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火明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老者对于周世龙的热情有些拘束,一张嘴哆哆嗦嗦的,半响没说出话来,最后是颤抖了身子要跪下行礼,并道:“使不得,使不得,xiǎo老儿给大人您行礼了。”

周世龙一把将他扶了起来,道:“老丈何名,现今高寿啊?”

那老者道:“xiǎo老儿杨余,今年已是huā甲之年了!”

huā甲,也就是一个甲子,六十岁。

周世龙有些感慨,随即便温声好是抚慰了他一番。

跟着,周世龙慢慢的走过去,扫了一眼箩筐里面的盐巴。

他以前就有注意过军营之中的盐的问题,之后也是一直予以了关注。不过这时在看**口中的这位手艺高超的老师傅熬出来的海盐之后,忍不住一阵失望。

“这就是好盐吗?”

周世龙自言自语的问道。

毫无疑问,在周世龙的眼里,这些海盐只是最原始的盐巴,含有很多的杂质,表面带着黄黄的颜sè,非常的难看。伸手抓起一把海盐,涩涩的,颗粒很大,也不均匀。这样的海盐,用来炒菜,显然有点勉强,也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他内心忽然微微一动,想起了什么,问道:“老丈,附近的盐都是这样子的吗?”

杨余有些纳闷周世龙为什么由此一问,但还是立即回道:“不是xiǎo老儿自夸,xiǎo老儿熬出来的这些盐可是整个山东一地质量最是上乘的海盐了。另外的人,他们没那个手艺,而且有些人还喜欢往盐里面掺点泥土什么的,要么是掺点细沙,又或者掺点硝石这些有毒的玩意。”

一说到盐,这杨余明显的jīng神一阵,也没了刚才的拘束侃侃而谈。

“……”

这样的海盐还要往里面掺泥土,而且还掺硝石,周世龙真的是无语了,这不是后世三聚氰胺的翻版么?

而且为什么大家不将这海盐的质量nòng的好一些呢?

后世的盐都是粉末状的,细细的,白白的,看起来感觉很好啊!

而眼前的这些盐巴,要是放在后世,不要说卖三文钱一斤,就算是倒贴三文钱,恐怕都不会有人正面看一眼的,卖相实在是太糟糕了。

沉默片刻,周世龙说道:“老丈,你可知还有么更好的盐?”

杨余明显有些不高兴,但面对着周世龙这么千户大人,哪里还敢怠慢,抓了抓鄂下稀疏的huā白胡须,说道:“质量更好的盐,附近没有了。比xiǎo老儿的盐还要好的盐,只有jīng盐和青盐了。不过,都是内地才有的,山东这边可没有。”

他跟着简略的解释说了,jīng盐都是富贵人家才用的,颜sè洁白,粉末状,很均匀,mō起来手感很好,做出来的菜味道也均匀。比较高档的酒楼什么的,采用的也是jīng盐。每斤jīng盐的市场零售价至少在五六十文以上,而且供货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至于青盐,他其实从来没有见过,据说是来自遥远的大西北,非常的名贵,运到山东的青盐数量,数量很少,导致每斤青盐的售价都在一百文以上,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价。在山东,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才有钱购买青盐。一担海盐还不如数斤的青盐,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周世龙说道:“老丈,我知道一种方法能把这些粗盐变成jīng盐,不过这需要老丈您的好手艺帮衬一番?”

杨余惊讶的看着他。

将海盐变成jīng盐?

变戏法吗?

第一百一十七章提纯精盐!

“大人,你自己能熬制jīng盐?”**在一旁也是惊讶的问道。

跟随这么久了,他还从没听说过自己这位大哥还有这mén手艺的。虽然这段时间以来,周世龙的官威日深,寻常时候他这个三弟都不敢有半点疑问,但这时也不禁惊咦了出来。要知道,像他寻找到的杨余,可是熬盐的一把好手,几十年的手艺功夫可不是白瞎的。但周世龙居然说能熬出比杨余熬出的盐还要好的jīng盐,这如何能不让他惊讶之极?

周世龙没理睬他的惊讶,自顾自的说道:“能不能卖出去?”

杨余在一旁连忙点头说道:“当然能……山东的jīng盐和青盐,都是从陕西运过来的,现在陕西民luàn,河南也民luàn,道路被阻断,jīng盐和sī盐都运不过来,价格往上翻了好几番……”

他详细的解释说,山东的盐其实在全国根本排不上号,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在山东的北面,是长芦盐场,在山东的南面,是江淮盐场,产量都很大,盐的产量也比较好。但是,全国最好的盐,依然是出自陕西都司宁夏镇盐池城、惠安堡、huā马池,以及陕西行都司(即甘肃)西海(即青海湖)周边的盐。因为这些盐带有些许的青sè,故名青盐。

一直以来,青盐都有咸、寒、凉血、名目等yào用功能。在大明朝,青盐的最大用处,不是用来调味,而是用来漱口的。富贵人家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青盐漱口。所以,对于某些人群来说,青盐不可或缺。现在道路阻断,外面的好盐运不进来,自己生产的粗盐又卖不出去,导致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好盐更贵了;一个是粗盐更加的便宜了。

在目前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是jīng盐的话,每担卖到三两银子,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要是纯正的青盐,每担甚至可以卖到十两银子以上。对比粗盐每担三四百文钱的价格,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市场垄断的话,价格可以更高。

听即墨县的盐商说,自从陕西民luàn爆发以后,青盐的供应,就是断断续续的,时有时无,市场缺货已经很久了,有富贵人家已经开出每斤三百文的高价收购。可惜还是没货。要是在这个时候有大批的jīng盐出现,利润可想而知,卖到一百文每斤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被他这么一说,周世龙倒是想起来了,自己每天刷牙用的粗盐,颗粒很大,杂质很多,的确是怪难受的。以前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饥饿填肚子这方面了,后来又一心扑在护卫队的上面,还没有机会注意到这一点。对于富贵人家来说,用惯了青盐漱口,突然青盐没有了,还真是比较难受。

周世龙有些欣喜,随即对**说道:“你给我准备几样东西,我让老丈帮手,看看能不能熬制一些jīng盐。”

**一听,急忙着手准备。

他的xìng格就算再木讷,也清晰的认识到,要是真的可以将粗盐变成jīng盐的话,赚大钱的日子就来到了。现在的山东省,甚至是北直隶地区,对于jīng盐和青盐的需求量,都是个无底dòng,多少都不够填的。说是金钱树、聚宝盆一点都不为过。

很快,**就按照周世龙的要求,准备好了相关的器皿,自己和杨余两个,也是严阵以待。看他俩的神sè,就知道内心颇为有些紧张。这是不可避免的,jīng盐和粗盐的差价,实在是太大了。要是周世龙真的能够将粗盐提纯为jīng盐,那绝对是赚大发了。

周世龙自然没有他们那么紧张,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要是自己做的不对,肯定是哪个细节没有做好,而不是方法不对。在**准备好相关器皿的时候,他将以前的记忆翻出来,认真的理顺其中的脉络。粗盐提纯,是每个学生都做过的试验项目,尽管很多细节忘记了,但是基本的程序还是记得的。

蒸馏水显然是没有的,收集困难,但选些清澈的水,用木盆将井水装起来,静静的放置一天的时间,让杂质都沉淀下去,只要上面的部分,这样得到的水源是比较清洁的,接近蒸馏水了。

滤纸可以用棉布代替。崭新的棉布很难找,穷苦人家,棉布都是按尺来买的,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棉布。不过这难不倒周世龙,依旧找来了绵细的棉布。不过这个价格有些贵,推广开来的话成本就会上升一些,因此最后在试验的时候,用的是军户们一般用的棉布,只刷洗干净。

粗盐提纯的基本cào作,是先过滤,然后蒸发,重点是去除粗盐中的杂质。过滤需要反复进行,尽可能的将全部的杂质去掉。每次过滤,都要使用干净的棉布。清洗棉布的工作,还是很繁琐的。

周世龙只负责讲解,具体的cào作,都是杨余这个老师傅cào作的,**带着他的一帮子人,则在旁边打下手,看看粗盐到底怎么样才能变成jīng盐。

试验使用的是普通的煮盐用的大锅,仔细清洗以后,反过来晾干,然后放在灶上备用。还需要用到过滤的木桶,同样是洗干净,晾干备用。

因为是初次试验,要尽快的看到效果,因此,周世龙在水桶里面放入的是十斤左右的“蒸馏水”,然后将粗盐不断的溶解进去,一直到其饱和为止。饱和盐水的浓度大约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