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王界 第三部 通途bl-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白蕴秋心里已经打定注意,把萧宏送回师门之后,一定要和师傅商量一番,看看能不能派个清修的师伯下山,前来劝服温彦这个顽固的家伙。
  白蕴秋的惋惜落在瑞王的眼中,自然另有一番滋味,他当然明白白蕴秋这不甘的眼神之后,所代表的是他最期待的好处——若是凭藉这个温彦,把白蕴秋所代表着的修道门派绑在身边,无疑是个最划算的买卖。
  于是等白蕴秋走后,瑞王对于温彦更加地重视,除了看管库房的责任之外,瑞王特地交代总管,让温彦到自己的书房里伺候,要知道在王府里伺候瑞王书房的小厮,而且还是王爷指名的小厮,日后出了府去,少说也是个从四品的六部之中的侍郎、郎中什么的,可谓政治前途无量——这倒不是晏景瑞仗着自己的权位在朝堂上安插亲信。
  因为伺候书房的小厮,要负责整理瑞王手上的政务奏摺,刚开始只是最简单的分类,但是到熟悉了之后,就要在王爷询问的时候,拿出些自己的意见让王爷参考,这可是一条培养人才的捷径。
  老瑞王在世的时候,负责伺候书房的,都是从太学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才子,只是到了晏景瑞继承爵位后,觉得这样会令君王不满,所以就再也没有这么做过,如今为了温彦再开此列,足以让王府上下都对这个少年人刮目相看。
  敖彦并不在意晏景瑞的提拔,或者说他的内心早就习惯地球上那复杂而势利的人际关系,所以他比任何人都能够明白晏景瑞的目的,不由地想起敖玄往日里在不经意间流露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气质——
  或者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看穿了一切之后的冷淡,就如他现在这样吧,眼看着身边这些人类为着各自的目的而忙碌着、算计着,但是对于自己来说却是那么的可笑而又可叹。
  不同于那种久经风霜,看透一切般的苍老和沧桑,而是一种冷眼旁观的嗤笑和无谓。
   “你是龙族,和人类这种生命短暂的生物截然不同……”敖玄的忠告究竟对自己有几分影响尚是未知,但是敖彦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变化。
  曾经他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曾川为自己这副龙族的身体感到好奇而惊讶,但是现在一切似乎都颠倒了过来,如此直接地对着曾经是自己同类的人们,敖彦才发现,曾几何时,他早就习惯了龙族的身分和这个叫做敖彦的名字。
  望着自己的双手,虽然在目光中那是一双布满了薄茧的手,但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双手其实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构筑的虚假画面,哪怕它给予周围人同样的温度和力量,但是这是一道真正的虚影,隐藏着虚影下的小小身影。

   “温彦,你在想什流呢?想得这么出神。”突然间一个娇笑的声音,打断了敖彦难得一见的自我剖析,转过头来,是负责搬运奏摺的斯琴,只见他手中抱着一堆裹着锦锻的奏摺。
   “今天又这么多?”敖彦翻了翻白眼,虽然晏景瑞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别有意味,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位瑞王倒是个比晏国君主更加勤勉的臣子,也难怪晏国皇帝每天想着拜仙求道,这个国家居然还能顺利运作。

   “不只呢,门外还有两大车!”斯琴故意作出喘息的动作,做了个鬼脸,惹来敖彦的笑容。
   “那我出去帮你一起搬。”
   “那我可是求之不得呢……”
  两人说说笑笑地开始搬动这些奏摺,只是按照斯琴在的街上听来的小道消息,今天的奏摺会突然多出这么多,十有八九是日为晏国境内的怒江三大支流,云湖、宜湖、以及干江同时泛滥成灾,半个晏国都成了汪洋泽国。
   “大家都说,前阵子帝都地震,就是预兆着这次三大支流泛滥,还有这阵子帝都门外的流民也越来越多了呢。”斯琴小声操在敖彦耳边嘀咕着,这种市井内的传闻,可不能在王府里乱说,被总管知道了,少不得就是一顿揍。
  地震和水灾,也许起因于内在的联系吧,只是可惜了那些受灾的百姓,即便是讲究人道主义的地球将救人放在第一位,但是每年的自然灾害,还是会夺走很多无辜的生命,何况晏国这种还在用锄头耕地、用马车运输的时代。
   “老百姓这回可是倒楣了。”敖彦叹息着,随口问了一句,“朝廷那里也不知道有什么动静呢?”
   “我可听说了,皇帝陛下决定举行祭天大典,在我晏国境内所有的道观,都需在五月摆开祭坛,同时行祭天之礼,以恳求上苍收回灾祸……”
  敖彦的脚下一个跄踉,充满了不可思议神色的目光投在斯琴的身上,“祭天?放着那么多的灾民不管,跑去祭天?”
   “那当然啊,先要请老天爷收回天灾,然后才能救人啊,不然触怒了天神可是要受天谴的啊!”斯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落在敖彦的眼里真让他有扁人的欲望。
   “现在就救灾的话,不是能够救出更多人吗?”
   “可是,历朝历代都是先祭天,再救人……”
  敖彦这下子明白,所谓“夏虫不可语冰”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样子了,就如同他和斯琴!
   “当当当……”
  王府墙外的更鼓敲了三下,已经是三更半夜时分,而这时载着瑞王的马车才停在了王府门前。
  一脸疲倦的晏景瑞,只是粗略地在丫鬟们的伺候下梳洗了一番,便进了书房继续和奏章奋斗,也顾不得阖眼睡上一刻,反正四更又要去上朝,要睡也没时间。
  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书房里,书桌上堆积的奏章却异常的刺眼。
  就算是熟悉政务的晏景瑞看着那每日里越堆越高的奏章,也只能徒劳的叹息着。
  四方境内频发的灾祸,已经大大地动摇了晏国的根基,若是不能好好的处理,只怕灭国之灾近在眼前了。
  只是今天朝堂上,大臣们吵成一团,要么就是在说祭天的规模和协调,要么就是在上书报告地方上的损失,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人提出怎么解决晏国眼前这场灾难的方法,倒是各种求神、祈祷的偏方一张张地递上来,都快能够在金殿上铺成地毯了。
  走到书桌前,虽然是满腹的忧愁,但是晏景瑞还是强打起精神开始批阅各地的紧急奏摺。
  只是今天整理书桌的温彦似乎没有做好,在书桌正中留着一卷纸书,也不知是谁的告急文书。
  轻轻展开薄薄的书卷,晏景瑞顿时猛皱眉头,跃入眼帘的,是一行歪歪扭扭的字,甚至连小孩子的描红都不如。
  但是就是这卷目不忍睹的字卷,却在第一行,便深深地吸引住了晏景瑞的目光。
   “关于地震灾害的现场救治、水灾的防御和防疫问题,及灾后统筹救援的必要……”
   “总管,备车,我要立即入宫见陛下!”
  才回到书房里的瑞王,突然间猛地拉开紧闭的房门,满面红光地不顾深更半夜的扰人清梦,大声呼唤着说要出门,把才安静下来的宅子顿时搞得鸡飞狗跳。
   “是不是吃多人蔘给闹的啊!”在书房隔壁的房间里,睡得迷迷糊糊的敖彦,在半梦半醒间咕哝了一声,翻转身子又一次陷入周公的宴会之中。
  守在房门回的大黄,很是困惑地打量着院子里热闹的场景,半晌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便低头睡去。
  这一夜,外面的世界很热闹。

  史记:
  大晏历虹嘉十三年春,晏都地龙翻转,百里内房舍倒塌无数,一夜闹孤寡骤众,及初夏三江泛滥,水淹千里,官私庐舍,毁坏不可胜计,人多溺死。时分修道士进言,晏王欲效仿先辈天下共祭,以息天怒。
  次日,瑞王携书卷呈上,辩驳共祭,筹米粮药材于国库,开粮仓以济百姓,上曰:善。
  自此东大陆神州,不再复见共祭之礼,是为天善之旨。
  有野史语,瑞王夜得贤士指点,上欲招募,然贤士飘然而隐逸,终不复见……

  晏国春季的一场地震加上后来的水灾,一度让整个晏国人心惶惶,不过好在他们有一位兢兢业业的执政大臣——晏景瑞,在诸多的天灾人祸发生之后,这位平日里不怎么显山露水的王爷终于忍不住出手了。
  一份份有条有理的救灾文书和方法,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整个大晏国,当老百姓们从自己的口袋里挖出最后一点口粮,打算用于祭祀上天的时候,这位王爷却毫不犹豫地阻止了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
  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下,这位王爷奇迹般地调动了所有的力量,有条不紊地展开一系列的救灾活动,这在束大陆上可谓是史无前例。
  当然瑞王的做法立刻被那些死硬派的宗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