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落叶惊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免有些孤寂。喜欢热闹的人,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思想未免有些困苦,困若斗兽,无处发泄,无人倾听。我自小喜欢读书,知理也不少。和朋友们在一起论嘴上工夫,他们纷纷败下阵来。有事大家一块商量,为他们排忧解难。相处得很随和。就一些问题总是争论不休,既热闹又开心。所交的朋友都是凭真心办事。不会带有任何私心杂念,至少我对他们是如此。平日里不分你我。都走了,大家各奔前程去了。虽通信还很及时,总比不得整日厮守一块好吧!

  当时身边也有一个从小长大的伙伴,他也是一块过来的。合得相当的好。可对许多问题总是分歧太大,结果往往是僵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好些话不被人理解,难免心中作梗。我也随时留心有没有可值得结交的。如今,只有对立,共同点少,也是不行。

  真正的朋友,互相倾听,一吐为快,思想相近,一唱一合,其韵之和谐,其间之互补,个中人才知其间的美感。内心还是表面,都是莫大的安慰。但我宁可独行独往,也不结交酒肉朋友。那样反而会误了大事。须知,朋友千千万万,知心能有几?佳侣难寻,知音难觅。真正能成为知己的,决不是一天半日的事,要从各方面考虑才行。但至少大方向合得来。‘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彼此情投意合,举手投足,就表达了许多不可用言语类示意的感情时,才可称为知己。

  我的朋友不少,知己也有几个,但朋友多多益善。结识的多了,尤其是知己,不仅开阔眼界,也可从他们身上知自己未知的事理,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当然了,朋友是要互相帮助的。知心的劝告最肺腑,知己的进言往往是亲身体验。集他人之精华,去自身之弱点,进步更快也!

  我们的相遇相识相知,也不是一帆风顺。中间的反反复复,其中任何一环断了,都没有这段姻缘。所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够相遇的有几个?相识的呢?相知的呢?必然呈递减趋势。古人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己的难觅和重要性。基于这种思考,加上良好的家训,我对人总是往好处着想,不认为世上的人生来就有坏种。都是社会造成的。

  人本是一张白纸,就看你怎么染。社会是个大染缸,染好了,人人喜欢。一都是社会染的,所以对人总是宽大为怀,忍让一点,吃亏一点又有啥。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钻胯而成大将,司马氏忍辱而夺天下。不必为一些小事而毁了自己的前程。看中自身的价值,不降价和他们做无谓的争论,浪费时间。

  人性善。几千年以前的大家们早已提倡,仁善美。总是以德报怨。有时嘴上说的硬一些,内心还是不忍心去做。太善了。好多人都这么说我。连只鸡都不敢杀。善有什么不好。几千年的泱泱文明史,善为正统。

  一切,任他人评说。能相识的人是有缘分的。有缘千里来相会嘛!缘尽了,各走东西。人世间,世无间,但规律总是可寻。我们的一切,都是缘分。命中注定的这份前世缘,任你怎样,也拿它没办法。记得以前曾有一个朋友对我说过,属于你的,赶也赶不走;不是你的,拿不来。的确如此。尤其是感情这方面,受外界影响较大,谁也不能保证永不变心,直到海枯石烂。朋友如此,夫妻如此,一家人也是如此。经历,阅历和家训及自己的志向高低都将影响人的情绪。

  人无完人。只要不亏心,不亏人!

  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一日于四川南充嘉陵江畔初稿   

  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二日于辽宁盘锦辽河畔初稿完成

  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二日于辽宁盘锦辽河畔修改

  二零零五年四月至二零零玖年拾月于江苏昆山娄江畔修改

《落叶惊梦》之一校园纯情《校园蓝蔷薇》﹒第一部﹒少年不知愁滋味﹒18
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响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迭。

  ——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忆别)

  闲呆在家里。

  什么也不去考虑,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好象家里的事与自己无关。父母也不指使我,知道我现在比他们更难受,让我自己静心去反思。真的,这个年纪,谁说都不服,自己说了算。当自己想清楚,啥事都好办。要说那时的我应该是心乱如麻。可我却没有这个感觉,倒是很镇静。

  也许是一开始就知道会有这种结果似的,并不十分沉湎于失败。要说,人在失败打击之后,在拼命努力而仍未成功之后,不外乎有两种结果:一是对此耿耿于怀,气愤不已,“悔不该当初错斩了郑贤弟”。这里没做对,那里应该怎样做而没有去做,总之横挑鼻子竖挑眼,思来想去,后悔死了。却不去考虑今后的路该怎样走,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的怪圈里,越折腾陷得越深,不能自拔,什么事也做不成。

  另一种则是好好总结这次教训,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做准备。关键之处更是细细分析,找出原因,用以借鉴。找出防范措施,拿出具体对策,以免今后重蹈覆辙。忘记过去,重新面对现实,以新的面孔去挑战现实。这是勇者的选择,也是智者的选择。不因历史而失去未来,不为一时一事的成败而计较。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那时,可以说是空白一片。既不思过去,也不想将来,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知道命里是如何的安排。自己没有任何打算。甚至连规律性的复读也从未去考虑。认为那纯粹是浪费青春。一心想出去干点冒险的富于刺激性挑战的事来。

  甚至也曾有去打工的念头。先养活自己,才是真正的事。靠别人的血汗去组建自己的空中楼阁,没劲!想体会新感受新经验。但具体也不知该做什么,心里没谱。加上“老三届”告诉我,依我的程度,只需半年即可。也寻思有点道理。再说,我也抱希望考个热门什么的。只要有真工夫,跟上时代潮流,才算是不枉此生。对文凭看得很轻,也与此有关。再说,功到自然成,感兴趣的,合口味,自然会多吃。

  更多的时候还是自觉不自觉的念想她,大有“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响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迭。”

  一个很偶然的事,改变了我的生活。外婆家的一个远房同龄亲戚,和我一样,落榜后去找叔叔。他那里也是教学质量不行。想到叔叔那里再读一年,会有一定把握。我什么也没说,不去打击别人的积极性。叔叔让我带他到另外的学校去看一看。应付似的带他去两所颇有名气的学校,不要外县学生。没辙。同时我也注意到公认最强的一个学校的招复读生简章。自己去了不必交很多的钱。当时没多少心思。倒是考虑她会去哪所学校。对自己来说,静心是最重要的。其它教学条件好坏影响不大。山沟里照样飞出金凤凰!

  又到了开学的日子。父亲要我到曾读过三个月书的学校去,那里凭我的成绩,不要一分钱。我没同意,说是去那里不好看,遇见那老师没法交代,会很尴尬。树活皮,人活脸,不如去重点高中,那里升学率高。但父亲不同意,倒不是因为学费问题,说是她会去。可我浑然不知。明白那肯定是叔叔他们说的。但我也不好说什么,可就是不愿意去那里。父亲一看没别的办法,便拿出平日的威严,说去那里全家都支持,且学费又有优惠。

  按说,父亲的简短的话语也极有道理,为我的前途着想。总在一块儿是不好!平日里我们对父亲是很尊敬。即便有听不进去的时候,也是奈着性子。完后依自己去做事,反正做完后又改不过来。

  这一次却不习惯成自然,我极力争辩,说人要脸树要皮,人往高处走。坚决不去。母亲看我们僵持不下,便出来打圆场,说由我去好了,一条,必须考上!否则是不再管。父亲脸色早已铁青,不同意!!!我看这阵势,再僵下去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来了个折衷方案,说若我去后发现她也在那里,则不去。这对我来说,已退了一步,但也没说具体去哪所学校。父亲仍不同意。我又抛出最后的意见,也是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回老家去。自己两眼一摸黑,又不认识一个人,肯定会专心学习。父亲说那地方教学质量差,别人都往外走,你还回来。也不行!这下没办法。我依然坚持去那重点高中。结果不欢而散,也没有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