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维以不永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能骗过妻子的巧妙方法才放弃了这一可笑的想法。  几天里毛毛又学会爷爷和哥哥两个词,而且整天都在反复说着。“她已经两岁了,却连话都说不全。”袁南对他父亲诉说了毛毛夜里经常盗汗、磨牙以及眼睛时常红肿这些令她十分忧虑的事情。  “这没什么,”他父亲说,“文再小时候也是这样。”  她不满意他父亲的敷衍态度,就像他父亲不满意她特意为他调样做好的饭菜。  “又是鱼肉,天天都是浪费。”他父亲操着她很难听懂的湖北话说。  很多事情她都感到不习惯,譬如那个男孩总要叫张文再爸爸叫她妈妈,还有她为他父亲和他谈话时的过分闪躲觉得可疑。张文再害怕的事情还是在星期日下午两点的时候发生了。  那天张文再去图书馆上班,袁南靠在盛夏的阳光里懒洋洋地织着毛衣。林林又一次试图像一个玩具娃娃那样抱起比他矮一头的毛毛时,毛毛哭了出来。  “别弄毛毛。”他父亲用烟袋去打林林的屁股说,“她可是你亲妹妹。”  袁南察觉到了这一句话的可疑之处,这几天她就因为那孩子叫她妈妈而同样去叫张文再爸爸时他便生气感到不理解。她联想到每个月张文再的工资为什么总要比别人少几十块钱。假如这就是答案的话,那么一切就水落石出。她放下手中的毛衣,坐在椅子上。  “林林是文再和谁的孩子?”她直截了当地问。  他父亲呆了一会儿,点起一袋烟,不得不讲起了故事的前因后果。林林和毛毛各自爬到爷爷的膝盖上揪着他的白胡子。她情绪激动地听着他的话,然后看看外面飞舞的蝴蝶,转过身来说:  “这没什么,爸爸。”  她咬着自己的指甲,寻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原谅文再。之后她没再说一句话,她走到厨房去做晚饭,阳光仿佛是透明的流质照在她的手指上,那上面流着她不小心被菜刀划出来的血。她走回屋子看见毛毛正坐在地上搭积木。  “爷爷呢?”她问。  “走,”毛毛说,“走了。”  张文再回来时和袁南赶到候车大厅找了两个小时也没有见到他们。文再知道他父亲不想再看到他。他父亲害怕经受等儿子回来时不知该如何向他解释的艰难处境。回到家里张文再喝了一晚上的酒,根本没想再去他妻子那儿安慰几句。他看着灯下的飞蛾想到这也许是他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了。结果就是这样。虽然后来他有好多机会却都没有回去,甚至他到武汉的一个星期也未曾回去看一眼。二十年后他才回到荆州,那是为了参加他父亲的丧事。  第五章  十天之后张文再从他父亲的来信里知道他这里并不是他父亲长春之行的终点。在离开他的当天晚上他父亲抱着孩子乘坐19路汽车一路询问找到了那位曾帮助文再谋到工作的远房亲戚。由于他父亲近乎下人般的哀求,那位远房亲戚答应将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提升文再的职位。张文再想象他父亲那一夜过分博取怜悯的表情便感到羞愧。愉快的是他父亲并没有对袁南那天聊天时的过失再多说什么,只是在结尾处突然感慨道:“她是个十全十美的妻子。”这使得张文再开始胆怯地留意袁南的态度。  事实上那之后袁南表现出她所特有的宽容。她不但再未对文再提及此事,反而每到月末的时候便什么都不说地扔给他一个装有五十块钱的信封。  “我的过错要我一个人补偿。”他不愿收下这笔钱,说,“我已经省下钱寄过去了。”  “拿着吧。”  张文再没再推辞什么,他决定将每个月的钱都存起来,两年后买下那架他早就许诺送她的钢琴。  越来越大的开销令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工资实在是太少了。他在每个周末算计着开支的时候明白自己绝不能在这个岗位待上一辈子。星期二的上午他鼓足勇气敲开了副馆长也就是那位亲戚的办公室大门。  “呃……”  他张不开口,回头关上房门,干脆把备好的两条烟直接递上去。  “这是……”他说,“我父亲的心意。”  副馆长笑了,缓缓打开一条烟,拿出一盒抽出两支,一支递给张文再。点上烟之后他把烟全部推回去。  “一支就够了。”副馆长说。  张文再知道自己这一鲁莽行为显得既幼稚又好笑。点着火抽起来时,他觉得自在多了。他静静地抽完这支烟后将礼品全都装回袋里,拎起来什么也不说地就往回走。   。。

《唯以不永伤》 第四部(10)
“等等。”  副馆长叫住他。他回过头窘迫地看着对方。  “你知道,”他说,“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我都没我妻子挣得多。”  “我了解,听说你读过很多书?”  文再点点头,从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文再就表明过自己拥有丰富的阅读量。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虽然已明显减缓了看书的速度,但是他在这上面却时常可以找到更多的乐趣。基于这一理由副馆长为他安排了新的工作。让他负责给馆里购进的新书写一些吸引读者的宣传语,以及代替众多馆员书写年终的读书报告。此后一年多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坐在舒服的靠椅上阅读新书,在下午的阳光中构思两本书的精彩评语。到第二年春天他已经可以用各种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物的说话方式来写读书心得和读者的感谢信。一月份他在整理书目的时候突然惊喜地发现,自己已成为一个拥有无穷知识财富的学者了。  他重新拾起结婚前就放弃了的写作的念头。这一次他把故事讲得相当从容。他认真将初稿抄写在红行线的信纸上投给一家他喜欢的杂志社。两个月后编辑才在稿子上写了几句安慰的话寄回来。他再次将这个令他自责一时的故事仔细阅读了一遍。结果连他自己也逐渐认为编辑的话是对的,“小说的失败并非因为作者写作经验的缺少,而更为重要的是交流,很明显作者从来也没有对别人谈过文学。”  张文再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也找不到自己的文学同类,他看不到周围的朋友有谁还会喜欢读书。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的观点就是文学绝不可能成为正经人的职业,文学只是对社会抱怨或是时刻都在想入非非的那类人的宠儿。然而不多久张文再留意到一位每周三和周日都来这里借书的女孩。  星期三下午她又像往常那样提着粉色绒布包在书架上找书。似乎是没有看到自己中意的书籍,她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来长桌旁问他:  “这里有鲁迅的《呐喊》吗?”  他放下手中的书,抬起头回答她:“可能是借出去了吧。”  “是吗?”  她看了看桌上翻开的书页上的几段文字,神秘地笑了笑,趁他不注意从他手下抽走了那本书。  “借给你了吧?”  她指着封面上的两个大字说。他感有些不好意思,挠着头告诉她虽然他正读着这本,不过他可不认为这是本好书。  “我感觉他的故事情节总是为他的主题思想而设计的。”他说,“因意设事,你知道吗?相反郁达夫的东西我更喜欢一些。”  “看看他的那本《故事新编》吧,”她说,顺势坐到他身旁,将《呐喊》又翻回原来的页数还给了他,“反正我是从读他的那本书后开始佩服他的。”  他对她笑了笑,终于找到一位可以同他谈论文学的朋友了。仿佛她也拥有同样的想法,当天他们在下班铃响十五分钟后才不情愿地从座位上起身告别。  第二天那女孩破例来到图书馆找他,之后是星期五,星期六,此后每天他们都迎着阳光演奏文学的和谐之乐。张文再对她为什么一个多月都不上班感到奇怪。有一次他在给她冲茶的时候表明了自己的疑惑。她笑了笑,说出了很久以前就令他羡慕的答案:“我要当作家,就是每天都可以思考文学而不用在意其他琐事的那种。”  似乎是为了证明她所说的话,有一次她带来了一摞杂志,翻到不同的页数给他看自己发表过的作品。张文再耐心地读了一个下午,然后又细细地总结了一下。从那七篇文章可以看出她已经学会不断变换写作的风格。每一个故事情节都令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文笔却又都是那么优美流畅。他将杂志一一合上,看着眼前的女孩。“她还是个孩子,”他想,“或许我老了,这一辈子都会平庸地过下去。”  “写得真好。”他由衷地感叹。  “都是去年写的,现在我打算写书。”  “你会写得更好的,”他话锋一转,说出了他心中的疑问,“你多大了?”  “怎么?”她笑道,“要娶我?”  他将头转过去,避开她的目光。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