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计时从百位变成十位,从十位窜成个位,仿佛有什么就要开始,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开始。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自己的手上。
终究有一天,自己要将他们放飞于很高的蓝天。
好像有什么东西硬生生从唐禹安脑海里剥掉,好像有什么东西无声无息地压下来令人窒息,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身体里横冲直撞,恣意妄为。
“是时候开始学习了!”
唐禹安信誓旦旦。
有人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远方的勇气。
唐禹安亦不知道自己的远方在哪里,是天高云淡,微雨疏星;还是狂风骤雨,沉夜阴云?是花开花落寻愁觅恨,奢望相知相守,还是流水东逝大浪淘尽,终于转眼成空?
唐禹安不清楚。
都说消失的是记忆,而留下的才是刻骨铭心的轨迹。
于是唐禹安就踩着所谓逶迤的轨迹,踏上了高三的风雨兼程。
唐禹安曾经在无数个黑夜里叩问自己,到底一直在等待什么?
当一个人拥有了选择命运的权利,他便会错误的以为掌握了命运。贝多芬以为自己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殊不知,他除了让《命运交响曲》流芳百世外,最终还是把自己交给了命运。
命运有时是不可控制的,正如唐禹安无法确定自己的梦想何时来。
于是,他把2008年的夏天轻轻添加到收藏夹,以一枚枯叶作为标记。
风吹落最后一片叶,唐禹安依稀记得自己踩在被烈日炙烤得发烫的水泥路上的狼狈,过于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压的每个人都心惊胆战。唐禹安徘徊与尘嚣之上,到处是浮躁的内心和空虚的灵魂。也许是从窗外的一声鸟啼开始,从教室前的倒计时牌开始,从风过无痕的日子流逝开始,从那等待了多年又不愿面对的恍惚迷离开始,唐禹安开始了他的等待和追求。
书本资料开始地崩山摧般地压在唐禹安的肩胛骨上,纯功力的价值追求也压低了他的灵魂。
他不愿意等来一个利欲熏心的结果,并且以自己的青春为赌注。
唐禹安渐渐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沉重,沉重得再大的风也放飞不了他的梦。
高三的岁月很快流逝一半。
唐禹安走在四月裂帛的天空下,走过晓寒深处的倒影,走过梦想明灭的雨季。
唐禹安看着日历撕去昨日的激情,他的奋斗也一天一天继续着,他的梦想也一点一点缩短。
席慕容曾说过:“日子像是书页里的插图,再精致美丽也必须翻过去。”
“我的日子也是如此吗?”唐禹安想。
其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只知道,一个人行走于大地之上,总会留下印迹,或深或浅,或薄或厚。其实人一生总会留下一个背影,或伟岸壮阔,或猥琐狭隘。
我们可能无法左右别人的评价,但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足迹的深浅以及灵魂的品位,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
唐禹安心甘情愿让星期一到星期五不断重复成一幅幅单调的风景;他心甘情愿把原本琐碎的时间咀嚼,吞咽,然后统统消化掉。
他心甘情愿等待未知,等待漫长的光阴漂白了世界的容颜,他的等待依然如初。
四月,没有冰封雪飘,银装素裹,只有静静流淌的河陈述着关于人生的等待和张望,当命运的结局无法改变之迹,再大的痛楚也无所谓,再漫长也无所谓。
人生亦是一种忍受,当疼痛来临。我们依然需要坦荡如祗。
唐禹安突然想到一句话。
“生活就像是*,当你无法反抗时就尽情的享受吧。”
在草长莺飞的四月,唐禹安学着面对生命的疼痛,用一种发自内心的隐忍。
这个夏天,毕业了(7)
寒假过后唐禹安去学校,道路两旁的木棉刚好在灼烈的花期。火红的花爬满枝头艳丽张狂。离开的时候,还只看到光秃秃的树枝上蓄着灰色的花蕾。
“北京”是唐禹安和朋友心底一株蓄满花蕾的树。
在高三的这段日子。
晶晶把她的玩偶放在她书柜最高的地方,把它的手指向了北方,晶晶说那是梦想的方向。
大山老早就在桌子上面刻下了深深的“中央美院”四个大字。
唐禹安也经常在闲暇时候拿出托朋友从北京买回来的北京地图,手指沿着它密密麻麻的路线移动,幻想自己骑着自行车从这里到那里。
他和朋友说好了去天安门,去学纯正的京腔京韵,去市井味道极浓郁的胡同和巷弄,还有四合院。
可是随着高考越来越逼近,没有谁再提起这件事。
没有谁忘记,只是谁都没有勇气和力量再提起这样奢侈华彩的事情。
北京和梦想一样遥远。心底那株满是花蕾的树,还来不及迎来它的花期就已经开始凋零。
唐禹安站在荒掉的青春里,不断伤逝。
高考让梦想不断的打折打折甚至不计成本地大甩卖成成绩单上现实的分数。在庞大的现实中,唐禹安那么的无能为力,玩偶一样。
大家的眼睛垂下来,像置身弥漫的大雾中。
这个时候,唐禹安对他们说:“我要到北京上大学,我要去R大,学新闻。”
和戴子一起回家,唐禹安问她,你觉得我能考上吗?
她说:“我觉得你考不上,可是,我多么希望你能考上啊。”
当时他们穿过树阴似海的街道,树影斑斑驳驳地在他们身上流动,唐禹安看到她的脸暗下去又亮起来,然后又暗下去。
明明灭灭,闪闪忽忽。
想去北京只是唐禹安的还愿或者任性的逃亡。
高二下学期,唐禹安可以去北京参加一个作文大赛,他没有奢望自己能胜利。他告诉爸爸妈妈这次比赛关系着自己的前途和未来。
他害怕这辈子就没有机会去北京了。
在那个时候,周围的每个人都想要逃跑,而这是唐禹安唯一的借口。
班里学美术和音乐的同学早就离开了,他们辗转在各个考场上。不断地绘画或者不断地弹奏,只是希望能够给自己找到一条路。
同学知道唐禹安要去北京参赛,问他什么时候去,怎么还没有去。
唐禹安在心里说,因为我是要去北京完成梦想而不是去实现梦想的。
小艾跟唐禹安说,
“寡人就派你去帮我逛老胡同,去登钟鼓楼,去看升国旗,去品尝冰糖葫芦去吃北京烤鸭,去帮我看看我梦里都没有去过的北京电影大学的校园。
唐禹安知道的。他要代表大家去看望他们曾经的梦想,他要替大家去抚摸北京真实的体温。他要为大家许来最坚强的力量。
唐禹安也知道晶晶拽着模拟考的成绩单躲在被窝里告诉自己不要哭不要哭,可是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掉下来,书柜上的玩偶伸着酸得很的手布满了尘埃。
唐禹安也因某个人的“疏忽”错肩了那个触手可及的梦。准备好的一切就这样被宣判了死刑。
面对语文老师的安慰,装作无所谓。
“对不起,我不知道当初鼓励你参赛现在会给你带来这么大的伤害。”
“老师不要这么说,你是为了我好。”唐禹安笑的比哭还难看。
“错过了还会有下一次机会,别难过,你有实力。”
“恩,没关系,反正去了也不会得什么奖。”
可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哗哗往下流。
坐在教室,在别人晨读的时候,自己号啕大哭得像个迷了路的小孩子。
“文学梦想”好象伤口一样烙在了心底,没有流血却生疼生疼。
眼泪砸下来就像梦想掉到了地上,支离破碎。静辟的巷子如同成长路上的孤独与无助。
唐禹安没有在这九死一生的战争上取得胜利,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他看到好朋友每人脸上的表情也不好看。就像他们也失败了一样。
在黑暗中,因为他们,唐禹安又看到了光一样。那一刻他就觉得,他们每个人,其实都仍旧离梦想那么近那么近,近得能抱在怀里获取温暖。
亭亭对唐禹安说,你让我觉得实现梦想是那么容易。你会成功的。
“谢谢,我知道,就算全世界都背叛了我,你们也会和我一起背叛全世界,我懂的。”
唐禹安对亭亭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这个夏天,毕业了(8)
高考的倒计时,一天天地翻下去。所有流下来的泪水,等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