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羊冒险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月,发表《避雨》(载于《IN·pOCKET》)。由此至翌年10月隔月在该刊发表小品。

7月,雷蒙德短篇译作集《我打电话的地方》由中央公论社印行。

9月,短篇集《袋鼠晴日》由平凡社印行。

10月,发表《游泳池边》(载于《IN·pOCKET》)。

11月,发表《关于穿制服的人们》(载于《群像》)。

12月,发表《盲柳与睡美人》(载于《文学界》),同插图画家安西水丸合写的《象工厂的HappyEnd》,由CBS索尼出版社印行。

是年初次赴海外旅行,在希腊参加雅典马拉松赛。

1984年35岁

1月,发表《跳舞的小人》(载于《新潮》)。

2月,发表《出租车上的男人》(载于《IN·POCKET》),在《翻译世界》连载《村上春树的简装书生活》至6月号。

3月,同摄影师稻越功一合写的《波画波语》由文艺春秋社印行。

4月,发表《三个德国幻想》载于(《Brutus》)和《现在为了死去的女王》(载于《IN·POCKET》)

6月,发表《猎刀》(载于《IN·POCKET》)。

7月,《萤·烧仓房及其他》短篇集由新潮社印行,《村上朝日堂》由若林出版企画社印行,发表《迪斯尼·威尔逊与加利福尼亚神话的缓慢的死》(载于《小说新潮》临时增刊“大专栏”)。

10月,发表《呕吐1979》(载于《IN·POCKET》)。

12月,同中上健次对谈(载于《国文学》1985年3月号)。

是年夏赴美国旅行约6个星期。

1985年36岁

4月,在《MariClair》连载译作《牧熊》(JohnIrving著),在《周刊朝日》连载《村上朝日堂》(至翌年4月)。

6月,《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由新潮社印行,10月获“谷崎润一郎奖”;雷蒙德短篇译作集《夜幕下的马哈鱼》由中央公论社印行;发表托尔曼短篇译作《无头鹰》(载于《小说新潮》增刊);发表《小说中的制度》(载于《波》)。

8月,发表《再袭面包店》(载于《MariClair》)和《象的失踪》(载于《文学界》)。

10月,短篇集《旋转木马鏖战记》由讲谈社印行。

11月,译作连环画《西风号遇难》(C。V。奥尔兹巴格著)及连环画《羊男的圣诞节》(与插图画家佐佐木合著)印行。

12月,发表《家庭事件》(载于《LEE》)和《双胞胎与沉陷的大陆》(载于《小说现代》附册),评论电视剧化电影的《电影冒险记》(同川本三郎合著)由讲谈社印行。

1986年37岁

1月,发表《罗马帝国的崩溃·1881年印第安人起义·希特勒入侵波兰以及狂风世界枫》(载于《月刊角川》)和《拧发条鸟与星期二的女郎们》(载于《新潮》)。

4月,短篇集《再袭面包店》由文艺春秋杜印行。

6月,《村上朝日堂的反击》由朝日新闻社印行,发表波尔短篇译作《滴翠岛》、《世界尽头》、《志愿讲演者》、《弥天大谎》、《方便屋》、《一个小姐的肖像》、《马戏团与战争》(均载于《东京人》创刊号至秋季号)以及《科西嘉岛冒险记》(载于《MariClair》12月号)。是年,移居神奈川县大矾町。

10月,在意大利罗马滞留10日,后赴希腊。

11月,《朗格尔汉斯氏的午后》由光文社印行。留居希腊米科诺斯岛。

1987年38岁

1月,留居意大利西西里岛。发表波尔短篇译作《文坛游泳术》(载于《文学界》),《“THESCRAP”怀念80年代》由文艺春秋社印行。

2月,留居罗马。

3月,赴博洛尼亚。

4月,赴希腊的科西嘉和克里特旅行。

6月,回国。纪实性小说《日出国的工厂》由平凡社印行,发表《反正去过希腊》(载于《WINPS》)。

7月,波尔短篇译作集《世界尽头》由文艺春秋社印行。

9月,重赴罗马。《挪威的森林》由讲谈社印行,上下册畅销430万部;发表《“OctoberLight”所放之光》(载于《青春与读书》)。

10月,参加雅典马拉松赛。

11月,翻译C。D。B。布莱恩的《伟大的德斯里夫》,由新潮社印行。

12月,译作连环画《特快列车“北极号”》(C。V。奥尔兹已格著)印行。

1988年39岁

2月,发表《罗马哟罗马,我们必须准备越冬》(载于《新潮》)。

3月,赴伦敦。翻译托尔曼的《忆伯父》,由文艺春秋社印行。

4月,回国。《司各特·菲茨杰拉德Book》由TBSBritannica社印行。回国后取得汽车驾驶许可证。

8月,返罗马,同摄影师松村映三结伴赴希腊、土耳其采访旅行。先去希腊东北部阿索斯半岛上建有希腊正教修道院的圣山阿索斯山,之后驱车由伊斯但布尔进入土耳其,用21天沿国境线绕土耳其周游,途经黑海、苏联、伊朗、伊拉克国境、地中海、爱琴海,最后折回罗马。此次游记首先刊载于《03》(1990年1~2月),大幅修订后以《雨天炎天》为书名由新潮社于1990年8月印行。

9月,译作《AndOtherStories——珍本美国小说12篇》由文艺春秋社印行。

10月,《舞!舞!舞!》由讲谈社印行。

1989年40岁

4月,发表《雷蒙德的早逝》(载于《新潮》)。

5月,赴希腊罗得旅行。

6月,发表《电视人的反击》(载于《PARAVION》)和《飞机》(载于《Eureka》)。

7月,驾驶私家车赴德国南部、奥地利旅行。《村上朝日堂哟!》由文化出版局印行,《小而有用的事》由中央公论社印行。

9月,译作连环画《无名的人》(C。V。奥尔兹巴格著)由河出书房新社印行;翻译托尔曼的《一个圣诞节》,由文艺春秋社印行。

10月,回国,即赴纽约。译作《原子时代》(T。O’Brien著)由文艺春秋社印行,发表《我们时代的民间传说》(载于《SWINTCH》)和《上等瑕玉——P。奥斯塔的〈幽灵们〉》(载于《新潮》)。

11月,发表《眠》(载于《文学界》)。

1990年41岁

1月,回国。《电视人》由文艺春秋社印行。以《神园漫步》等为题发表希腊、土耳其游记(载于《03》)。

2月,在居住地涩谷区千驮谷目睹奥姆真理教竞选众议院议员的宣传活动。

5月至翌年7月,八卷本《村上春树作品集1979~1989》由讲谈社印行,发表《杰克·伦敦的假牙,突如其来的个人教训》(载于《朝日新闻》)。

6月,叙写作为希腊、意大利“常驻旅行者”的体验并收有同阳子夫人的照片的《远方的鼓》由讲谈社印行,发表《托尼·瀑谷》(载于《文艺春秋》)。

8月,《雨天炎天》由新潮社印行。

10月,译作《谈一下真正的战争》(T。O’Brien著)由艺春秋社印行。

11月,译作连环画《哈里斯·巴蒂克之谜》(C。T。奥尔兹巴格著)由河出书房新社印行。

1991年42岁

1月,赴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任客座研究员。

“1月去美国领事馆取签证的时候,正值海湾战争爆发。我们在驶住赤坂的出租车中听到美军用导弹袭击巴格达的消息。我们不认为那是个好去处。虽说战场遥远,但去一个打仗的国家并在那里生活毕竟不是件开心事。可是一切手续都己办完了,作为我们除了赴美已别无选择。结果固然没有受战争的直接影响,不过坦率说来,当时美国那种激昂的爱国气氛是不怎么令人愉快的。”(《继而悲哀的外国语》)

4月,发表《绿兽》、《冰男》(载于《文学界》临时增刊《村上春树Book》)。

12月,译作连环画《天鹅湖》(C。V。奥尔兹巴格著)由河出书房新社印行。

1992年43岁

由于延长美国滞留期限,以客座教授身份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讲现代日本文学,内容为“第三新人”作品读解,副教科书为江藤淳的《成功与失落》。

10月,《奇鸟行状记》(或译《拧发条鸟编年史》)第一部开始在《新潮》连载(至翌年8月),《国境南·太阳西》由讲谈社印行。

1993年44岁

1月,发表《非故弄玄虚的小说的诞生——同雷蒙德交往的10年》(载于《朝日新闻》)。

6月,译作连环画《神奇的扫帚》C。V。奥尔兹巴格著,由河出书房新社印行。

7月,赴马萨诸塞州剑桥城的塔夫茨大学任职。

11月,翻译《归来的翻空猫》(格温著),由讲谈社印行。

1994年45岁

2月,《继而悲哀的外国语》由讲谈社印行。

4月,《奇鸟行状记》第一部《贼喜鹊》和第二部《预言鸟》由新潮社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