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星代理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可能,杜克不想缺席这样的历史性大事件。

“好的,杜克博士,在您的邮件地址duke@( )中有我发给您的联系方式,随时都欢迎同我联系,并期待您的斯德哥尔摩之旅。”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步登天

杜克荣获本年度诺贝尔奖的消息如同飓风掠过华夏大地,微博的疯狂转发使得这个消息在极短时间内为亿万华夏人所知,压抑已久的民族情绪仿佛一瞬间点燃,这可是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在民族主义者的眼里,这是世界以一种极其权威的认证方式,认可中国也有了世界顶级科学家。

尽管杜克这个科技天才被人们认为迟早会获得诺贝尔奖,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早。要知道诺贝尔奖对于一项科技成就的认可,通常都是非常滞后的,需要很长时间验证了后才会获得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那些专家们的认可。

按照惯例,即便杜克在核反应研究方面获得了巨大的突破,但是也应该在5年甚至10年以后才能够为众多核物理学家所理解才对。

引发这种意外的是杜克很快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莲花堆,先是实验堆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超级效果,进而300MW、600MW商业堆的快速推进,证明了杜克的这项成果具有极其强壮的生命力。

在瑞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交流活动以及随后的研究工作,让世界主流核物理学家认识到一种全新的核反应方式将会改变世界。杜克的莲花堆将会是打破世界能源危机一把钥匙。

更有核物理学家从杜克的理论推测出未来不仅仅是铀,同铀接近的钍、钚将来也可以利用杜克的理论完成核裂变,释放巨大的能量出来,而钍在核反应中能更充分地释放能量。

有资料显示,建造一个使用钍作为燃料的“钍基反应堆”,可以让一吨钍裂变产生的能量抵得上200吨铀。

而地球上钍的储量是铀的很多倍,按照这些核物理学家的计算,以世界能源现有的使用需求增长率计算,世界上已知的钍元素储量可以至少为全球提供1万年的能源支持。

如果真的能够支持这么长的时间,相信人类完全可以研究出未来替代钍发电的新方法,也就是说,有杜克的这个成就,地球的能源危机其实只是一个伪命题。

正是基于如此重大的前景和近乎完美的理论,今年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物理学家们,才会有绝大多数提名和支持杜克的核反应研究最新成果作为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成就。

这些幕后的东西对于公众来说是没有多少意义,对于中国公众来说更是完全没有感受,他们只知道本土土生土长的科学家终于拿到了这个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科技皇冠,尽管了解内情的某些人士会遗憾地认为这其中美中不足的是还附带了一个安德鲁教授。

但是这些并没有妨碍狂热的青年人在网络上发表无数对杜克表示景仰的文字,以及对于杜克旗下各大企业的狂热追逐,蔡思强的科技偶像塑造计划,这次根本用不着枪手,借助诺贝尔奖这股东风,毫不费劲就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民科技偶像的打造工作。

如果说杜克以前是大家心目中闻名遐迩的科技天才,那么现在,杜克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全民科技偶像,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鲜有不认识他的。

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那些领导们这时候格外感谢秦泰然的努力,让杜克早早申报了俩院院士,这个时候闻风而动,不但直接审批通过了杜克的申请,还史无前例的增选杜克为科学院副院长!

虽然这个职位学术性背景比行政背景要大得多,但是毕竟还是货真价实的副部级高官,在官场上等于杜克一下子一步登天,进入省部级行列。

要说这背后没有其他人插手安排,那是不可能的,对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官场来说,每一个有级别的位置都是组织意志的结果。在这个按部就班的时代,杜克这简直就像是一个神话,却是一个现实版的神话。

不管上面怎么考虑和操作的,反正到了这一步,可以看出上面是铁心将杜克塑造成为国内科技界的一面旗帜了!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杜克自己都有些目不暇接,更别说旁人了。杜克在这个过程中间根本就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国家需要这面旗帜,民众也需要这面旗帜,蔡思强觉得SAL也需要这面旗帜,于是杜克就不得不变成这面旗帜。

这严重不符合他的预期,成为生活在聚光灯和官场往来的明星,对于他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严重的摧残。这不,自从获奖消息传开后,无数的采访要求瞬间就打爆了他们家的所有电话,不知道这些记者们是如何神通广大搞清楚他们家这些私人信息的。

杜克只有将自己家所有电话的接听全部转移到自己的办公室秘书处,而自己不得不让蔡思强偷偷摸摸申请新号使用。

但是即便如苍蝇般的大小媒体记者可以躲避,媒体中的中央正规军找上门来杜克却没有办法拒绝,因为这些神通广大的人不是拉上秦泰然,就是拽着蔡思强,甚至有人找出省里宣传部长一起登门做专题。

弘扬民族精神这个主题,在这个时候,再没有比将杜克拉出来更扯眼球,提升收视率的了。一台新闻联播希望杜克讲最新研究进展,二台则需要以SAL公司为样本,研究揭示科技进步对于公司的超常规发展中意义……这些都是非常贴题的活动,杜克也就忍了。

但是三台要求杜克当综艺嘉宾,四台要求上今日关注……连儿童频道都要求搞几期杜克叔叔与全国少年的近距离接触。这就让杜克有些不能忍受了。因为按照他们这么折腾下去,自己以后直接改混娱乐圈得了!

面对这些神通广大到搞定了秦泰然和蔡思强的媒体人,杜克对于这些同自己工作没有什么关联的媒体活动,非常罕见地表示了不合作的态度。

对于科学院副院长的职位,杜克第一时间表示拒绝出任,但是当这个念头被刘老爷子说服后,杜克以以后官场应酬性的场合一律不参与为条件勉强同意,类似剪裁、奠基之类的应酬形式,杜克那是没有半点的兴趣。

偏偏这些工作比起正事往往还要多些,杜克不得不事先推去这类应酬,只答应出现在类似国内科技发展纲要制定这种重大科技决策会议上。

不过饶是如此,在2016年剩下的这2个多月时间里,对于杜克来说也是空前忙碌的日子,家事、国事、公司事交织在一起,让杜克这种超人都有些感觉吃不消。

一步登天的日子,也是痛并快乐着的日子。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天狼星上市

“杜克,今天无论如何你都要抽出时间来走一趟”蔡思强软磨硬泡地说道,“这是我们的第一家上市企业,这第一声锣敲得响不响关系重大,天狼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我们的发展的一个新开始,以后SAL旗下企业要开始逐渐入市,成为市场公众公司,这有助于我们企业的进一步扩大和树立国际透明形象。”

杜克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上,曝光频率之高已经超过了所有的明星,直追国家领导人,没有办法,现在杜克身兼SAL企业集团首席科学家、官方科学院副院长双重身份,很多场合不得不出席应付。

所以,虽然天狼星上市对于SAL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杜克认为有蔡思强出席联交所开市仪式就够了,这种抛头露面的表面工作,实在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摧残,他现在作为SAL集团的首席科学家,跨越核反应研究、软件系统架构、材料学和军工四大体系研究,每天都要解决其中特别重要的疑难技术问题,才能让各个项目不至于卡在某个问题上迟滞不前。

这已经是多年来形成的惯例,杜克负责宏观架构设计以及核心关键算法的支持,所以才确保了下面的研发项目几乎都走在正确的路上,为研发进度赢得了不少的时间,尽管这种研发模式高度依赖于杜克的技术把握能力,按照一般的看法风险极大一一毕竟一个人总是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完全依靠一个人来指引前进的道路,实在太冒险了。

但是杜克好像超越了一切的技术神灵一样,总是可以为各种疑难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思路或方法,这种事情多了,下面现在都已经有了一种盲从的心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这种方式或许会禁锢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过多依赖于杜克的判断。

但是从现阶段来说,这确实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它省去了很多走弯路的时间,使得研发工作总是奔跑在最为正确的道路之上,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