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春的童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春的童话》


正文 小引

    如果没有那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的发生,一九七七年元旦的北方大学家属区内肯定会和所有经历了十月的惊喜以后充满希望地等待着社会变革的地方没有什么两样。(眼快看书 。yankuai。)那天的天气不错,虽然刮着些许小风,但阳光很充足,顽强地穿透了不肯散去的寒气层,把院子里走动的人们晒得暖融融的。

    事情发生在上午十点半钟左右。当时,一位年轻、漂亮,看上去十分文静的母亲从市场买菜回来,在离自己家楼房不远的路灯下遇见了正在晒太阳的邻居,便聊了几句。她们聊的内容不得而知,可能也就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之间的寒暄而已。聊的中间,年轻的母亲虽然脸上挂着微笑,可有点心不在焉,总不免要抬头瞅瞅自家那个位于十八层的窗户。(眼快看书 。yankuai。)

    蓦地,她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眼睛里也闪现出惊恐的光。她发现那扇窗子突然被人推开,接着,一个娇小的身影爬到了窗前,不知深浅地探出了小脑袋。

    “天哪!”她的心顿时紧缩了,屏住呼吸,发出恐怖的尖叫。

    此时的小女孩也看见了站在路灯旁的母亲,高兴地把小手伸出外面拼命地招着,忘情地欢呼:“妈妈——”

    然而,话音刚喊了一半,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娇小的身子重心倾斜了,翻滚着从窗口跌落下去。

    目睹这惊心动魄的一刻的母亲发出撕心裂肺的高喊:“孩子——”她下意识地扔掉手中的菜篮,晃动着单薄的身子拼命地朝那里冲去。

    “妈妈——”孩子的哭声在半空中回荡。

    那直线般坠落的小小的身躯和母亲风驰电掣般奔跑的双腿像两个不停切换的镜头一样眼花镜乱闪现在人们的眼睛里,紧紧地揪住了每个人的心。

    也许只是转眼的工夫,孩子已经接近了地面。

    母亲拼尽全力扑了过去,张开了双臂……

    路人中谁都没有怀疑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看到的活生生的最精彩的一幕——那双并不很坚实的手臂竟然抱住了女孩。由于惯力,女孩子的身体重重地砸在了母亲的怀里。

    年轻的母亲因为意外的刺激突发心脏病猝死,而那个女孩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那个女孩便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莫南……

    (眼快看书 。yankuai。)

正文 自序

    一个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作家要去体会新生代的心态,恐怕没那么容易,何况还要去写他们的生活和情趣。(眼快看书 。yankuai。)但我还是写了,动力是:因为我也曾经年轻过,因为我喜欢年轻人。这种喜欢来自我的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和她的同学及同事、朋友们。女儿曾经问过我,妈妈,您了解当代的年轻人吗?我想点头,她说,您应当摇头。因为连她自己都很迷茫——如今,工作才两年的大学毕业生回过头来想与在校的大学生沟通,很难。而大学生又常常听不懂高中生的话,高中生常常看不懂初中生的事情。(眼快看书 。yankuai。)总之,如今的代沟不是隔代,而是隔年,三年一代沟,您信吗?

    这回我真的点头了,因为我很快找到了表现当代年轻人的独特角度和切人点。

    对于我的小说《青春的童话》里的男孩女孩们的思想内涵。生存准则和价值取向是否合乎现代大多数青年的现状,那要由他们自己来评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所表达的情感故事并非无病呻吟。追求时尚不是年轻人的错,而是青春的天性,这种天性便是时代的活力,这种活力来自健康的心态以及后天的努力。不管他们要努力干什么,只要用心去做,就是社会的需要,就是当今的财富,就是未来的希望。

    对于年轻人,一提到未来,是很少想到“死”的,因为他们离死太遥远;对于老年人,一提到未来,首先想到的是“死”,因为他们离生命的终点越来越近了。这就是区别,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心理的自然流露。我希望我在作品中对每个人物的心理描述是自然的、真情实感的。

    人的生命有长有短,不论你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要活出质量来,活出精神来。这是题外话。

    与我的小说同名的电视剧拍得很精彩,好看且不俗,我相信这部小说会同样引人人胜。在这里,我要感谢出品人给予我这个实现自我价值的锻炼机会,感谢同仁们的支持和努力,也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们。

    衷心地希望大家能喜欢《青春的童话》。

    但愿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有代沟。

    (眼快看书 。yankuai。)

正文 第一章

    时间一晃十六年过去,莫南长成了一个婷婷玉立的十八岁的美丽姑娘。(眼快看书 。yankuai。)而对于已经是北方大学哲学系教授的父亲莫时之来说,每年的元旦总是在喜忧参半中度过,因为这一天既是女儿的生日也是妻子的忌日。然而,最让做父亲担忧的是,医生对女儿曾下的那个诊断:你女儿同样遗传了她母亲家族的先天性心脏病。当时,他险些被这一诊断击晕,默默祈祷这不是真的,然而,事实是残酷的。这些年来,他眼睁睁地看着渐渐长大的莫南时常会头晕、恶心,甚至像她母亲一样莫名其妙地晕倒。他束手无策。

    但是这一切对小莫南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小莫南对这一切从来没有大惊小怪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越变越孤僻起来。孤僻的原因固然有她从小失去了生母的原因,也由于日夜和她厮守在一起的活泼、可爱且小她五岁多的同父异母的妹妹莫北。

    莫南的继母,也就是莫时之的第二任妻子是法国留学归来的年轻女画家,叫欧阳心茹。她漂亮、端庄,气质不凡,对莫时之深深的爱使得她用一颗善良的心欣然接纳了生活上一度狼狈不堪的父女俩。

    这一年的元旦,莫南过十八岁生日。

    在美术学院任教的欧阳心茹一大早就把订做好的生日蛋糕摆放在客厅的餐桌上,上面插着十八支五颜六色的蜡烛,然后带着莫南去参加少年宫举办的青少年美术展览会。这些年,在继母的培养下,很有绘画天赋的莫南很快展现出她的才华,并屡屡得奖,这一次是莫南最后一次参加这种活动了。

    欧阳心茹把莫南领到少年宫的美术展览大厅,望着苗条、秀丽而又文静的大女儿,她抚爱地摸了摸对方的头,告诉她:“你的作品在二厅,快去吧!”

    莫南很高兴继母能这样理解她。她喜欢独来独往,尤其是在这种时候。于是,她悄然地夹杂在参观的人群里,靠近了自己的作品——这是一幅倾尽了她全部创作激情的人物油画,题名:《母亲》——那善良、不俗的神韵,美丽、修长的体态无不渗透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欣赏和思念。虽然,母亲离开她的时候她才两岁。

    作品获得了二等奖。

    莫南伫立在画前,久久地凝视着,不愿离开。

    就在这时,一个长得很帅气的男生走到她的身后,轻轻地问她:“你叫莫南吧?”

    莫南回过头,她并不认识他,但还是腼腆地点点头,问:“你怎么知道的?”

    男生指着画上的母亲,自信地说:“从她的脸上看出来的。”

    莫南自豪地笑了。

    男生自我介绍道:“我叫吴家驹,你想报考美术学院吗?”

    “我还没有想好呢。”

    “你肯定能行!”吴家驹鼓励地笑笑,走了。

    待对方走远,莫南才发现,就在她的作品的旁边挂着一幅很优秀的山水画,作品获一等奖,而作者恰恰就叫:“吴家驹”。

    她无声地笑了,心中深深地印下了这个名字。

    一个上午,莫时之都是一个人呆在家里。他先是打开电视看了一会儿。除了歌舞,没有什么好节目。他觉得有些无聊,便走到餐桌前,久久地凝视着欧阳心茹精心设计的生日蛋糕的造型,心中充满对妻子的感激。他又若有所思地步入两个女儿所居住的那间小卧室,左右打量着。

    这是一间不到十二平米的小卧室,窗子两旁摆着两张单人床,窗下横着一张写字桌,一人占用一半。两边墙上挂着、贴着的东西反差很大——大女儿莫南的一侧挂着很多“品学兼优”的奖状,其中包括几张得奖的绘画作品。而二女儿莫北的那一边的正中央的墙上挂的是一把吉它,吉它的周围贴满了港台歌星。影星照:刘德华、郭富成、周润发、孟庭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