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之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一共并不像传说的“十几个人”,是七八个人。

    张风起能打,他一个人勉强可以应付两三个普通人,杭哥也不是软柿子,可惜他们俩不是“大侠”,在八个人的围攻下,只有尽量少挨揍的份。

    不过张风起的“被卷入”拖延了对方的计划,在“补时阶段”,杭哥的人赶到了。

    所以,主观上,张风起没有救人的故意,客观上,张风起有救人的事实。

    总之,在杭哥他们看来,张风起是杭哥的救命恩人。

    娱乐城是传播消息比光速还快的地方,经过各种加工,原本就已经“很厉害”的张风起一举成为某种传奇。

    回学校的路上,两人谁也没说话,高雪被吓着了。

    差不多快到学生宿舍,张风起掉头向另一条路走。

    高雪捂住裙子跑进门。

    工棚里,阿明正在煮快餐面,“洗完澡了?”

    “嗯。”张风起接过面。

    “那个水库深不深,我下次也去那里洗,就怕在路边,不干净。”阿明拿了点咸菜给张风起。

    老福说,“干净,在草坡下面,马路上的灰扬不到那儿,比在这边用水冲舒服,我上岁数了,外面凉,经不起,你们小孩子,讲究个什么?”

    阿明道,“我都二十好几了,还小孩子?你不过四十,卖什么老。”

    “干我们这个的四十还能干几年?”老福叹道,“风起这个娃都长大了,我还不老?”

    阿明道,“是咯,风起来我们队里也有三四年了吧?”

    老福道,“嗯,这里完工,我们就回大本营了,不就是在那里收的风起吗?”

    “要回北边吗,太好了。”其他人过来说。

    因为这支工程队大部分是江北人,北方好歹比南方离家近。

    最近两年,他们都在南方施工。去年有两笔工程款拖欠,很多人没有凑够路费回家。

    张风起也没有回家。

    据称,各级政府都是“选举”产生的。

    不过,基本上,一任政府只要没“犯错误”,没升职,在所有的“换届选举”中都会百分百“一致通过”,这个百分百可比口服液货真价实得多。

    目前而言,张风起家乡的县委书记还是“一致通过”,所以张风起也就回不了家。

    去年,李德财来南方看上大学的小儿子,顺道给张风起捎了口信。

    张风起的爸爸生病住了院。

    医院总是“资金短缺”,“不得不以药养医”,一块钱的药卖给病人是二十块三十块,病人不敢跟医生叫劲,否则钱付得更多,病治不治得好还是两说。

    加上“医护工作的薪水微薄”造成的“乱收费”,穷人住院,真要长叹一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为了尽快康复出院,一定要把医生护士上上下下打点好,漏一个都不行。

    二月份的时候,老满媳妇做阑尾手术,不知道哪个没打点到,简简单单的一个手术愣是做了三次。

    第一次从手术室出来,没过半夜,病情就急剧恶化,不得已又推回去。拆开线才发现,一把手术钳被“漏在肚子里”。

    过了两天,疼得实在受不了了,又上了手术台。这次是一块纱布被“遗忘在”某个紧要部位。

    三次手术下来,原本一百五十斤的人,剩不到九十。

    幸运的是,她好歹没因为一个不可能出人命的手术丢了性命。

    也不能说医生护士们真那么“看重钱”,故意为之,但不上心,敷衍了事却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张风起妈妈不敢不打点,前前后后花了八千块。

    一贫如洗的张风起家,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三间破瓦房作保借高利贷,五分利,一年下来,光利就已经有五千块。

    许多城市里的人认为高利贷是旧社会的事,其实大错特错。

    
由于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加上银行长期的不良经营,以及官员的腐败,导致银行严重亏损,国家将巨额的税金用于填补银行亏空尚且填不过来,个人,尤其是无权无势,无可抵押的人,根本贷不了款,而他们却是最需要钱的人。

    为了治病,为了供孩子读书,为了借点钱做小买卖养家糊口,当然也有是为了还赌债等等等等,民间早就形成了相当普遍的私人高利信贷,最高的可以达到八分利以上。

    有人靠放高利贷发家致富,也有人因为收不回放出去的钱,而弄得倾家荡产。

    反之,还不起债的人把自己的房子折价赔给债主的也并不是什么希罕事。

    这些都是指与黑势力无关的,有关的又另当别论。

    没有田地的张老五家,这笔不断翻跟头的“巨债”只能依靠一年挣不到几千块钱的卖苦力的儿子来还。

    然而,苦力是我们国家最不值钱的东西之一。

    张风起不是没有机会赚比较多的钱,不说以前,最近一直拉拢他的杭哥就为几乎不识字,除了盖房子没有别的手艺的张风起,提供了相对来说算可观了的薪水。

    可惜,张风起“不开窍”,始终不答应。
 


风起之时 正文 4

    下大雨,工地歇了。

    傍晚,杭哥过来找张风起去“出水芙蓉”消遣。

    现在,还没到开店的时候。

    一群群跳舞唱歌的小姐走来走去的忙活。

    杭哥招呼张风起坐下,指着一队穿草裙的姑娘说,“风起,你看这些妞怎么样?”

    张风起瞄了一眼,道,“不错。”

    “有没有中意的?”杭哥说,“你看紫裙子的那个,她是这批货里最正的,别说在这里,就是随便拉个中国小姐来,脸盘儿也不够看的。”

    “怎么跟个学生似的?”张风起道。

    “行啊,你小子眼毒啊!”杭哥拍拍张风起的肩,“看你还是个小鬼头,敢情是老江湖了。”

    
他凑到张风起跟前,小声说,“咱们兄弟不讲官话,这批货是北边一个艺校的学生,由老师带队。每个人,经理给学校一个月一千四百块钱。说是让学生来实习,其实是给学校当摇钱树。至于她们自己,没有工资,赚多赚少看各人的本事。”

    “都不大啊?”张风起有点吃惊,他走南闯北几年,还真没见过这种事。

    “最小的十四,大的不到十八,”杭哥道,“刚来几天,还没出过台,趁新鲜,给你找一个,钱我来出。我看就那个紫衣的,人甜,懂事儿,年纪也跟你差不多。”

    张风起笑道,“心我领了,人就算了。”

    “别介,是不是还生杭哥气,上次是我不对,不该随便找个小姐上你的床,我那不是一时忘了吗,你还小,那些小姐对你是不合适。”杭哥悄声道。

    张风起道,“不是,只是有点累了。”

    “那就以后再说,暂时给你留着。”杭哥道,“对了,前两天见到大老板,他惦记着你,又问你愿不愿意到他那里去?”

    张风起向沙发里靠了靠,“上次不就说不去吗?”

    杭哥咂嘴道,“风起,你到底是哪根弦不对,你干苦力,累死累活一天,能赚几个钱,拿不到工钱,连饭都吃不上,到公司里上班,不比这强?”

    张风起道,“咱们别谈这个了。不然,我真要走了。”

    杭哥忙说,“不谈不谈,他们几个大概都在歌房等我们呢,过去吧。”

    离开“出水芙蓉”,是夜里了,张风起不肯留在那里,只说第二天还要干活,太远。

    进大学门的时候,碰上几个学生自习回来。

    快要期末考试,有些学生在教室里自习得很晚,有的还搞通宵。

    几个人零散的走在寂聊的路灯下。

    “喂,”有人走到张风起身后轻轻叫了一声。

    回头一看,是个女孩子。

    “那天……谢谢你。”女孩低头说。

    张风起想起来了,是前天那个大学生,“是你啊。”

    高雪道,“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我叫高雪,是一年级学生。”

    张风起道,“张风起,”顿了一下,他道,“你怎么还这么晚在外面?”

    高雪道,“我们快要考试了,我在教室自习。”

    张风起道,“你最好和别人一起走。”

    高雪道,“我是和别人一起的,看见你,我才过来的。”

    张风起道,“那你快回去吧,我要从这边走了。”

    高雪忙道,“那天我吓坏了,连谢都没说,明天中午我请你吃饭。”

    张风起说,“算了,你自己小心吧。”

    第二天中午,高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