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一定会得奖的。”
李秋敏很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说:“我只想自己紧张的事了,你演讲时我都没顾得听,你一定讲的不错吧?”团委老师笑着说:“他讲得实在是好呢,我看得是一等奖!”邵军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笑着说:“老师您过奖了,我也很紧张呢!”直到这会儿李秋敏才看清邵军中等个头,虽然皮肤微黑,但端正的五官,给人憨厚踏实的感觉。
那次邵军得了一等奖,李秋敏得了二等奖。
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十一”李秋敏和邵军在返校的火车上不期而遇。
李秋敏是去打开水时在过道儿碰上邵军的,邵军知道李秋敏和自己在同一个车厢,就说帮李秋敏把坐位调到自己这边,说这样说话方便,李秋敏也正在为这七八个小时没人说话烦心呢,就很顺从地听邵军的安排,坐了过来。
通过交谈,李秋敏得知其实演讲比赛时他的考研分数就已经出来了,现在已经是D省某高校住宅工业化研究方面的建筑学研究生了。李秋敏听他说已经上了研究生,非常地惊讶,她知道研究生招生刚刚恢复不久,招收的人数不是很多,能考上研究生一定是非常优秀的人,就笑着说:“那在同龄人里你可算是一路顺风了,你是怎么走过来的说给我听听好吗?”邵军说:“哪里,其实我很坎坷!”李秋敏睁大了眼睛。
邵军说自己是k市人,一听邵军是k市人,李秋敏马上兴奋地说:“啊!我也是k市人。”
邵军说“地震时,你在k市吗?”
“不在,我的童年是在北京奶奶家度过的。”
“地震时你的家人怎样?”
“还好,我们家那个楼质量还好,没有倒塌,只是裂了很大的缝子。”
“我没有你们那样幸运。”
邵军接着说他的父母和一个妹妹都在地震中丧生了,一个斜搭着的预支板儿让他逃过了这一劫,是叔叔把幼年的他接到C市抚养大的。叔叔家有三个孩子,生活也不富裕,为了减轻叔叔家的负担,邵军从上大学时就开始做家教了,加上奖学金,使他还算顺利就把大学上完了。邵军本来不想再上研究生了,可叔叔劝他,说研究生招生刚恢复不久,将来毕业了国家肯定非常重视,你有那么好的天赋,学的又是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将来肯定大有前途,考考试试,如果考上了,我们就都再苦几年,让你将来有个好前程。邵军觉得叔叔说的有道理,就想自己可以多做两份家教,三年的时间好过,一定要把这个学上完。
李秋敏一直静静地听着,偶尔搭一句话,尽量不去中断他,从他的话语中她品味出这个人很善良、很努力、有才气、又很有教养,最让人感慨的是这个人太朴实了,不像有些年青人,生怕自己贫穷被人嘲笑,总是装的很富有,哪怕是说慌。
看李秋敏一直静静地听自己诉说,邵军没有感到一丝的拘谨,他们很快就像相识了很久的老朋友,无拘无束地谈天说地,不知不觉中时间过的飞快。见李秋敏快要到站了,邵军鼓足了勇气说:“上次参加演讲后就想问你要通信地址,但我怕太唐突了没敢张口,这次让我们又碰上了,你听人家说过吗?一次相遇是巧合,两次相遇就是缘分了,我可不能再失去这个机会了。我觉得能和一个学医的朋友通通信是件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以后再有头疼脑热的小病就不用去医院了,写信求助就行了。”李秋敏爽快地给了他自己的地址,她觉得和这样的人通信,他的社会阅历会给自己开阔眼界的机会。
邵军每次来信都是那样的热情洋溢,他把自己的学习、生活感受像写散文似的写给了李秋敏,也传递给李秋敏他热爱生活,专心学业的那种执着。一次他在信中说,他的导师曾经是去德国的访问学者,回国时在学校的支持下不仅带回了在国内处于高端的实验设备,还自费为学校买回了大量目前在国内还见不到的专业书籍及杂志,不仅让学校在这个研究领域明显地有了提升,最近又获得了国家级项目的科研课题。他为他导师的人格所感动,现在他们正在导师的带领下,参加这个课题组的奋战,他说自己是幸运的人,不是每个学子都能碰到这样好的导师和机会的,他会倍加珍惜。
还有一次他在信中写到“当我看到那些失明、肢体残缺、行动不便还有那些路边乞讨的人,我感谢上苍给了我健全的身体,给了我莫大的幸运,让我在那么大的灾难中死里逃生,又让我有那么好的亲人让我衣食无忧,还让我赶上了这样的好时代,可以如愿地学习、生活。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没有理由不好好生活,不好好学习,我要积蓄我所有的能量,等待着让我报答的那一时刻,报答让我拥有这一切的国家,报答我的亲人,报答我的老师,还有我的朋友......”
李秋敏被他的纯朴、忠厚深深地打动了,也被他知恩图报的善良所感动,更增加了几分对他的敬重,每次回信也把自己的情况简要的向他汇报一下,有时还想听听他的见解,两个人成了彼此倾诉的好朋友。
“五一”节就要到了,三天的假期,同宿舍的人,有的要利用这短短的假期回家探亲,有的约伴要去关外的长城踏青,有的说哪也不去,过三天谁也管不着的日子,想吃就吃想睡就睡。
放假的前几天李秋敏接到邵军的来信,约她利用假期去他那玩玩。接到信后她思量了许久,那个城市她虽然没去过,但她知道那没有什么可玩的,没有什么古迹,也没有什么大的公园,再说那边比这边还要冷,恐怕还没有多少绿色,可她知道邵军约她去那绝不是只为了观赏景色,是想让她和自己走得更近,让她更了解他。
这段时间是李秋敏的情感生活最复杂的时期,是从小到大不曾经历过的,和邵军的邂逅相遇到书信往来是她使料不及的,可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有了心心相印的感觉又是她梦寐以求的,她的这种感觉,是于伯逊一见钟情后,又做了很多努力,李秋敏也想找却一直没有找到的。
和邵军的这种感觉,只有想到艾强时曾有过,可通过买车票的事,她知道了艾强对自己没有那个意思,如果要是有,那次回家他们一定会坐到了一块儿,造成缩短彼此距离,创造相互肯定、相互融合的机会的,买票事件让李秋敏有种热脸贴到了冷屁股的感觉,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很长时间不能释怀。痛定思痛,她想清楚了,单恋虽然也是爱情,可没有结果的爱情,只是自寻烦恼,不如早点淡忘,尽快从那种感觉中逃脱出来。
大学生活丰富了她的阅历,让她的心境已经从浮动的激情走向稳定的理性,对爱情的理解也由朦胧走向真实。
自从经历了陈畅和伊然的先后离去,她变得成熟起来。
陈畅的单纯、幼稚,让她弱不禁风,像一支刚刚驶出港湾的小船,就被迎面扑来的风暴搁了浅,虽然她还会再次参加高考,走进大学,可二十岁经历的心灵创伤会如影随形相伴她一生。
善良、执着的伊然,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找到人生的风向标,糊里糊途的中途折帆,尽管她也会到达人生的彼岸,可要渡过漫漫苦海,她要付出的代价是常人无法想向的。
这两件事情的发生,让李秋敏明白了,社会给了每个人前途似锦的机会,也不会忘记把无情的挑战一同带来,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是需要有人先交出学费的,你先交了,别人就可以少交,你付出了代价,别人就可以不走这段弯路。看着两个花样年华的好友在爱情的问题上,过早地经受了风霜雨雪,先后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让李秋敏心痛,让她为此挽惜,也让自己知道了爱情虽然不是生命的全部,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她将会让你生命的旅途坎坷无比。
她冷静地审视自己和邵军的交往,虽然也是缘于一见钟情,但随着彼此的往来,她发现这个一见钟情是双向的,是邵军和她一同擦亮了心灵的火花,邵军不仅是自己感情上可信赖的朋友,也是今后事业上的良师益友,和邵军的交往,不单单是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还会获得精神上力量的支撑。她不想在个人的感情问题上再徬徨了,不想失去上苍给她带来的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她想有自己的追求,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找寻人生的另一半。
她有了想了解邵军、接近邵军的想法,经过再三的思量之后,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