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落落首部随笔集不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都只是潜水偷看罢了,尽管偶尔几次也会有突然被某张照片中的猫打动,冒出想要留言的念头,但最后还是由于“语言不通”悻悻放弃。
  另外想要补充说明的一点,虽然这是个在我看来“很棒”的私人站,却似乎因为某些原因还不为人知,每张照片下的留言谈不上多,甚至寥寥。
  所以在补充完这点后——某一天,突然在一条来自访客的留言上,看到了一个我认识的名字。起先当然也产生过“重名吧”的想法,毕竟在网上连叫“落落”的也有好几千口(还是保守估计),而我只占其中的千分之一。但当我努力看懂他留下的用英语写成的留言后,加上署名前附加的地址写着“shanghai。CHINA”,和将鼠标移动到那个名字上,会显示出对方的E…MAIL地址。所有细节还是吻合到一起,构成这千分之一的可能。
  '三'
  即便曾经在各个文章里写过,但眼下才是真正的,真正的“与你相逢无声无息”。
  啊我不是没有设想过和你的再次碰面会在怎样的背景下,怎么样的地点,甚至你穿着怎样的衣服我挎着怎样的包。
  我想过许多次,不同的场所和时间变换组合。可说真的,从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场景。
  而事实上,你连我曾经这样地与你相逢也不会知道吧。
  网络真是不好:)
  原来你还在上海吗。那个信箱用了这么多年也一直没换哪:)?
  '四'
  网页有成千上万不止,数亿数十亿也不止。在这里碰见久违的背影。并且这是一次只有我知道的,悄悄的,不乏突然的遭遇。
  淡灰色的页面,白色的留底,黑色的字。就算借助在线词典也只看懂了七成的留言。我在那里逗留过大半年的网页,原来还预备了这样的再会。
  居然是这样的再会。
  '五'
  一个人在家里工作久了,难免觉得生活有些无聊,而相对为了“码字”而必须准备的大量“生活感悟”,也会变得贫瘠起来。于是甚至需要不时到外面转两圈为了让“生活”来“感悟”我。毕竟有人积聚的地方,可以发现许多敏感的点滴。好比说——求我帮忙拍了两张合影的欧巴桑游客,离开前当着我的面检查图象,说了一句“好象不太好”。我该做什么表情呐:)。
  大致就是这样,人越多的地方,因此而产生的各种心绪才会足够丰富,丰富到我可以写下来表达某个中心思想。
  所以总觉得网络上的体验都是有距离感的,看什么都因为不是亲身遭受,所以很难投入。可仔细想过后,又觉得这是很大的错误。
  '六'
  真正要融入一个论坛或某个BBS是很花费精力的,所以没时间的人大都保持“潜水”的姿态。虽然眼下我很少固定几个论坛去蹲点——往往是为了查阅“便秘”之类而守了一个月“中医论坛”——但每天依旧会去两三个小BBS逛两圈。它们常常是出于朋友的朋友推荐,或者在网上搜索相关时的发现,一致沿用“顺藤摸瓜”般的挖掘路线。
  有讨论动漫的——尽管我不迷恋那部作品本身;有讨论声优的——尽管我对那位声优谈不上熟悉;有讨论某个影视角色的——尽管我连这部电视也没看过。可也不罕见吧,产生于某个兴致下的拜访,就这样维持了一天又一天。

  题目:与你相逢无声无息(2

  就在我自认为也许永远和对方保持这段距离,互不干扰,她像是开在我邻家的花店,每周总要路过几回,即便没有招呼。依然会有一日,在我以为只有自己知道的小小拜访里,看到里面正在聊着“落落的相关”。又是千分之一的可能,但的确是在谈论我的若干。
  很不好意思,长久以来从不觉得自己已经出名到值得人提及——如果真出名的话早该天天吃甲鱼汤进出全靠劳斯莱斯啦。所以在那个非常小众的以某外国花样滑冰选手为主的论坛里看到自己的名字,曾经很长时间里整理不出当前最合适的想法。
  具体的帖子本身没有点进去看。也很快关了这个网页。毕竟如果对方知道自己随口提及的名字,此刻却正在屏幕前半张着嘴,他们肯定同样要气恼起来吧:“你干什么呀?!偷窥啊?!”。
  网络真是不好:)
  我的擅自潜水得到了一点点当头棒喝。
  '七'
  还不打算习惯这样“无声无息的相逢”,不过后来得出的结论是倘若我在自己的博客上留一千次“周小川”的名字,这位银行行长大人没准也会某天,无声无息地在网络那端与我这样地“相逢”,知道我对他的异常喜欢:)。
  这算是相逢吗。
  它发生得那么悄无声息。
  我长久以为只有面对面,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里的遭遇,即便不用非得彼此招呼,甚至不用彼此发现。可发生在两台电脑屏幕,和无数归根到底不过“10101”的网络上,这样算是相逢吗。
  的确是同样的毫无准备,可是有真实感吗。
  的确是发生在“认识”的双方间,可彼此知晓吗。
  你永远不会知道我曾经在那个有猫聚集的巷尾发现你掉落的钢笔帽吧。
  就好比他们也永远不会知道,我像突然开错了一扇门,在发现错愕的事实前只好把门后继续的声音匆匆关掉。
  '八'
  不过这算得上“相逢”或算不上“相逢”,有一点却是类似的——怎样意料外的局面下遇见,寂静的错肩后,依旧什么也改变不了。
  相逢之后无声无息。


  第二部分

  题目:我只想做你们的百万

  '穿金戴银的饿死鬼'
  某些被拿来做笑话的段子,好比“有个欠揍的美术总监说‘我把那五百六十块的香水送人了啊’”,或是“有个臭屁的当红作家说‘衣服如果超过一万块我就会觉得贵了’”,每次听见这种话都怒得我小宇宙很燃烧,一脸“要替第三世界的月野兔们消灭你们”的正义凛然。
  然后在结束了这种充满“CK”“G…STAR”或是“KENZO”“CLINIQUE”等没营养话题的聊天后,往往是入夜十一点或十一点半往家赶。因为错过了地铁末班车,不得不咬牙切齿地改乘的士,看着那从“11。00”元起价,随后以比眨眼还快的速度往上跳的价格怎么让我头皮发麻,眼角余光以对阶级仇人般的愤怒一阵阵扫向无辜的驾驶员叔叔。
  一段的士坐下来,够我十天的生活费。
  就是这样,如果不提什么IZZUE,什么CLINIQUE,平日里最低消费可以控制在每天四块钱——碰到不读书的日子,去掉公交巴士的费用,只用两块钱。就是在这样的极端节俭中,成了穿着名牌揣着香水却濒临饿死的穷人。
  如果换作早几个月,我们还没有那么熟络的时候,应该还不会和你们谈到这么多牵扯到金钱的东西。毕竟这是一个无论怎样都有些敏感和尴尬的字眼,常常会使人掩藏起一些本性不由自主地变得扭捏,矛盾在想要坦荡荡又怕遭非议的窘迫境地中,恨不得永远把“我只是工薪阶层,不过每年都有两次给希望工程捐款哦”的话挂在嘴上。
  最初我也以为,什么都可以谈,谈钱总是不恰当的,就是嘛,怎么总是满身铜臭似的,和年轻美丽的读者们多提提那些风花雪夜的悲伤前世今生的迷茫不是更合适么。可每一次,每一次当落落从出租车上故作镇定地下来,回忆起十天的生活费就沿着马路一路撒花完毕,别说什么风花雪夜了,就连腐皮寿司都会使她因为买不起而非常非常地悲伤。
  '一元两角五分'
  在没有自己挣取生活费时,或者更早些,在对生活费没有任何概念的时候,作为只是被牵在父母屁股后的小东西,既理解不了某个字母组合对于服装价格的意义,也不明白“爱她就带她吃的哈根达斯”是鱿鱼丝还是萝卜丝。那时我只是毫无意识地被塞到某个套头毛衣里,吃着门口小店卖的五角钱零食。似乎也有过因为妈妈不准我频繁地去找小店老板联络感情而大哭大闹过,但那时对于钱的感情还没有完全的建立,只是将他们简单化为对父母的不满。
  事实上,当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社会是会被许多种售价不同的东西区分出三六九等时,生活总是显得那么简单与平和。
  那会儿我念幼儿园,也可能连幼儿园都没有进,全家还留在外地,身为知青的父母一边工作一边想着办法怎么返回上海,记忆里他们的工资都没有上三位数,家里的开销又总是减少不了的。我是个一无所知的小屁孩,听不见爸爸与妈妈关于生活的合计,只会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