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宣统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陛下,我们日本人有尚武的传统,自幼接受严格的训练,所以有强健的体魄和无坚不摧的意志、毅力,关东军以为,皇上如果诞育皇子,五岁时应交由关东军教育,使其健康发展——这是必须的。”

溥仪眼前一片茫然,提起笔,哆哆嗦嗦地签了字。

消息传到了早已靠边站的那些老臣的耳中。

佟济煦在皇上身边,还算有点权,道:“大清初年就有满汉不通婚的规定,特别是‘汉不造妃,旗不点元’,行之二百多年,世世遵守。现在竞破坏了家法,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胡嗣瑗道:“谁无祖宗,谁无子孙?现在爱新觉罗氏子孙变种了,祖宗也要改,真是旷古未有的奇闻。”

陈曾寿道:“一株大树,铲断其根本,又剪伐其枝叶,则此树难婆娑,生意尽矣!”

商衍瀛道:“本朝同治、光绪、宣统三代,五十年间,宫中不闻儿啼,气数已尽,虽曰人事,岂非天哉!”

无论如何,溥仪也不愿接受古冈安直所介绍的日本女人,这一点,溥仪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

1937年初春,东北仍飘着雪花,贝勒毓朗的女儿立太太派人给溥仪送来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位满脸稚气的初中女学生站在花园中的月亮门前,她梳着齐肩短发,穿着短袖旗袍,两手自然地抱在胸前,照片上的姑娘面容端正,眉清目秀。

溥仪看了照片,问了照片上女子的情况。

照片上的姑娘叫谭玉龄,出身满族贵族,原姓他他拉氏,辛亥年后,其姓按音转改为“谭”。谭玉龄十七岁,正在北京的中学堂里念书。

溥仪看着照片,听着介绍,当即表示同意。

吉冈安直一个电话打到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那里道:

“康德皇帝已选定了人,是北京的一名中学生。”

“一定要阻止,特别是中学生,更不能让她成为帝宫中的人。”

吉冈道:“看来我无法说动他,在这件事上,溥仪异常执拗。”

“那么,我亲自去说。”

第二天,植田谦吉大将拜会了康德皇帝,道:“关东军军部以为皇上选北京的中学生进宫是草率的。皇上也知道,在中学堂里,赤党的思想很流行,特别是北京的中学。所以,为皇上安全起见,为满洲国的国家利益,我们奉劝陛下改变这种选择。”

“她是我们满人的后代,是个天真的中学生,是革命的对象,怎么能受赤党思想的影响?我的主意已定。”

“关东军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我的意志同样不可动摇——无论如何,我的妃子,由我自己决定!”

植田谦吉对溥仪的强硬感到诧异,于是道:

“我仍希望皇帝陛下再考虑此事。”

“我还告阁下,没有什么可考虑的。”

植田谦吉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和他弄僵,何况,现在溥杰已娶了日本女人,而溥仪基本上是位“废人”。于是植田道:“皇上还是再考虑一下吧,在下告辞了。”

不久,谭玉龄来到了新京,会客厅里,溥仪一见到眼前这位亭亭玉立的中学生就喜欢上了她:她的身上,既有现代中学生的时髦、潇洒,又有贵族少女的矜持、端庄。

溥仪道:“说实在的,在宫中的生活是和外面不同的,有种种约束,不那么自由,你能适应吗?”

谭玉龄嫣然一笑道:“从皇上的这句话里,我已感受到了精神上的自由——看样子皇上是善解人意的。”

“你有没有感觉到这里是特殊的地方?”

“我明白皇上说的‘特殊’是什么意思。说实在的,我并不怎么喜欢,但是,我相信皇上一定能改变一切,把一切都变得美好。皇上有上天在支持呢。”

两人相见后,都表示同意结婚。谭玉龄又回到了北京。

植田谦吉又来到勤民楼,问:“听说皇帝陛下就要和谭小姐结婚了?”

“是的。”

“那么,我们尊重皇上的意见,但是,为皇上的安全考虑,为满洲国的国家利益和日满亲善考虑,我认为应对她进行一番调查。”

溥仪不再和他争论。于是植田谦吉派吉冈安直到北京对谭家作了详细调查,不久,吉冈安直向他报告说,“谭玉龄合格”,这样,溥仪得以和谭玉龄在帝宫中举行了婚礼,但是婚礼是在悄然中进行的,新京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皇上又纳了一个妃子。

谭玉龄被封为“祥贵人”,住在缉熙楼一楼西侧的几个房间。卧室的南窗下摆着一张双人沙发软床,床前挂着芭蕉叶式的幔帐;靠北墙放着一张赐宴用的小桌。谭玉龄的房间,总是清雅大方。

很快,宫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上了谭玉龄,溥仪对她的爱更是异乎寻常,远远超过了对婉容和文绣。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对卢沟桥发动攻击,中国军队奋起抗战,不久,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道: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南京政府态度强硬,中日全面战争遂成定局。

7月下旬,平津陷落。

8月13日,松沪抗战爆发。

随着对华战争的全面展开,关东军对溥仪的控制越来越严密。

吉冈安直不再与溥仪有什么客气。溥仪出巡,接见宾客、行礼、训示臣民、举杯祝酒,以至点头微笑,都要在吉冈的指挥下行事。溥仪要见什么人,不见什么人,见了说什么话,以及溥仪出席什么会,在会上说什么,一概听吉冈安直的吩咐。

溥仪已成了吉冈安直的木偶。

南京被攻占了!吉冈安直向溥仪报告道:“皇军已攻占南京,不日将向武汉攻击,大日本帝国的军队是无人能敌的,嗯,蒋介石快完蛋了!”

说完,他拉溥仪的手,让他与自己一同起立,向南京方向鞠了三个躬。

吉冈道:“让我们为在战场上牺牲的大日帝帝国的英雄们默哀。”

吉冈安直也窥伺着溥仪周围的人,窥伺着接近皇上或想接近皇上的每一个人。他渐渐发现,溥仪的护军已非打击不可了。这些人个个武功高强,对皇上、对大清又忠心耿耿。近来,随着日本人的节节胜利,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满清余孽蠢蠢欲动,他们以恢复大清的时机到了——这是与日本的利益根本矛盾的。所以吉冈安直对溥仪的家人也严密监视起来,而要控制这一切,护军是个大障碍。

于是吉冈安直来到关东军参谋部,作为参谋部的一员,布置了又一个圈套。

一天,有几个护军到公园去玩,他们到了一艘游艇边,准备租游艇。

一个护军交了钱正要登艇,有几个穿西服的中年人走来,大叫:“这是我们预定的。”

护军道:“刚才我们租的时候,船主并没有这样说,怎能信口说你们预先定好了呢?”

“你这人真不讲理!我们预定的艇也要坐!”

护军气愤地道:“是谁不讲道理?”

“你们!”几个穿西服的围拢来。

“怎么,想打架吗?”护军道。

那几个人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向护军扑去。

溥仪有200多个护军,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三拳两脚,那几个人全趴下了。这时,一条狼狗扑上来,一个护军飞起一脚,狼狗一声惨叫,扑地吐血而死。

倒在地上的人吓呆了,道:“敢动手打司令部的参谋,又踢死了军犬,等着瞧!”

几人歪歪倒倒,钻进了一辆汽车。

几个护军吓呆了——他们不知道这几个人是日本人,更不知道他们是关东军军部的。

几个护军回到了驻地,正在忐忑不安的时候,宫内府外来了日本宪兵,两挺机枪对准大门,三排士兵拉起了枪栓。

“叫佟济煦的出来!”龟田小队长吼道。

一会儿,佟济煦出来道:“老总有什么事?”

“你们的人,去公园的,打关东军参谋,快把他们拉出来,不然,统统死了死了的!”

佟济煦吓坏了,忙回去,问:有在公园和日本人打架的吗?”

几个护军站起来。

“日本人来了,你们去吧。”

一个护军道:“咱们真是软蛋透了。”

护军们被宪兵带走了,烟熏火燎,皮鞭毒打,各种酷刑用了一遍。

溥仪听到佟济煦的报告,心里一阵疼痛:护军是他自己出钱养的队伍,是他培养的军事骨子啊!看来,日本人要斩草除根了。

溥仪忙装出笑脸,对一旁的吉冈安直道:

“请中将阁下向关东军说说情,我担保他们是无心和参谋部的人发生争执的。”

吉冈道:“这是皇上的看法,我倒以为这些护军有反满抗日的思想倾向。但是,我愿为陛下去一趟,哈。”

吉冈回来后,带来了东条英机的三个条件:

1.佟济煦向关东军参谋赔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