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喊:“喂,该不是有病吧?”
父母们总是觉得自己全心全意为孩子们着想,其实,是孩子们更为父母着想。因为孩子们还未自立,父母的存在是绝对重要的。如果被父母无视,那可是超级严重的事情。每个孩子们都会知道要表现得乖一点,好让父母喜欢自己。
可是做父母的往往不知道这些,常常在不自觉之中伤害自己的孩子,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啊,母亲可能又会讲我不该这么说了,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不过,在一个大家都得一个样的社会里,像我这样的人就有可能被人看作另类。
总之,希望父母们不要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即使孩子们说了什么不合适的话,也不要马上就责怪他们。即使是像我这样说了这么多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我们也不过是孩子嘛。还有,我们希望父母能够知道,其实与父母在乎子女比较起来,做子女的要更在乎父母。
手机
有那么多不了解孩子的父母,所以,孩子们的内心自然“相当寂寞”。寂寞的时候又不能老是跑到涉谷去,对于非常忙碌的高中生来说,手机就成了他们填补空虚的工具。
现在的高中生早就把呼机淘汰了。几乎所有的高中生都有手机。顺便说一下,我也有手机。
不过,对于苦行僧似的我来说,我的手机是为了方便与母亲联系,因为母亲很忙,经常不在家。这不免有点儿凄凉,但不管怎么说反正是拿着手机,理由什么的也就别提了。
我上中学的时候就有手机了,手机可是相当花钱的。我家本来就困难,母亲又不让我去打工,花在手机上的钱,全部由母亲给我付,我其实挺怕母亲会说什么。
本来是为了与母亲联络用的手机,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与母亲通话以外的费用慢慢多了起来。于是,突然间母亲开始严格地检查电话的用处了。一个月的电话费超过一万日元的时候,很自然会被母亲说几句的。不仅仅是为了花钱多,因为花时间也多呀。
“跟谁呢?说那么多话。”
“煲电话粥可得有点分寸。”
一天里这样的话不知道要被说多少次。
“自己的电话费我自己会付的,让我出去打工好了。”
我心里这样想,也好几次说出了口。
于是母亲说:
“只有现在才能做的事情不是打工。”
总之,就是不肯放我去打工。
我觉得母亲这样做,其用意多少有点想将我置于她的监视之下。
明明家里有电话,可大家都用手机联络,我想这是为了避免父母的干涉。自己的父母都不想让他们知道,实际上就是一种保护隐私的意识。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跟朋友说话的时候,极不喜欢父母在一旁说长道短的。
这样说来手机实际上成了摆脱父母干涉、随时随地可以方便地与任何人交流的工具。感到寂寞的时候,总是希望谁能陪陪自己。想打电话时就可以打,不想接电话的时候也可以不接。
如果问我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其实也没说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它们能让你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不过,有时也会让人觉得,如今的高中生们的人际关系,原来是这样浅薄。
如果你带着手机,可是它老不见响,你也会感到寂寞孤独。
如果你没有手机所以没法联络还敷衍得过去,但是两人都带着手机却联络不上,就让人无法忍受了。这种时候你最好关机,心里可能会好受些。我虽然会这样说,但是我这个人就是没办法让自己的手机关机。
复杂的处女的心态,是吧?
最近,我总觉得,手机看似一种联络工具,实际上它却能束缚你的心。
信赖
高中时学校里有个当领导的老师曾经诙谐地说过:
“学英语只要知道Trust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非常重要。”
我真想问:
“如果我只记住了这两个字,可以给我好成绩吗?”
不用说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被人笑话。
另一方面,又觉得:
“这个老师蛮有血气的。”
有一点佩服他。
那时我根本就不相信老师的话,但对那句话倒是印象很深,经常在头脑中反复出现。
于是我觉得真的像那个老师说的那样,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是非常重要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信赖成了我的口头禅。最近,有人因为恋爱的问题找我谈心,于是我就说:
“你应该相信他,你既然不相信他为什么还会喜欢他呢?”
我说得非常振振有词。
不过我确实觉得,如果没有信赖,就什么也开始不了。不仅仅对男朋友是这样,对待自己也应该是这样。如果你连自己都信不过,你还能做什么呢?
关于信赖关系的意义,我是从打篮球上体会到的。一个人是打不成篮球的。球场上的五个人是核心,但是椅子上坐着的候补队员、管理人员、老师,球队全体都很重要。篮球是需要团队之间相互信赖的体育运动。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个个都很要强,许多事情容易感情用事,于是就会产生摩擦和碰撞。如果是打球时碰撞几下倒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是有了情感上的摩擦,每天在球场上干仗就没辙了。玩这种游戏,想把球打出好成绩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希望能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对此有所认识,这样的话大家的心就会慢慢贴近。
比赛的时候,队员之间相互对视的瞬间要有一个绝妙的默契才能打球,五个人之间的动作必须相互协调,配合默契。那个人跑得快,把球传到她前面,她一定能抢到……其实你这样想的时候,并不只是单单地相信她的速度,你是对她这个人有信心。那个人投篮很准,所以大家都把球传给她,大家对她的信任,会让整个球队取得好成绩。可以说,篮球是一个没有队员间的相互信任就打不起来的体育项目。
所以,当我感到篮球队里没有我的位置时,我就退出了球队。
信赖不是用言语传递的,它要用态度才能传递。人们心里想的事情,总是从行动表现出来。所以尽管嘴上说得好听,但你打的球是骗不过去的,你的球会把你的内心传递得一清二楚。
我想强队首先是有最强的团队,像田卧勇太(日本第一个加入NBA的著名篮球明星)那样的超级球星即使有一个两个,也是打不成一场球的,要想让他起作用,必须依靠周围力量的默契配合,然后才是为了让全体队员更加信赖自己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球技。
打篮球不是单纯靠技术就能解决问题的。每个人的心里是否相互信赖非常重要。信赖的内涵非常深奥,我感到自己非常在乎它,以至于深深地陷了进去不能自拔。
不仅仅篮球是这样,足球也好,排球也好,其他的体育项目也都是这样。只要是需要两个人以上才能做的事情,都必须具备信赖这一前提,甚至可以说最重要的除了信赖还是信赖。
我感到那位当领导的老师说得真好。
我的篮球经历虽然很痛苦,但是通过它,我真正认识并学会了什么是信赖,懂得了篮球的真谛。
如果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这样牢固的信赖关系,那么这所学校一定是最好的学校。
实现自我
一般地说成年人都是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听自己的话,按自己的希望做事情,总之,像列车那样,按自己设计好的轨道,笔直往前走的,就是好孩子。
虽然我也知道这些,但我还是想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不喜欢别人粗暴地干涉自己的人生选择,即使是家长也不行。
我讨厌像列车一样的孩子,首先是根本就不想变成那样的孩子。
听母亲说我从小就有这种倾向,所以常听母亲对人说“这个孩子,她要是自己没想通,你就没办法使唤她”。所以,听自己的话,按自己的决定行事,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信任。
对我来说劝说是绝对起不了作用的。
我现在这个样子,从母亲和老师的角度看,可能就觉得我走了不少弯路,但我觉得这就是我的路,我就得走这些路。
我就想这样一点一点地认识,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然后,向昨天的自己说再见,然后,与明天的自己去相约,现在我就是这样面对自己的。
今后自己想走的路好像就在前方,看得见。但是,我该选择哪一条道路通向它呢?这又是我想自己决定的一件事情。
我想母亲在一旁看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