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近思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创制立度,尽天下之事者,治之法也。圣人治天下之道,唯此二端而已。

明道先生曰:先王之世,以道治天下,后世只是以法把持天下。

为政须要有纪纲文章,先有司、乡官读法、平价、谨权量,皆不可阙也。人

各亲其亲,然后能不独亲其亲。仲弓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

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则一心可以

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

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若从事而言,不救则已,若须救之,必须变,大变则大

益,小变则小益。

唐有天下,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君臣、父子、夫妇,

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

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汉之治过于唐。汉大纲正,唐万目举。本朝大纲正,万

目亦未尽举。

教人者,养其善心而恶自消;治民者,导之敬让而争自息。

明道先生曰:必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天下之治乱,系乎人君仁不仁耳。离是而非则生

于其心,必害于其政,岂待乎作之于外哉?昔者,孟子三见齐王而不言事,门人

疑之,孟子曰:“我先攻其邪心。”心既正,然后天下之事可从而理也。夫政事

之失,用人之非,知者能更之,直者能谏之,然非心存焉,则一事之失,救而正

之,后之失者,将不胜救矣。格其非心,使无不正,非大人其孰能之。

横渠先生曰:道千乘之国,不及礼乐刑政,而云“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言能如是,则法行。不能如是,则法不徒行。礼乐刑政,亦制数而已。

法立而能守,则德可久、业可大。郑声佞人,能使为邦者丧其所守,故放远之。

横渠先生答范巽之书曰: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忧者。巽

之谓孔、孟可作,将推其所得而施诸天下邪,将以其所不为而强施之于天下欤?

大都君相以父母天下为王道,不能推父母之心于百姓,谓之王道,可乎?所谓父

母之心,非徒见于言,必须视四海之民如己之子。设使四海之内皆为己之子,则

讲治之术,必不为秦汉之少恩,必不为五伯之假名。巽之为朝廷言,人不足与适,

政不足与间。能使吾君爱天下之人如赤子,则治德必日新,人之进者必良士,帝

王之道不必改途而成,学与政不殊心而得矣。

卷九 制度(凡二十七条)

濂溪先生曰:古圣王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万物咸

若,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流,入其耳,

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优柔平中,德之盛也;天下

化中,治之至也。是谓道配天地,古之极也。后世礼法不修,政刑苛紊,纵欲败

度,下民困苦。谓古乐不足听也,代变新声,妖淫愁怨,导欲增悲,不能自止。

故有贼君弃父,轻生败伦,不可禁者矣。呜呼!乐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

以宣化,今以长怨。不复古礼,不变今乐,而欲致治者,远哉!

明道先生言于朝曰: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宜先礼命近侍贤儒,

及百执事,悉心推访,有德业充备、足为师表者,其次有笃志好学、材良行修者,

延聘敦遣,萃于京师,俾朝夕相与讲明正学。其道必本于人伦,明乎物理。其教

自小学洒扫应对以往,修其孝弟忠信,周旋礼乐。其所以诱掖激励、渐摩成就之

道,皆有节序,其要在于择善修身,至于化成天下,自乡人而可至于圣人之道。

其学行皆中于是者为成德。取材识明达可进于善者,使日受其业。择其学明德尊

者,为太学之师,次以分教天下之学。择士入学,县升之州,州宾兴于太学,太

学聚而教之,岁论其贤者能者于朝。凡选士之法,皆以性行端洁、居家孝悌、有

廉耻礼逊、通明学业、晓达治道者。

明道先生论十事:一曰师傅,二曰六官,三曰经界,四曰乡党,五曰贡士,

六曰兵役,七曰民食,八曰四民,九曰山泽,(修虞衡之职。)十曰分数。(冠、

婚、丧、祭、车服、器用等差。)其言曰:无古今,无治乱,如生民之理有穷,

则圣王之法可改。后世能尽其道则大治,或用其偏则小康,此历代彰灼著明之效

也。苟或徒知泥古,而不能施之于今,姑欲徇名而遂废其实,此则陋儒之见,何

足以论治道哉?然傥谓今人之情皆已异于古,先王之迹不可复于今,趣便目前,

不务高远,则亦恐非大有为之论,而未足以济当今之极弊也。

伊川先生上疏曰:三代之时,人君必有师、傅、保之官。师,道之教训;傅,

傅之德义;保,保其身体。后世作事无本,知求治而不知正君,知规过而不知养

德,傅德义之道,固已疏矣,保身体之法,复无闻焉。臣以为,傅德义者,在乎

防见闻之非,节嗜好之过;保身体者,在乎适起居之宜,存畏慎之心。今既不设

保傅之官,则此责皆在经筵,欲乞皇帝在宫中言动服食,皆使经筵官知之。有翦

桐之戏,则随事箴规;违持养之方,则应时谏止。(《遗书》云:某尝进说,欲

令人主于一日之中,亲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宫人之时少,所以涵养气质,薰

陶德性。)

伊川先生《看详三学条制》云:旧制,公私试补,盖无虚月。学校礼义相先

之地,而月使之争,殊非教养之道。请改试为课,有所未至,则学官召而教之,

更不考定高下。制尊贤堂,以延天下道德之士,及置待宾吏师斋,立检察士人行

检等法。又云:自元丰后,设利诱之法,增国学解额至五百人,来者奔凑,舍父

母之养,忘骨肉之爱,往来道路,旅寓他土,人心日偷,士风日薄。今欲量留一

百人,馀四百人分在州郡解额窄处,自然士人各安乡土,养其孝爱之心,息其奔

趋流浪之志,风俗亦当稍厚。又云:三舍升补之法,皆案文责迹,有司之事,非

庠序育材论秀之道。盖朝廷授法,必达乎下。长官守法而不得有为,是以事成于

下,而下得以制其上,此后世所以不治也。或曰:“长贰得人则善矣。或非其人,

不若防闲详密,可循守也。”殊不知先王制法,待人而行,未闻立不得人之法也。

苟长贰非人,不知教育之道,徒守虚文密法,果足以成人材乎?

《明道先生行状》云:先生为泽州晋城令,民以事至邑者,必告之以孝悌忠

信,入所以事父兄,出所以事长上。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

相恤,而奸伪无所容。凡孤茕残废者,责之亲戚乡党,使无失所。行旅出于其途

者,疾病皆有所养。诸乡皆有校,暇时亲至,召父老与之语;儿童所读书,亲为

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乡民为社会,为立科

条,旌别善恶,使有劝有耻。

《萃》:“王假有庙。”《传》曰:群生至众也,而可一其归仰;人心莫知

其乡也,而能致其诚敬;鬼神之不可度也,而能致其来格。天下萃合人心、总摄

众志之道非一,其至大莫过于宗庙,故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萃道之至

也。祭祀之报,本于人心,圣人制礼以成其德耳。故豺獭能祭,其性然也。

古者戍役,再期而还。今年春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

而归;又明年仲春遣次戍者。每秋与冬初,两番戍者皆在疆圉,乃今之防秋也。

圣人无一事不顺天时,故至日闭关。

韩信多多益办,只是分数明。

伊川先生曰:管辖人亦须有法,徒严不济事。今帅千人,能使千人依时及节

得饭吃,只如此者,亦能有几人。尝谓军中夜惊,亚夫坚卧不起,不起善矣,然

犹夜惊何也?亦是未尽善。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收世族,立宗

子法。(一年有一年工夫。)

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今且试

以一二巨公之家行之,其术要得拘守得,须是且如唐时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