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是说,是我耳朵的关系?”
“并没有把握敢这么明确断言,因为也无从谈起什么把握。耳朵形状会使人产生特定的情感——这事听都没听说过的。”
“每次看见法拉·福赛特·梅杰斯的鼻子都打喷嚏的人倒是知道。喷嚏嘛,精神因素比较大。原因和结果一旦结合就很难分开。”
“法拉·福赛特·梅杰斯的鼻子我不大清楚……”说着,我喝口葡萄酒。忘记往下想说什么了。
“和那个多少不同?”她问。
“呃,多少不同。”我说,“获得的情感十分十分模糊,却又十分实在。”我两手拉开1米,又拉近到5厘米。“表达不好。”
“基于模糊动机的凝缩现象。”
“完全如此,”我说,“你脑袋比我聪明7倍。”
“受过函授教育。”
“函授教育?”
“嗯,心理学函授教育。”
我们把最后剩的鸭肉糜两人分开。我又忘记自己想说什么了。
“你还没有很好地把握我的耳朵同你那种情感的相互关联吧?”
“不错。”我说,“就是说,是你的耳朵直接作用于我,还是别的什么以你的耳朵为媒介作用于我,我还没把握住。”
她两手放在桌面,轻轻耸了下肩。“你所感觉到的——你的情感——在种类上属于美好的,还是讨厌的?”
“两者都不是,又两者都是。不明白。”
她双手拢住葡萄酒杯,看一会我的脸。“看来,你还是多少学一点情感表达方式为好。”
“描写力度也没有。”我说。
她微微一笑:“不过没关系,你说的我大体明白。”
“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她久久沉默不语,似乎在考虑别的什么。桌面摆着5个空了的盘子,俨然已然消亡的行星群。
“我说,”沉默好半天她开口道,“我想我们最好成为朋友。当然喽,如果你认为可以的话。”
“当然可以。”
“而且要成为非常非常亲密的朋友。”她说。
我点头。
这么着,我们成了非常非常亲密的朋友,尽管初次见面不到30分钟。
“作为亲密的朋友,我想问你两个问题。”我说。
“问好了。”
“一个是你为什么不露耳朵;另一个是这以前除我之外你的耳朵是否还对其他人发挥过特殊能量。”
她什么也没说,定定注视置于桌面的两只手。
“不一而足。”她沉静地说。
“不一而足?”
“嗯。不过简单说来,应该是因为我早已习惯了不露耳朵时的我自己。”
“就是说露耳时的你与不露耳时的你是不同的罗?”
“是的。”
两名男侍者撤去我们的碟盘,端来汤。
“谈一下露耳时的你好么?”
“很早以前的事了,说不大好。说实在的,自12岁以来还一次也没露出过耳朵。”
“但当模特时是要露的吧?”
“那是。”她说,“可那不是真正的耳朵。”
“不是真正的耳朵?”
“那是封闭了的耳朵。”
我喝了两口汤,抬起头看她的脸。
“关于封闭了的耳朵,能详细告诉我一点吗?”
“封闭了的耳朵就是死掉的耳朵。我自己杀死了耳朵。就是说在意识上切断了通路……明白?”
我不大明白。
“那就问嘛!”她说。
“所谓杀死耳朵,指的是耳朵听不见东西?”
“不不,耳朵照样听得见。然而耳朵死掉了。你也能做到。”
她把汤匙放在桌上,一下挺直了腰,双肩上提5至6厘米,下頦使劲往前一探。如此姿势保持了10秒,而后突然放下双肩。
“这样耳朵就死掉了。你也试试!”
我慢慢重复和她同样的动作,但没办法得出死掉这一印象,不过葡萄酒劲儿上来快一点罢了。
“我的耳朵好像死不利索啊!”我失望地说道。
她摇摇头:“不怕的。如果没必要让耳朵死掉,死不掉也一点都不碍事。”
“再问一点可好?”
“好的。”
“把你说的综合起来,我想情况是这样的:12岁以前你是露耳朵的,后来一天你把耳朵藏了起来,从那时到现在你一次也没露过耳朵。迫不得已要露的时候就把耳朵同意识之间的通路封闭起来。是这样的吧?”
她莞尔一笑:“是这样的。”
“12岁时你耳朵发生什么了?”
“莫急,”说着,她隔桌伸出右手,轻轻碰了下我的左手指。“求求你。”
我将剩下的葡萄酒倒进两个杯子,把自己的杯子缓缓喝干。
“首先是想了解你。”她说。
“了解我什么?”
“全部。如何长大的,年龄多大,什么工作,等等。”
“不值一提,根本不值一提。听着听着你肯定困得不行。”
“我嘛,喜欢不值一提的。”
“我的可是任何人都喜欢不来的不值一提。”
“可以的,讲10分钟。”
“出生日期是1948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夕。这圣诞节前夕,可不是怎么理想的生日。因为生日礼物和圣诞节礼物赶在一起,都想便宜点应付过去。星座是白羊座,血型A,这种组合适合银行职员和区政府工作人员。同猎户座天秤座宝瓶座合不来。不认为这人生没滋没味的?”
“好像挺有滋味。”
“在不值一提的城市长大,从不值一提的中小学毕业。小时沉默寡言,长大百无聊赖。和一个不值一提的女孩相识,有了不值一提的初恋。18岁那年上大学来到东京。大学出来后和朋友两人开了一间小小的翻译事务所,好歹混口饭吃。大约3年前染指PR①刊物和广告方面的工作,这方面也算进展顺利。同一个在公司工作的女孩相识,4年前结了婚,两个月前离了。原因一言难尽。养一只老公猫。每天吸烟40支,死活戒不掉。有3套西装6条领带,还有过时唱片500张。爱拉里·奎因小说里的犯人姓名全部记得,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也一本不缺,但只读了一半。夏天喝啤酒,冬天威士忌。”
①PublicRelations之略,宣传广告。
“并且三天有两天在酒吧吃煎鸡蛋卷和三明治?”
“是的。”我说。
“活得有滋有味嘛。”
“始终百无聊赖,以后也一个样。并非对此不满,总之无奈罢了。”
我觑了眼手表:过了9分20秒。
“但现在你所讲的并不是你的全部吧?”
我望了一会我放在桌面上的手,“当然不是全部。再无聊的人生也不至于10分钟就说尽。”
“我谈谈感想可以么?”
“请。”
“每每遇到第一次见面的人,我都让对方讲10分钟,并且以同对方所讲的完全相反的观点来分析对方。这样的做法你认为不对?”
“不不,”我摇了下头,“我想你大概是对的。”
一个男侍者来把盘子摆在桌上,另一个把菜放上去,沙司员浇上调味汁。浇法大致是:由近及中,由中及远。
“把这个做法套在你身上,我想是这样的。”她边说边把刀子一下子插进牛舌鱼酱。“就是说,恐怕并非你的人生无聊,而是你在追求无聊的人生。不对?”
“或许如你所说,或许并非我的人生无聊,而是我在追求无聊的人生。但结果是同一个——不管怎样我已把它弄到了手。人们都想从无聊中逃脱出来,我却想深入到无聊里边去,就像在交通高峰期开倒车。所以,我并未因自己的人生变得无聊而发什么牢骚,无非老婆跑掉那个程度罢了。”
“同太太就是因为这个分手的?”
“刚才也说了,一言难尽。但正如尼采讲的那样:在无聊面前即使神也会卷旗而去。如此而已。”
我们慢慢吞食。吃到一半她重新浇了调味汁,我多吃了块面包。在主食吃完前,我们各自考虑别的事。碟盘撤下,吃罢乌饭树浆果雪糕,蒸馏咖啡上来,这时我点燃一支烟。烟雾在空气中略一仿惶,即被换气装置吸了进去。天花板扩音器流淌出莫扎特的协奏曲。
“想再听你讲一下耳朵。”我说。
“你想问的,是不是问我的耳朵有没有特殊能量?”
我点头。
“这点希望你自己确认,”她说,“即使我就此对你说什么,也只能诉诸极为有限的形式,而且我不认为对你有帮助。”
我再次点头。
“为你露出耳朵也可以的,”她喝罢咖啡说道,“只是,我也不知道那样是否真的对你有好处,说不定你将后悔。”
“为什么?”
“因为你的无聊或许并没有你认为的那般顽固。”
“没办法。”我说。
她隔桌伸过手,放在我的手上面。“另外还有一点:一段时间里——往后几个月——不要从我身边离开,可以?”
“可以”
她从手袋取出黑色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