听清楚了,“以前……有时候想。”
开门声并未吵醒沙发上的人。
向北挂好雨伞,放轻脚步到房间换衣服。
张风起干活的地方和向北的住处有三站路。
向北把备用钥匙给了他,如果停工,他就可以到这边来休息。
换好衣服出来,张风起还睡着。
他坐下,看他。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他看着他,就觉得满心欢喜。
原以为即使相逢,他也不会认识他,可是,他错了。
他也曾想过两人若能再见面该怎样相处,是否会有一番前尘往事,沧海桑田的感慨。
结果,他的思虑竟如此多余,除去增加几岁年纪,并没有什么改变,他们自自然然的就又和以前一样了,仿佛他只是出了趟远门。
确实,他们都出了趟远门,只不过各自往返的时间地点总是交错,所以,他回到这里等他。
风起之时 正文 6
屋外的雨下得很大,幸亏家里有菜。向北起身到厨房做饭。
北方的番茄炒鸡蛋与南方的西红柿炒鸡蛋不同。
北方把鸡蛋炒成一块块的再跟番茄烧,南方则先将西红柿炒得差不多,再把搅拌均匀的鸡蛋淋洒进去,因此炒出来的鸡蛋呈汤汁碎沫状。
张风起是江北人,但他的家乡位于南北分界线上,口味偏南,平时也以米饭为主食。
向北家烧的是番茄鸡蛋,不过自从张风起来这里后,向北开始炒西红柿鸡蛋。
饭做好,张风起仍然在睡。
蹲到沙发前,用手背轻划他的脸颊,没能叫醒他。
缓缓的,他靠近他的脸。
就要触碰到的距离,张风起忽然睁开了眼睛,向北忙往后一闪,堪堪躲过他的拳头。
一拳落空,看清眼前的人,张风起松懈了下来。
向北道,“别人真偷袭,你出手就慢了。”
“不是在你家吗?”张风起道,“哪有别人。”
向北扬起嘴角,“饭好了。”
菜比较清淡,只有西红柿炒鸡蛋和一点咸鱼。
吃了几口,向北用筷子指着西红柿说,“这菜有什么好,你特别喜欢。”
“特别喜欢?”张风起不解。
“我们去饭馆,你都点这个菜。”向北道。
张风起想了想,说,“小时候我妈每天炒西红柿鸡蛋给我吃,所以这个菜名我最记得。”
向北问,“为什么每天都烧这个菜?”
“因为我不喜欢咸菜。”张风起道。
向北道,“别的呢?”
“别的什么?”张风起问。
“除了咸菜,就没有别的菜了?”向北问。
“没有,”张风起忙着刨饭,“他们都吃咸菜。”
向北递水给他,“是我烧的好吃,还是你妈妈烧的好?”
张风起老老实实答道,“我妈妈烧得好。”
向北道,“小傻瓜,哪有人这样实话实说的,好不好都要说好啊。”
张风起点头,“你烧得好。”
“你这哄三岁小孩呐?”向北笑道,夹鱼肉放进他碗里。
春寒一点点褪去,天气晴朗明媚,没有风,暖洋洋的。
在水龙头前冲了手,张风起走向后面的小门,准备到外边买东西。
刚跨出门,突然有人从旁边伸手把他拉了过去。
“你怎么来了?”张风起道。
向北说,“来看看你。”
“不上班?”张风起问。
“中午休息,”向北道,“最近老不下雨,都见不着面。”
张风起笑道,“你天天盼着下雨呐。”
“是啊。”向北说。
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工人从门里探出头,“风起,吃了饭,我……”看见向北,忙道,“没事没事,你们谈。”边说边把头缩了回去。
张风起看看向北,道,“我去吃饭了。”
向北说,“好。”
张风起转过身,向北望着他走进了门。
找张风起的人叫田祥,和张风起处得比较好。
田祥读过高中,本来他的成绩考大学没问题,只是他家境贫寒,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校方说他一直没缴学费,不能算学校的毕业生,必须另交七百块钱报名费。他交不上,没有拿到志愿书。
他妹妹去年冬天被同乡骗去珠海打工,最近才得着信,她困在那里做包身工,境况极为恶劣。通过电话“交涉”,那边同意放她,但是必须“赔”一万块的“违约金”。
要凑到这笔钱,对田祥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珠海离这儿何止千里,就算给了钱,他们放不放人也两说。
他听人讲广州珠海遍地红灯区,害怕自己妹妹会被卖去做小姐,心急如焚。
思前想后好几天,他决定把这件事告诉关系最好的张风起。
工棚人多,说话不方便。两人吃完午饭,坐在工地边商量。
最后,田祥道出了他考虑许久的筹款途径,说白了就是“抢”或者“偷”。
“这个方法不好。”张风起道。
田祥道,“你不敢?”
“不是,”张风起蹙眉道,“还是先想想别的办法吧。”
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小轿车,田祥道,“哪儿还有别的办法?”
两人都沉默了。
附近的省立大学门内出来一个时髦标致的姑娘,挽着黑人的胳膊,卿卿我我的经过他们,走向街对面那座星级酒店的金字招牌。
田祥低下头,盯着自己破旧的鞋,道,“规矩都是城里人定的,我们风吹日晒,土里水里一年才种成的粮食,他们几毛钱收了去,反过来巴掌大的面包卖给我们要几块钱。什么高收入高消费,其实就是让别人安分守己的替他们白做工,我看消费再高,他们收入也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