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王八年,与巫、妖两族的盟约达成,姬瞒又下令在北冥海的浮冰上建造〃京观〃堡垒,吸引狄、夷的主力。两年间死在〃京观〃堡垒的王军高达四万余人,姬瞒却乘机打下了二十余个北方小国……一来二去,师亚夫也不知道该怎么算这个糊涂帐了,只看见人一团团地填进北冥海中,云中族节节退却。十一年秋,周天之气推动北冥琨城上升,云中族补给不及,后继难为,与地面各族的联系被彻底切断,压得朝廷数十年喘不过气来的心腹大患一昼夜间消失。
因为徐国造逆,朝廷一天一个旨意催促归程,姬瞒却毫无归意,在北冥大陈军备,血腥讨伐异族部落……其实是跟穆王哥儿俩演戏,逼得召公主动请兵出阵,放弃征徐的主帅之位……左三年右三年,周公系人马不到六年就重新抢回朝廷大权,师亚夫对这个新主子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齐国是开国元勋之后,又是山东大国,通过征讨东夷战争,实际上已经僭取了朝廷在东方的领导权。因此,穆王即位后,又是这位新贵提出了〃提宋抑齐〃的国策,开始在政治上打压齐国。师氏与宋都是亡商后裔,师亚夫是支持这项国策的,只是想不到姬瞒将之运用到如此。自开战以来,庞大的齐军就一直担任后卫,眼下,又找了个借口把巫如丢到齐军营中,连近在咫尺的侧卫任务都不给……这么不给脸的,师亚夫算是重新认识了姬瞒的跋扈。
再想深点,巫如这个极端重要的人物,丢到毫无准备的齐军营中,若无灾无病,齐军半点功劳也捞不到。若是有个闪失,齐国君卿顿时祸在不测……虽然身上的甲胄已被晒得发热,师亚父却仍是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
〃唔?唔!〃他这才见到,姬瞒一双眼幽幽地凝视着自己。三朝宿勋身处乱军毫不动摇的心再也忍不住怦怦怦地狂跳起来,只觉阳光突然耀眼得眩目,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支吾了一句什么话。
〃不要紧。〃姬瞒无所谓地一笑,转过头去,〃万事也逃不出孤的手心。你不可狐疑,做好自己的事。〃
师亚夫深深躬身,道:〃老臣遵命。〃站直身体,咳嗽一声,举起右手。王军及师氏千夫长以上的官佐早已侍侯在侧,看见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动作,齐刷刷地涌上来。师亚夫凭栏而立,从他们脸上一一看过去,大声道:〃让孩儿们都起来吧。〃
众人轰然散开,一骑骑奔向四面八方。
从凌晨开始就一直持续的大鼓戛然而止,代之以一阵清脆的鼓点,十二响一停,又急又促,敲得人的心不由自主地紧了起来。
身后山坡下开始有了动静。仿佛细雨打在草原上,声音细碎而急,从正后方开始,渐渐蔓延到远远的两翼。声音越来越大,由细碎变得浑厚,由浑厚变得高亢,由高亢变得雄壮。
那是十万双脚步坚实的踏地声,那是十万个喉咙深处发出的吼叫声,那是数不清的刀枪剑戟发出的尖锐的摩擦声。
执政殿下的戎辂开始晃动起来。整个牛犊岗都晃动起来。驭手大声呼喝,安慰骚动不安的马群。
五千名披盔戴甲,手握长枪的步兵方阵从车队的右面大踏步经过,数不清的旗帜立刻将小车队淹没在阴影里。
另一个五千人方队从车队左面经过。久经战阵的战马都被雷鸣般的脚步声惊得嘶声连连,不住踏步,带动了姬瞒的车,把执政殿下拖得在车中一晃。
←虹←桥书←吧←。
第15节:周天…姑麓山合战 文/拉拉(12)
一刻钟之内,二十三个五千人方阵越过牛犊岗小小的山顶,大踏步地迈进妙峰坡前最后一处平原。数百名官佐在方阵间穿梭来往,指挥着一队队的人马精确地踏进指定地点。没有人发出声音,大地上只回荡着每一个方阵踏进指定地点时,最后那雄壮的脚步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最后一个方阵走进姑麓山的阴影,沉重的步伐声戛然而止。
隐隐的回声在大地上回荡了很久。地皮发颤,呜咽不已。
二十三个方阵像师亚夫长出的二十三只手。现在已经变成二十三只铁拳。
风吹过原野。无数旗帜投下的影子仿佛大地上一道可怕的疤痕。
姬瞒望着这漫山遍野的军队,打了个哈欠,将身体深深地埋入虎皮大座中,轻声道:〃开始吧。〃
师亚夫深深一躬。他的车右举起缰绳,呀地甩下去,兵车立刻滑下山岗,飞也似的奔向战阵,却不直接穿过,而是远远地绕到战阵最远处,然后笔直地在阵前掠过。
一个声音高喊道:〃天子陛下万岁!〃
三军报以排山倒海的呼喊:〃万岁!万岁!〃
投石车轧轧作响。数百颗红色的符灵弹无声地升起,拖着长长的尾烟飞向妙峰坡正面。
上午 辰初三刻 津河口·齐军大营
〃王军已向妙峰坡正面发动突袭!〃
〃报来!〃
传令兵却不站起,伸出右臂指向帐外。
因正在穿戴甲胄,高国仲挣了一下,没挣开。几名服侍他穿衣的家臣停下手来,高国仲却催促道:〃快快,快穿。〃一面喝令帐下,〃撤去帐幕!〃
帐外甲士齐声答应。大帐左侧的帐幕立刻被整整齐齐地卸了下来,露出远方半掩在晨雾中的妙峰坡。数十颗闪闪发光的符灵弹拖着长长的尾烟,击中葱郁的树林,许多地方立刻燃起冲天大火,还有许多地方则爆发出火龙弹击中禁制后的淡蓝色辉光。过了很久,才听见一声声澎湃的轰响。
高国仲站在甲架前面,一动不动地任由家臣们服侍着穿上层层重甲,半晌,才听见他轻声道:〃卫离。〃
〃属下在。〃
〃雾什么时候散?〃
〃属下听此地人讲,姑麓山的雾,要到未初才会消散,到酉末又会起雾,一天没雾的时候不过一两个时辰。〃
高国仲眯着眼看那雾气在远方蒸腾爬升,喃喃道:〃今天这雾,恐怕不能散了吧。〃
〃是……〃
〃那就派探马吧。听着,与王军大营、十二国联军之间,每半个时辰一次回报,不可稍缺。任何紧急军情,要立刻报到帐前。〃
〃遵命!〃见高国仲再无吩咐,卫离极干净地行了礼,转身出帐。一时便听见马蹄声响,数十骑探马旋风般冲出营去。
高国仲掀帐出来,轰的一声,数百名正在撤除中军大帐的士兵一起行礼,高国仲摆摆手让他们继续。
才半个时辰没有出来,齐营中已经大变。大半个军营的帐篷都已被撤下,只剩遍地木杆、牛皮、帐幕等辎重,正对津河的方向已用赭粉按军阵排列画上标记,车骑、武器、投石器等武备已经安放就绪,但部队尚未分派武器,只有少数当值军士守卫。未当值的齐军全部没有穿戴盔甲,只披厚厚的布袍跑来跑去,在一干官佐的指挥下将营帐拆分整齐,挪到营后。按周礼,凡战必列阵。但齐营面山而立,前面和左边是绕山而流的津河,没有地方列阵,因此要拆平营寨,在营内列阵……这些都是寻常战事,齐军早已熟悉,做起来轻车熟路,根本不需要他这个元帅操心安排。
战时使用的中军帐幕设在已被拆为白地的二门前,这是一个用厚厚牛皮围起来的无顶帐幕,中级以下的官佐及一百多名斥侯官守候在四面。高国仲走进帐幕,早已穿戴完毕、等候在这里的左右行舆司马、左中右行司马等高级官佐一起站起。高国仲摆手示意众人坐下。
因为没有直接的战斗任务,所以帐幕中气氛十分的散漫,除了伯将,其他人都仅着内甲,没有穿披风与厚重的外甲,王子腾甚至拿着把便扇不紧不慢地摇着。
高国仲的心情似乎也不错。虽然被迫靠边站,但自己的军队并未有所松懈,士气还是颇为饱满。见伯将被厚厚的甲胄憋得脸红筋涨,他差点笑出来,便想提醒他松开衣甲。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16节:周天…姑麓山合战 文/拉拉(13)
〃十二国联军方向,有烟火信号!〃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远远的津河上游,几颗明亮的光球闪烁着,慢慢沉入覆盖在林地上空的雾海中。
〃信号三红一绿:保持联络!〃
〃联军要开始进攻了。〃陶卢定苦笑一声,〃总共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