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何炅最好的幸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把它放在窗前,怎么看怎么喜欢。    
    第一天,它没有黄,在清晨的空气里矫健地舒展着腰肢。    
    第二天,它没有黄,在黄昏的阳光里优雅地摇曳着手臂。    
    第三天,它没有黄,在我家的地板上出现了无数的蚂蚁。    
    第四天,不知道它有没有黄,我毫不犹豫地把它从卧室搬了出去。一开始还打听了很多防蚁绝招准备整理一番再请它回府,刚搬到门口转身就不知道被哪个苦命的偷儿搬回了家。    
    现在的我家,绿色一片!什么质地的都有,丝绸的,纸质的,尼龙的,简直是人造植物大全。我也知道这是自欺欺人,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    
    绿色啊,怎么那么遥不可及?    
    


第五部分第20节:旧 居(1)

    刚才妈妈打电话来,悄悄地爆料说:“主任,你爸爸又加了一组柜子,房间越看越小了,怎幺说都不听……”    
    我对妈妈说:“交给我,我回去对付他。”    
    打从新家装修以来,我这个“装修办名誉主任”和我妈就开展了单线联系的地下工作, 重点在于不屈不挠地和我爸“柜子多了好放东西”的老旧思想作斗争。装修嘛,总是会有分歧,吵吵闹闹之间其实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就连争执不下生气的时候也还是挺开心的。    
    啊!终于要搬家了。周末再回家的时候,分明就觉得现在住的房子有了些旧居的感觉。最爱干净的妈妈甚至会说这样的话:“你的主持服就扔那儿吧,反正也要搬了,到时候再收拾。”而我也假惺惺地在这个时刻对这所一直一直住着也没什幺特别感觉的房子有了格外的留恋。    
    从小到大,我们家加上这次搬过三回,真是不算多的,而且每次也不过是围着工作单位街这边街那边的小动。我小时候特别羡慕那些搬过很多次家的人,如果是隔市跨省地搬来搬去就更加引起我的崇拜,在我心里他们格外有一种浪迹天涯的豪气和见多识广的老到。只有我们家,稳定得分明有些乏味。可是现在回忆起来倒是庆幸小时候爸爸妈妈给了我安稳的童年,起码在梦里出现的过去有着固定的场景,不至于众多的旧居画面支离破碎,胡搅蛮缠。    
    最开始住的地方当然很小,是两个小房间加一个小厨房。卫生间在楼梯口,是公用的,洗澡当然也要去单位的公共浴室,不过很小的时候大人用一个大澡盆在狭窄的厨房帮我洗澡,抬头就可以看到我家的灶台和锅碗瓢盆,一直都是磨灭不去的有趣印象。    
    那所房子在我们家的历史上是唯一冬天有煤炉取暖的。一到冬天,我爸爸就会把一节一节的铁皮烟道接起来,从房间中央的小煤炉一直接到房门上的玻璃窗,那里有个圆洞,烟囱就从那里伸出去,洞口还要安一个塑料袋,接住烟囱口渐渐滴下来的不知什幺油。那些冬天,炉子上总是坐着一壶水,房间里升腾着水气,很温暖。南方的冬天手脚最容易生冻疮,我每年都首当其冲地肿了手指脚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手脚放到暖暖的烟道上摩挲,一暖和生冻疮的位置就会奇痒无比,我总是偷偷地想去挠一挠,立刻就会听到妈妈怒喝一声:“不准抓!会破的!”有一次家里人不知从哪里听说了一道偏方,说是烧烫的萝卜片可以治冻疮,于是决定试一试。切好了萝卜片就在煤炉边烤着,差不多烫得软软的时候就拿下来往生冻疮的地方一敷,我就配合地一声惨叫。现在听起来真的很像“满清十大酷刑”,可是那时候也没觉得怎幺疼,只是好象后来也没怎幺见效。    
    


第五部分第21节:旧 居(2)

    我读中学的时候我们家搬进现在住的地方。是两室一厅,所谓厅其实也就是个过道,不过终于有了自己家的卫生间。搬家之后爸妈非常开心,花了好多时间在布置摆放上,那时我已经开始了每周才回家一次的住宿生活,每次周末回家都会惊奇地发现家具好象又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了,哥哥在外当兵,家里也没别人,真不知我爸我妈他们两人是找到了哪个支点撬动了那些庞大的家具,而且他们俩在家居陈设这件事情上真是花样百出,乐此不疲,我也就只能每周末分别对沙发放东头或摆西边这类层出不穷的新花样表示出同样的赞赏。     
    当时我们家是在过道式的客厅里开饭。饭桌临着玻璃窗,边吃还可以边跟楼下的邻居打招呼。有一年长沙下大雪,我周末归心似箭的时候公共汽车竟然都在路上罢了工,我实在无法忍受在车里无休止的等待,下了车冒着雪踉踉跄跄跑回家去。路不好走,天又很快暗下来,书包不知道为什幺越来越重,我的鞋子很快就湿了。上气不接下气的我满脑子在想:“我不管,我就想早点回去!”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爸爸妈妈都挺担心地没吃饭等着我,我一进门就开始傻乐,觉得家里暖暖和和的真好真好。身上早汗透了,妈妈边“啧啧”边把我的十几斤重的棉鞋拎到阳台上去。洗完澡火锅也开了,我们就着窗口看着雪景热腾腾地吃火锅,不一会儿,窗户上就蒙了一层水气,我边吃边用手指在上面画小人,心里满满的,想着要永远住在这幺幸福的地方。    
    后来我们这幢楼扩建了一次,每家又接出去了一间大客厅,又正赶上了装修热。在这方面我们家怎幺可能落在别人后面。那时候我在北京读大学,不怎幺在长沙,只知道我爸妈是扎扎实实过了一段艰苦日子。比如说把客厅接出去还没接好那会儿,我们家根本就是只有三面墙。我老劝爸妈出去住,就不肯,我就正好毫不留情地讥讽他们一个教授一个政工师敞开着睡在外面。还有我的朋友亲眼见到我妈妈站在屋里直接跟楼下院子里的同事聊天,通通透透。那阵子,我们家的金银细软全都转移到最里面的卧室,因为卧室的门已经成为了我家的唯一防线。    
    你能想象吗?边装修边住!我一直到今天还是没有弄明白我爸我妈是怎幺做到的。好象是装书房的时候所有的家具搬卧室,人挤在卧室睡,装卧室的时候呢?对了,所有的家具搬书房,人挤在书房睡。斗智斗勇,终于是人定胜天,赶在我假期回家之前全部工程完工,我见到了一个光鲜亮丽、宽敞大方的新家。    
    那天妈妈兴致勃勃地领着我参观,爸爸神气不语地跟在后头。我赞不绝口地使劲表扬他们,也努力忍住对一些明显不合我品位的瑕疵缄口不提。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妈妈大声地说着:“多大!多大!住多少人都够了。”仿佛房间真的大到会有回声似的。    
    时间真快。新居变旧居的过程好象都没怎幺留意,已经又要搬家了。这次我们家的定位据说是:“高标准,严要求,多快好省,一步到位。”爸妈的注意力已经全部转到新房子上,本来就仙风道骨的爸爸好象又瘦了不少。我人在北京,只能偶尔地插插手,倒是可以腾出心思在这里怀念怀念旧居了。    
    电话又响了,还是我妈。估计柜子的事情果然搞不定了,好了,装修办名誉主任开工了。    
    


第五部分第22节:头等大事

    大伙儿在商量去海边度假的计划,行程人数都没定的时候,我就首先兴冲冲地声明,为了配合阳光沙滩的灿烂主题,去之前我一定要先染一头金发!    
    的确是有些形式主义,可是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发型发色,实在是太能左右他的心情和气质了,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人提升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比如说小贝,现在谁还在意他的球踢得怎么样?要不是小贝孜孜不倦地把自己的发型从长发到光光到莫西干头到发箍到小辫变 来变去,世人恐怕也不会像现如今这样疯狂地把他当作一代尤物来关注吧?甚至有人说,没有小贝的百变发型,足坛都会寂寞很多呢。    
    我一直为我的头发苦恼着。我的头发很细很软,永远软趴趴地匍匐在我头上,是所有发型师特别头疼的发质。不喜欢费事弄头发的我常常会对我的发型师提要求说:要那种很有型很精神、早上起来不用整理就很体面很精神的发型。原本胸有成竹的发型师总是在用梳子拨弄拨弄我的头发之后,就做出很为难的表情,脸上好像写着:“这样啊?不如你找别人好了。”    
    我很喜欢那种长长的有些飞飞的发型,就像前些年的木村那种,真的很有艺术气质,又颇为随意,相当暗合我的心意。可是我这样的发质是不适合留长发的。因为太软,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