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极。他说这话时,语重心长。那时,我看到他的脸朦胧在一片烟雾里,内心似乎有一丝触动。   
  生活蓬头垢面的样子,让我非常失望,于是,我有很长时间再写不出一些像样的文字来。我沉寂了。   
  终于,在今天物质膨胀的欲望里,我发现,简单而俗气的生活里,除了需要华丽的喧闹,还是需要一些清冷的寂寞。         
◇。◇欢◇迎访◇问◇  
第41节:冰莲花(41)         
  寂寞里,用单眼看世界。单眼里的世界,尘埃落定。清亮的阳光穿透灵魂。红尘中那些让你忘不掉的东西,它深刻的根须,扎进你那方土壤,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那时,你的目光穿越岁月的风尘,可以看到每个人内心的某个角落里,也许都盛开着一朵洁白的莲花,悄无声息的散发着芬芳。沐浴书香   
  作为一个凡俗女子,我没有追随“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欲望和野心,但我又不止一次地对朋友说,如果我能在图书馆或者书店工作那将是最理想的工作和生活了。迎着他们的疑惑惊奇的目光,我解释说:那样我会有更多的机会沐浴书香,捧书阅读。   
  仍然记得自己初步掌握了常用汉字后,捧读教科书以外的“大部头”时的感觉,那仿佛是轻轻推开了一扇静默的小窗,随着一阵清新的风扑面而来外,再就是那文字组合后描绘的美丽而奇妙的世界。其中有花好月圆看蝶恋花的浪漫,也有鸡毛蒜皮烟火气息的现实,它们或交织在一起,或独处一隅。世间千种思绪万般情感,这一切都驻足书中。于是,阅读的欲望,抓挠着一颗年轻的心。书读得多了,就间接接受了感激、冲动、愿望、沮丧、疼痛等等情感的历练,并且养成一个习惯,阅读,买书。   
  刚工作的时候,我在几个要好的密友面前常常炫耀自己有一个父亲亲手做的书架。这个书架共有四格。上面三格里可以放常见开本的图书,最下面一格空间最大,可以放大开本图书,父亲还特意装了两扇小门。   
  人说,女孩子大了,又有了工作,有了能自己支配的钱,都会为自己添置几件漂亮的衣服和精致的化妆品,可我偏偏在这方面很吝啬。我宁愿把钱花掉去买书来满足阅读的这份心情。朋友虹对我说:“小心做了书呆子!”我对她的告诫不置可否。我相信我是有能力做到“读书”而“不呆”的。我个人觉得,多年以来,尤其我的教师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得益于我的读书学习。   
  近期,我发现除了坐在自己书房里倒一杯清茶,从容安静地阅读之外,还有一个好去处,那就是书店。   
  我所居住的这个边疆小城石河子,人文氛围还是不错的。当你走进琳琅满目摆放着众多图书的书店,会发现有不少阅读者。有的立在书架旁,有的坐在靠墙边的那排座椅上,座椅人满了,有的则干脆席地坐在大厅的台阶上。这里没有商场、菜市场的喧闹,有的只是头顶上吊扇旋转时发出的风声,再就是轻轻的翻书声。有时候,同来的几个人翻看着书,需要交流,也是声音放得很低。   
  我喜欢这氛围。虽然这小城及书店离我居住的地方有段距离,需要花二元五角钱坐30分钟的公交车,但我一旦有闲暇的时间,仍常常惦记到那里去并且一坐就是半天。   
  浏览书架上自己喜欢的书籍。总想尽力记住书上的内容,记住看到书上某处内容时电光火石般的灵感触动。因为,我不可能把所有喜欢的书都买回去读,一来囊中羞涩经济有限,二来家里书房空间也有限。于是,在书店里读书往往读的比在家里更认真仔细些。   
  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才从那些舍不得放手的书中千挑万选,百般比较地挑上一两本去付钱。坐在归途车上,捧着淘到的书,满心的喜悦和满足。   
  我对爱人说,以后每个双休日,我干脆都用来泡书店得了。爱人赶忙打住我的话头,嘘,悄悄,书店毕竟不是图书馆,如果你常常去,而又不买书,让书店的工作人员认出来,撵你出来可就难看啦。我说,读书不是罪,他们会拒绝爱读书的人吗?这个春天和三毛相遇   
  我喜欢阅读。尤其是喜欢在夜晚万籁俱静的时候,一个人安静地捧了书,在台灯柔和的光影里坐着读。   
  这个有雨的春夜,我读到三毛的《什么都快乐》和《简单》。   
  《什么都快乐》的幽默,荡涤了白日里因家里琐事和爱人发生的不快。我数了数,三毛在这篇文章中一共用了21一个“不亦乐乎”。而这句“回京翻储藏室,见童年时玻璃玩具慢慢一群安然无恙,省視自己已过中年而手脚俱全,不亦乐乎!”最初着实让我愣了几秒钟,随即忍俊不禁。好可爱的女子,这莫不是以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快乐、幸福其实是很简单的事吗?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42节:冰莲花(42)         
  果不其然,她的《简单》向我呈现了一个没有一丝芥蒂的澄明之境:若想使身体清洁,不吃油腻的东西,不过饱;若想使睡眠安恬,不做不可及的梦;若想使自己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不穿高跟鞋折磨自己的脚;若使自己的衣服长新,不跟潮流走;若要健康敏捷,不齿于活动四肢。当心地爱一个人以及与人相处,则少些负担和承诺,也可避免泛滥和闲言。   
  她睿智地指出:“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见了。”她主张简单,不求深刻。   
  忽然记起了几年前看过的崔永元主持的一档《实话实说》节目。那档节目的主角是一个取中国名字的美国人,他叫丁大卫。   
  美国人丁大卫在兰州的一所大学应聘当教师。学校给他开出的月工资是1200元,当他得知1200元的工资在兰州算是高了的时候,他主动要求减掉,执意自己的工资不能超过1000元。   
  印象最深的是那组特写镜头,丁大卫在中国工作5年积累的全部家当:一顶丁大卫家乡足球队的队帽,一本贴有亲人相片的影集,一张全家福,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中一件上衣还是丁大卫父亲当兵时穿过的,一双不是什么品牌的球鞋,以及饭碗、口杯、牙刷、剃须刀等生活必需品。   
  仍记得当崔永元幽默地说丁大卫很像中国的雷锋时,丁大卫答:还真有点像。只是,雷锋也挺平常的,只是一个凭良心做事的人,这样的人不应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应该做得到的。那时,我被这个美国人感动了。感动他有如此高的境界。   
  现在是三毛的“我只是返璞归真,感到的也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这句话提醒了我,让我重新审视丁大卫。   
  丁大卫的幸福很简单:每月的钱除了买些饭票及邮票,给家里打打电话用三四百元就够了。他的家当用帆布袋即可拎走。   
  三毛不也如此么?带着简单的行囊流浪四方,一路追寻远方的故乡。在自由的追寻中享受简单的幸福。   
  比照之下,我们之所以感到人生的累,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比如有了一千还想有一万,有了桑塔纳还想要宝马,有了位置还想有名气,有了名气还想有持久热烈的掌声和鲜花……如此种种,以至于我们人生的行李,在渐行渐远的路上,越背越重。   
  心轻者上天堂。其实,人生有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行李。我,一个普通女子,一个普通教师的人生,只需要,如水静静地流淌,去灌注一片绿地,游走在一片叶子或者花中,就足够了。红颜   
  女人若在男人眼里读到疲倦,她的内心肯定会被惊悸包围。   
  然后,很快心甘情愿地做商家和美容院老板的俘虏。   
  于是,梳妆台上多了护眼霜,抗皱霜,美白霜,案头多了教女人如何扮靓的时尚杂志,若几个女人凑在一起聊天的话,话语中恐怕是这样几个关键词:吸脂美体,文眉漂唇,祛斑除皱。   
  女人不能容忍容颜在时间里一寸寸失去明艳的光芒,就开始和岁月作战。   
  这场战争里,女人败北的结局不言而喻。   
  世上没有不老的红颜。可是世上不拒绝优雅的女人。聪明的女人,在红颜如落叶般飘零时,不显山不露水地默默以一种恬淡的姿态打造自己。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