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可是教练钦点的天才!!”一米八八的巴洛特利一声嚎叫腾空而起,靠近传球一侧的他占着内道的优势。
一米八一的穆涅萨也不甘示弱,即便是让意大利人先得到球,那也要挡住他的前进方向,让他背身拿球。
卸球。
球场上球迷的鼓噪声似乎在那一瞬间都静了下来。球仿佛像一根羽毛,轻巧的停在巴洛特利的脚尖。随后一转,一甩。
巴洛特利同时向拧身,穿越!
现场直播的解说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尖叫:“博格坎普过人!天呐!”
巴洛特利面前只有一个守门员了。
射门!?
不,是传球!
巴洛特利脚弓轻轻一送,一个美丽的直线传到了无人盯防的德斯特罗脚下。
德斯特罗只要完成这世界上最无趣的工作就可以了。
轻轻一碰,球入网底。
就像杨师在更衣室里说话的态度一样——平静,但十分确定。
没错!我们是冠军。
杨师的眼泪几乎飙出来了。当国米青年军的孩子们聚拢到一起庆祝的时候,他却回过头悄悄抹了一把快要溢出来的泪水。但是现场的摄像机却忠实的把这一个小细节纪录了下来。
包厢里的电视机重播着刚才那个精彩的进球。在过人的那一刻,两个主席都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了。杨师抹眼泪的激动镜头也被剪辑了进来。
“这就是国际米兰的变化吗?”莫拉蒂和萨内蒂心想。
这场决赛,杨师首先就没给自己留什么余地。他一直信奉的就是“男人要对自己要狠一点”。所以,请这么多人来看比赛,如果输了球,那脸可真没地方搁了。甚至说的严重点,球队能不能顺利掌控都是一个问题。
不过,足球就是这么刺激。你永远预料不到过程是什么。而杨师飙泪的真正原因却不是这个……呃……还是不说了吧。
也许是为了缓解中场时的尴尬气氛,也许是被刚才那个精彩的进球所折服,律师出身的拉波尔塔寻找着场上的话题:“那个中国人的确是个很不错的教练,我想马西莫你未来的计划也很远大。我知道您之前跟弗洛伦蒂诺的私交不错,可惜现在他已经卸任了,我想在这段时间,我们也可以达成类似的战略合作。”
一个进球很可能改变一场比赛,巴萨青年军心理的天平已经被打破。
第82分钟,巴洛特利在禁区角上不停球的直接兜射直接终结了比赛。
比赛结束,莫拉蒂和拉波尔塔站起身来互相握手。莫拉蒂心情大好,脸上的表情也没有那么僵硬了。
拉波尔塔:“恭喜你,马西莫,希望你能好好考虑我们对伊布的报价。”
莫拉蒂:“谢谢,这件事我觉得我需要跟我的主教练商量一下。”
第二卷 纽卡斯尔:英伦荆棘 第十九章 水深危险
冠军的滋味是永远也品尝不够的,国米的支持者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欢庆的机会。随着观众们欢呼声,约翰松又一次站在杨师的面前,递上了冠军奖杯。
“还记得我吗?中国教练。”
“非常荣幸再次见到你。约翰松先生。”
“继续加油吧,还有冠军杯呢。”
“当然,全力以赴。”
杨师和约翰松在颁奖的过程中短短的说了几句话,就好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
当国米青年军队长卡尔迪罗拉举起名为“约翰松杯”的欧冠青年联赛奖杯,蓝黑色纸片冲天而起飞向了静谧的夜空。
杨师在赛后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及为何“飙泪”的事情,发表了非常官方的“因为太激动”这样的答案。只有杨师自己清楚,这哪是因为太激动了啊?那是因为巴洛特利选择了“传球”。
在国米青年军中,最具天才的球员毫无疑问是巴洛特利,但这个孩子似乎得了一种“小脑发达大脑萎缩”的病症,这种病症的具体表现为人比较“二”。杨师对于这个天才的教育实在是煞费苦心。吃小灶,经常性的单独聊天,拜访他的养父母……这些事杨师都没少干。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杨师希望起码能找到一个能让巴洛特利听话的人。巴洛特利的养母就是这样一个人。
“马里奥,你可要听杨教练的话啊。杨教练可是上帝送你的礼物哦。”老太太是犹太裔的意大利人,对中国人有着特别的好感。
“知道了,妈。”巴洛特利对母亲可谓言听计从。
这样的情景几乎在每次杨师做完家访之后都会上演,老太太几乎已经把杨师当成半个儿子了。
“马里奥,知道一个天才在一对一的时候该如何抉择吗?”杨师循循善诱的样子。
“跟着感觉走。”马里奥天真的答道。
“呃……”杨师一头栽倒。这完全是一个巴洛特利式的回答。“马里奥不是这样的。对于天才来说呢,你刚才说的没错,不过,我们其实应该算一下射门的概率有多大。”杨师继续循循善诱。
“哦……”
我擦,“哦”是个什么反应?!杨师心里抓狂。“如果能有一个传球的机会,你会怎么样。”
“射门啊。都一对一了,还不射门?总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吧。”
“呃……”杨师擦汗。“马里奥,我刚才说的是,你有个传球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
“不传?”巴洛特利挠了挠头,然后恍然醒悟的一拍大腿。“教练,我明白了,你是在考验我。考验我是不是足够坚决。我刚才犹豫了一下。现在我明白的,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
杨师盯着巴洛特利的嘴,以为刚才的苦口婆心终于起到了作用。
“不传!作为一个前锋,一定要自己打门!”
杨师快口吐白沫了,挣扎着说道:“我是让你传球啊,传球啊天才。你没有感到用你的天才帮助队友是多么幸福的事吗?”
“哦……是吗?”巴洛特利不置可否。
现在知道为什么杨师会飙泪了吧。天地可鉴,巴洛特利在球场上用实际行动采纳了杨师的建议,这无疑具有跨时代、里程碑、分水岭式的进步。这如何能让杨师不流下激动的泪水呢?
~~~~~~~~~~~~~~~~~~~~~~~~~~~~~~~出宫场景分割线~~~~~~~~~~~~~~~~~~~~~~~~~~~~~~~
老巴雷西收拾好一天的训练计划,走出办公室。五十一岁的他虽然满头白发,但精神仍是极好的。和萨内蒂一样,朱塞佩-巴雷西在16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国米的一员,然后一呆就是半辈子。
曼奇尼在任期间,巴雷西更多的是负责防守方面的训练,同时也会帮助主教练管理球队。在杨师正式履行主教练责任之前,球队则一直是由巴雷西来代理的。毕竟,像巴雷西这样的耿耿忠臣在任何俱乐部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新来的中国人,让老巴雷西想起了很多往事。1992年,35岁的他退役后成为了国米青年军的主教练。97、98年拿到了意大利少年组的冠军,02年拿到了青年队的冠军。巴雷西一直是个很踏实的人,他的踏实体现在球场上的稳固防守,也体现在工作中的一丝不苟。可惜,巴雷西并不擅长言辞,用句歇后语来形容巴雷西那就是一个“茶壶煮饺子——有口道不出”的人。巴雷西肚子里的饺子内容是大力发展青训,这一想法在如今有些急功近利的俱乐部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所以巴雷西也从未向别人提及。但当那个中国人到来之后,巴雷西似乎看到了一个实现自己想法的希望。
“巴老师,早。”训练场总会有早到的球员,像萨内蒂这样对自己要求严格的球员是一类,如今早到训练场的还有那个新任的主教练。3月下午的阳光并不刺眼,杨师一脸灿烂的笑容,冲着巴雷西打着招呼。
对于“巴老师”这个称呼老头也微笑着算是认可了。“早,杨教练。”
并没有太多的交流,双方各尽其职的进行着训练前的准备。巴雷西要和其他助力教练按照训练的内容,把器材依次摆好,敦促来到训练场的球员换上合适的钉鞋,注意训练前的拉伸。而杨师则像一个闲人一样,跟早到的球员聊着天。
萨内蒂能保持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