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大家看到的小吃店就是放几张桌和几把椅子,对于饭店内部从来都不讲究,只要是个白墙,有个地方坐着吃饭就成。
看到朱雨彤画的图之后,让人都有种想到这家店吃饭的。好吃不好吃的先不说,怎么也要在里面感受一下这个气氛,体验一把生活。
在装修小吃店这方面,基本都包给张皓天的爸爸了,像是一些小饰品和一些装饰品,需要的东西都是朱雨彤带着全家去市里淘的,市里的犄角旮旯都让朱雨彤走边了,看见什么东西好,用着合适都买下来,跑了好多次才把朱雨彤要买的东西买齐了。
改装小吃店的时候,朱家的小吃摊也没耽误,照样出摊。
不过来人的时候,一律告诉他们以后不在外边摆摊了,要在屋子里了,这样冬天的时候也不至于在外边挨冻。
客人们都赞成这个想法,现在外边还不冷,等进到十一月份以后,这在外边就伸不出手了,在暖暖和和的屋子吃着麻辣烫喝两口酒那才惬意。
朱家的改装工程基本都是木工活居多,这样一来进度慢了好多,虽然张木匠又找了两个人帮忙,不过像是座椅板凳的制作这些都靠张木匠一个人,时间上托了好长时间。
好在天冷之前,终于完工了,大概耗时一个半个月,过了十一以后,小吃店能初见规模了。
期间张皓天还帮着做了不少的活,来来去去的,和每天都在朱家帮忙的江雨辰也都熟悉了,现在和四哥他们三个玩的可好了,原来是兄弟两,现在是兄弟仨了。
四哥和大哥二哥差的多,和三哥也差好几岁呢,都玩不到一起去了,和他们两个玩的倒是挺好的,外人看着还以为他们三个是一家的。
自打江雨辰在朱家帮忙,不像以前话那么少了,怎么说招待客人的时候不能总绷着脸一句话都不说,那样还不把客人都吓跑了。
而且在朱家吃了一个多月,身体也见长肉了,胖了些,皮肤看上去也好了好多,祖孙二人都在朱家被照顾的很好。
其实说是请江雨辰的奶奶过来帮忙,那也只不过是话头,主要是看他们二人太困难了想照顾他们找的说辞。
打从江雨辰的奶奶来了以后,很少让她伸手干活,平时也就帮着添个菜,大部分的活都不让她做,一要干活就有人抢着干,说什么都不让老太太干。
期间朱母还去选了几块料子给全家人每人都做了一身秋装,天冷了也没见着江雨辰和他奶奶有厚衣服,怕单独给他们做不收,借着全家都做了也给他们做的,算是奖励他们的,就连新来的三哥的同学也给做了件衣服。
江雨辰的奶奶受到衣服时,都已经说不出话来,眼睛里含着眼泪,红红的,拿着袖子抹着眼泪,满脸的感激。
自己和孙子两个人吃在朱家,给他们伙食钱还不要,现在还给他们做了套衣服,更是让他们感到朱家一家人的好心,就这样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了。
“你们这样照顾我们,我们都不知道怎样才报答你们的恩情了。”
边说还边掉眼泪,自己的儿子媳妇去世的早,从来都没有人对自己和孙子这么好,朱家简直就当自己和孙子都是一家对待,比对亲人还好。
“婶子,我父母离的远,你老这么大岁数就和我父母差不多,我就把你当做我的母亲,也让我做儿女的孝敬一下老人。你这孙子更不用说了,我家正好没男孩,感觉少一个,正缺这个呢,把他当儿子使比我这姑娘都强多了,正好还能照顾我们家这两个丫头。你还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
朱母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在身边,身边也没个长辈,现在有这么个长辈,心里就跟有了主心骨似的,熟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虽然说江雨辰的奶奶来了之后没做多少活,不过总在身边提点自己,想的比自己还多,自己正愁没有就送来了个,这不就是天意吗?
这下好了,朱家多了干儿子,朱母多了个干妈,朱雨彤自己多出了个哥哥和干奶奶,听完朱母那么说,朱雨彤就哥哥和奶奶的叫开了。朱雨姗也跟着姐姐一起叫,反正姐姐都叫了,跟着姐姐准没错。
正文 三十一 梅师傅
朱家的小吃店装修好后,陆陆续续的东西都添置齐了。大部分的想法都是朱雨彤的,简洁明快,而且看上去还让人感觉非常温馨。
屋子都收拾利索后,就差选个黄道吉日,开张大吉了。
中国人不迷信的人没有几个,不管怎么说结婚,开张,乔迁这类喜事都讲究黄道吉日的,朱家也不例外。
日子还是朱父专门找人选的好日子,定在十月中旬了,正日子是十月十八号早上八点八分,这个时间看着就带吉祥。
这回开张的时候来了不少的人,好多事情都是大姨夫帮忙办理的,还有朱雨彤的表舅,正好是镇上分局的副局长,这样朱家也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也没人过来找麻烦。
这样像是工商,税务的都请过来了,张皓天和他爸爸爷爷都来了,小丫一家人也都过来帮忙,就连双胞胎都被朱雨彤请过来了,朱家的小吃店都满员了,没有空座位了。
朱家还找了个炒菜的大师傅,是大姨夫帮忙介绍过来的,这下不只麻辣烫还有米饭和炒菜。
本来朱家就只想做麻辣烫了,没有打算再做炒菜,这还是大姨夫提出来的,觉得既然是小吃店,就不能挑顾客,应该都准备全了,这样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要不时间长了,总有吃腻的时候,那样就会少掉不少顾客。
朱家也不是不想做炒菜,只是怕找不到合适的厨师,这炒菜好不好吃,那可是要看厨师的手艺的,如果找来的厨师手艺不好,留不住客人的话,留下个坏名声,还不如最开始就不做呢!
听了大姨夫的建议,朱家也考虑了这个想法,最后大姨夫找来这个厨师,朱家尝过梅师傅的手艺后,一致决定留下这位梅师傅。
梅师傅做菜的手艺那可真是一绝,那是祖传的手艺,听说梅师傅的爷爷当年是专门给张大帅做饭的厨子。
朱家这回都感到自己家找到了宝贝。
朱雨彤不知道大姨夫是从哪找来的这位大师傅,怎么认识那么多的奇人艺人。
朱雨彤很好奇,趁着大家都吃饱喝足的时候,朱雨彤跑到大姨夫的那桌,把旁边自己的老爸给挤走了。
“大姨夫,你是怎么认识梅师傅的,怎么之前你都没提过?”
朱雨彤满脸好奇的神情,眼睛还一眨一眨的,忽闪的大眼睛看着你。让人不忍心不告诉她。
“我其实也不认识,正好这位梅师傅是我们单位食堂小孙的师傅。我食堂小孙的手艺大家吃着都不错,平时聊天的时候夸他做饭的手艺不错。问起他师从何处,他告诉我的。他还说他的手艺还没学到师傅的一半,他师傅那做的菜那才叫好吃呢!我们单位的小孙一提起他师傅,那就是满脸的佩服,那是竖大拇指的。而且他又说这位梅师傅是家里祖传的手艺,爷爷那辈儿曾专门给张大帅做饭的,我想那手艺肯定是错不了的。你们家准备开小吃店的时候我就琢磨着如果请这位梅师傅给你们小吃店坐镇的话,!那你们家的生意不就更好了吗”
“那你是怎么请到梅师傅的?我估计梅师傅不是那么好请的吧?”朱雨彤现在对这个是最好奇的。
“还真叫你猜对了。我为了你们家这件事那是费了多少心思,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劲才请到这位梅师傅的。”
朱雨彤猜到事情肯定不容易,一般情况下越是这种高级的手艺人越是脾气特别坏,而且还不是普通的坏,这都是后世看电视看来的,情节都这么演。
“大姨夫你快和我说说呗!我特别好奇。”
大姨夫一听到朱雨彤这么问,那可是拉开架势,准备大讲特讲。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别说,还真巧了。自打你家开始装修房子打算开小吃店的时候,我就去找我们单位食堂小孙,让他带我去找他师傅。一开始小孙还不同意,说他师傅早就不出山了,就是去也是白去。而且他师傅的脾气不好,也许还没进门就可能被他师傅赶出来。后来还是我许诺等到明年食堂的管事退休后,提他为我们食堂的管事,告诉他只要负责把我带到他师父那就成,这他才同意带我去。”
朱雨彤没想到还没找到梅师傅,事情就这么难办,而且最让朱雨彤没想到的是大姨夫会为朱家这件事这么上心。
“你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