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的蜡烛都用翻转过来的纸板罩遮挡着。
“那上面都是蜡烛的纸板罩,”阿曼达说:“给烛火挡风的,在纪念品店,两个法郎就可买一个。看呀,当合唱队齐唱‘万福、万福玛利亚’时,大家同时举起蜡烛,场面壮观极了。”
这壮观令赫尔塔多也陶醉其中。每个朝圣团的前面,都由各自的领队,有时是一名教士领头,手中擎着写有各自团队名字的小牌子。此时,几个朝圣团正高举各自的牌子从赫尔塔多和阿曼达的面前通过。牌子上写着比利时……日本……阿尔及利亚……梅斯。是的,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在眼前涌动,那标牌上显示着他们来自地球的各个角落。
这时,在他身后上方树丛的某个地方,带有抒情风格的《卢尔德圣歌》从扩音机中播放起来。赫尔塔多悉心地捕捉着歌词:
我们祈祷我主荣耀,
愿主之天国降临。
我们祈祷主之教皇,
我们的天父,罗马之王。
我们祈祷吾之令堂,
教堂耸立大地之上,
赐福人间,美丽的圣女,
孕育众生的土壤。
我们为罪人祈祷,
那迷途羔羊,
沐浴主和圣母的恩泽,
它重见天光。
为贫穷、病痛、苦恼的芸芸众生
祈求你的恩宠,
慰藉那即将逝去的灵魂,
让圣光照亮地狱之门。
万福、万福玛利亚,
万福、万福玛利亚!
紧接着,3万多个嗓音从游行队伍中响起,重复着合唱的最后一句:
万福——万福——玛利亚,
万福——万福——玛利亚!
此情此景,使赫尔塔多不由自主地呼吸急促起来。他迅即扭过头,看着阿曼达。
阿曼达叹息道:“哦,我知道,太感人了。”
“的确如此,”赫尔塔多赞许着。
“不过,有时仔细想来,又觉得可笑,任何人只要精神正常或是智商不低的话,都明白不会有什么奇迹,这一切都是哄骗人的宗教把戏,这样说毫不过分。”
“看来你压根儿不信宗教。”赫尔塔多追问。
“我是个开业的心理学家,”阿曼达说。“我知道歇斯底里、情绪激动和自我催眠对人的心理影响,知道人的心理行为如何能使人的躯体处于某种暂时的麻痹状态,因此有时它能出乎人们的意料治愈病痛。如果那些游行者里某个人得到康复,可以说,那不是由于所谓的奇迹出现,只不过是由于不为人所知的原因病人本身的身心得到了康复。”她的眼光从游行队伍中收回来瞧着赫尔塔多。“你说哪?”她问。
“要我说什么呢?”
“也许我太直率。你信教吗?”
这几乎使他要赞同她的迥异的看法,但他想最聪明的做法莫过于扮演好他的既定角色。“我只能说,我出身宗教世家,这也是我来这儿的原因。”
“人各有志,”她耸耸肩说,随后便转过头去。“肯可能就在游行队伍里同那些人在一道走,我先回饭店去等他。”
俩人默默地走上山坡,又走过一条街后,来到一个拐角处。
“我就住那家饭店。”她说,“肯和我都住在加里亚·伦德里斯旅馆。”
“我也住那儿。”赫尔多回答。
俩人一起走进接待大厅,乘上电梯。赫尔塔多在上到二楼时跨出来。
“好吧,晚安,克莱顿太太,同你见面很愉快。”
“我也是。祝你睡个好觉。”
“回去就睡,”他说。
但是当他返回房间后,他知道他不会睡多久。他得把闹铃调到午夜后的某个时刻,他还得回到山洞去。有件很要紧的东西,他得尽快找到。
出租车的后排座位上,肯·克莱顿正将头靠在阿曼达·斯潘塞的肩头。她看着他,他又睡着了。可怜的人儿,自他俩钻进出租车离开卢尔德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沉睡。在光线暗淡的出租车中,她竭力辨认着手表上的指针,她发现他们已在被浓密的夜色笼罩的卡佑斯山岗的路上和散发着幽香的松树林里急驰了一个半小时。她已听说,到达尤哥内斯…贝因斯的旅途最多不过一个小时。故而她透过梅塞德斯轿车车窗,搜寻着尤哥内斯…贝恩斯的位置。
她还记得上次的法国之行,那风景怡人、美丽如画的乡村小屋和温泉胜地,她在此度过了两天的时光。温泉浴、草地网球和妙不可言的佳肴美酒,更有那环绕小屋四周35亩之大的葱郁浓密的树林,这都令她心旷神怡。在这里,肯能得到他迫切需要的休息。并且此地远离卢尔德那嘈杂的饭店和愚钝的朝圣者们,置身幽雅迷人的环境,她定能说服肯尽早返回芝加哥。如果他仍固执己见,离开之前再去一两次那可笑的山洞,她也可驾车送他去卢尔德,但不会再多了。
同他一起离开卢尔德饭店时没遇到什么麻烦。她事先就将行李送到接待大厅,她没有再预订房问。她要了辆出租车,以便于肯能在坚持看完那个山洞后及时休息,然后便动身离开卢尔德。
肯终于同那些朝圣者一起出现了。只见他睡眼惺忪,面色苍白,走路那跌跌撞撞的样子,竟如一具行尸走肉。她牵着他的手离开人流,此时他仍处在半梦游状态。的确,肯承认,他在今晚的游行中走完了全部游行路线,足有好几里。也许他过度疲劳,现在所渴望的就是立即躺下,好好睡上一觉。她告诉他可在出租车里睡一会儿,并且告诉他,她已找到一家设施更好、更为宽敞的饭店,在那里他会休息得更好。不过,他几乎没听见她在说什么。他低垂着头,对她的话全无回应,更不用说有何抗拒了。她让人将行李搬上出租车,小心翼翼地领着肯走出大厅,刚一坐进出租车的后排座位,肯随即便沉入梦乡。
“尤哥内斯…贝恩斯。”出租车司机招呼道。
阿曼达斜眼朝车窗外扫视一下,瞥见三座规模宏大的建筑迎面而过。那上面的灯光把夜空映得分外明亮。
他们的车在一个加有顶椽的通道停下,通道向前延伸到一座平台处,两旁是低矮的喷泉,平台上有几把柳编圈椅,此处也是饭店的正门。阿曼达双手托着肯,将他摇醒。当她拉着他站在出租车外时,他那睡眼惺忪的双眼微微眨了眨。
“到哪儿啦?”他咕噜了一句,神情仍然恍惚萎靡,似乎并不关心她是否回答。
司机正站在车旁,他把他们的行李拎出交给一名年轻的侍者。阿曼达朝司机点点头,央求帮着她把她丈夫送到里面去。俩人一起,将肯扶立起来,架着他磕磕绊绊地沿着通道向里,他们走过几座半裸体女人雕像,径直走进饭店朴素庄重的入口,司机扶着肯,阿曼达朝登记台走去。
“你们有这幢新楼里很漂亮的一套房间,”女服务员肯定地对她说,“希望你能满意。”随后,她把那名年轻侍者唤过来,“领克莱顿先生和太太到套房去,带上他们的行李。”
阿曼达付完司机车费后,扶着肯,随那名侍者朝门外的电梯走天。他们乘电梯来到三楼,被领进在电梯附近装饰华丽的一套客房里。
房间布置考究,通风良好。客厅的现代气息与陈列的古典家具巧妙结合为一体,那造型奇异的座钟、沁人心脾的鲜花、动物木雕、彩色电视机,使整体装饰令人心醉。同卢尔德那拥挤简陋的房间相比,这里的环境着实让人感到欣慰。
她一只手扶着肯,用另一只手给他指了指那些漂亮的装饰,白色沙发,柳条藤椅,还有那白色火炉。
“我们先要传者弄点喝的,”她对肯说,“坐一会儿,休息一下。如果你兴致还好,我们可以下楼去进晚餐。”
“我只想睡觉。”他倦怠地说,“让我躺下。”
肯太疲倦了,阿曼达无心再与他谈论这舒适宜人的新的饭店。她扶他走进光线明亮的卧室,那双人床上的被套已被掀起,她迅速为他脱去衣裤,没顾得上为他找出睡衣睡裤,便把他放上床,让他躺在柔软舒适的弹簧床垫上。随后她熟练地将他侧转身子,以便令他更感舒适,最后为他盖上被子。当做完一切时,他已酣声大作了。
卢尔德之行使他精疲力竭。对此,她无以责备。实际上,他俩穿过法国乡村地区时这段时间并不长,路途也还顺利。她要责怪的是那折磨人的烛光游行和那些四处游曳的狂热分子。当然,是那冗长的步行击倒了他,并令他病情加重。
她在卧室中来回踱着步子,刚想整理行李时,才猛然意识到她饿得厉害。从火车上吃完午饭到现在,她一直滴水未进。她走进铺着地毯的盥洗室。洗完脸后,从手袋里摸出一盒化妆品,开始在面颊和嘴唇上涂抹起来。接着她梳理好头发,离开套房朝楼下走去。
在二楼装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