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平君(大老婆皇后)——刘骜(第十二任皇帝)
傅女士(小老婆婕妤)——刘康——刘欣(第十三任皇帝)
冯媛(小老婆婕妤)——刘兴——刘箕子(第十四任皇帝)
当刘骜先生发现他终不能再有儿子时,他和赵飞燕、赵合德女士,决定把政权转移给侄儿刘欣,经过情形,不再费唾沫矣。傅老太婆幸而保住老命,寿终正寝,但从她为孙儿争取宝座,和对三十年前的宿怨,毫不放松地加倍报复,可看出她的阴狠和心机。当她儿子刘康先生娶妻时,她还不能完全自主,等到刘康先生的儿子刘欣先生娶妻时,老太婆就决定为孙儿娶一个她娘家的女儿。娶娘家的女儿是一种老谋深算,谓之“亲上加亲”,使娘家的势力跟权势结合。永不外溢。这位配给刘欣先生的娘家女儿,就是我们的女主角傅孝哀女士。她爹傅晏先生,正是傅老友婆的侄儿。
刘欣先生最初被迎接到首都长安,先封成皇太子。
皇帝刘骜先生派师丹先生担任皇太子的教习(太傅),下令祖母傅老太婆和亲娘丁姬女士,仍留在封国所在地定陶(山东省定陶县),不准随刘欣先生走马上任。盖儒家系统的宗法制度中,“为人后者,不得顾私亲”。政府有关单位还特别成立一个小组,研究“皇太子能不能跟他的祖母和母亲见面”。研究的结论是不能见面。
傅老太婆子方百计把自己的独生孙儿掇弄成皇位的继承人,就是希望到长安作威作福,如今不但不能作威作福,反而又失去了孙子,当然气冲斗牛。在当时的法律上和伦理上,她无从施展,但她有她的左道旁门,大量的金银财定再度滚进了皇后赵飞燕女士和宰相王根先生的腰包(傅老太婆很清楚,只要允许她到长安,她有的是本领屯积更多的金银财宝)。于是,皇太后王政君女士特别允许傅老太婆和丁姬女士,每隔十天,可以到太子宫探望刘欣先生一次,那就是说,她们婆媳可以到长安啦。刘骜先生反对,老娘王政君女士曰:“刘欣年龄还少,傅老太婆是把他抱大的,准她去看望刘欣,不因为她是祖母,而是把她当成奶妈。”但仍作小小让步,傅老太婆可去,丁姬女士却不可去,团丁姬女士只生刘欣,没有养刘欣也。——事实是丁姬女士无法养刘欣,生下刘欣后,祖母就把娃儿抱走啦。傅老太婆不在乎奶妈不奶妈,只要她能去长安就行。皇帝就是权力魔杖,现在不得不姑且委屈,只等刘骛先生一死,刘欣登极,大权会立即在握,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公元前七年,刘骜先生终于死掉。傅老太婆高兴得屁都放出来,刘欣先生刚坐上金銮殿,死皇帝刘骜先生的棺枢还停在前殿,没有安葬,傅老太婆就教刘欣先生下令封岳父大人傅晏先生侯爵。师丹先生叹曰:“整个国家都是皇帝的,亲戚何患不富贵?却这样急吼吼地迫不及待,岂能长久乎?”在傅晏先生封为侯爵一个月后,女儿傅孝哀女士,晋升为皇后。
傅王两家激烈斗争
博孝哀女士虽然顺理成章地当了皇后——她这一年大概十七八岁——但刘欣先生的祖母傅老太婆和亲娘丁姬女士,却遇到困难。傅老太婆天天逼着孙儿公开尊崇她当太皇太后,尊崇丁姬女士当皇太后,可是根据宗法制度的理论,刘欣先生继承帝位,是他个人的事,不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把全家人都搞到“大宗”系统里去。傅老太婆和丁姬女士,仍是“小宗”,傅老太婆仍是定陶王国的太王太后,丁姬女士仍是定陶王国的王太后。而刘欣先生才二十岁,又刚刚坐上宝座,屁股还没有暖热,政府大权仍在太皇太后王政君女士娘家人王姓家族的手里,他不敢直接颁发命令。所以,傅老太婆越催得紧,刘欣先生越为难。
这情形被绝顶聪明的侯爵董宏先生看到眼里,他认为机会到啦,于是向刘欣先生上了一个条陈,引用公元前三世纪五○年代的故事。盖秦王国第五任国王赢异人先生的亲娘是夏姬女士,后来过继给华阳夫人,等到赢异人先生坐上王位,夏姬女士和华阳夫人,同时都称王太后。所以董宏先生建议,应该援引这个前例。
傅老太婆当然大喜过望,刘欣先生也感谢董宏先生为他解围。可是,却触怒了王姓家族,以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司马)王莽先生为首,副总司令(左将军)
师丹先生为次,联名弹劾董宏先生。在弹劾书中指出,“皇太后”的名号至尊至贵,有一无二。秦王国是一个没有文化的野蛮之邦,董宏先生竟然引用它们的故事,显然瞧不起天子英明,应该依“大逆不道”的法律条款,治他的罪。那就是说,董宏先生应该满门处斩。
刘欣先生一肚子不高兴,但他抵抗不住王姓家族的压力,虽对董宏先生没有满门处斩,却仍不得不撤消他的侯爵,贬成一个平民。
董宏先生赌输啦,但他也点爆了傅王二家激烈争斗的火药库。傅老太婆气冲冲地找到刘欣,骂他小子没有用,连亲娘和亲祖母的尊号都束手无策。刘欣先生一想,这也对呀。于是他转向太皇太后王政君女士,要求支持。王政君女士不好意思拒绝,就以她阁下太皇太后的身份下令,追赠定陶亲王刘康先生(刘欣的爹)“共皇”,尊称傅老太婆“定陶共皇太后”,丁姬女士“定陶共皇后”。
傅老太婆当然不满意,但她是能忍的,她等待着下一个契机。而王姓家族,摩拳擦掌,也在等待下一个契机。而下一个契机来啦,那就是在冯媛女士篇幅里介绍过的宴会席次之事。在王莽先生的坚持下,把居于首席的傅老太婆的椅子,搬到次席。
刚把椅子搬开,王政君女士、丁姬女士、赵飞燕女士,以及刘欣先生带着傅孝哀女士,陆续到齐,只有傅老太婆拒绝参加。宫廷之中,间谍密布,早有小报告打到她那里矣。王政君女士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几次派人去傅老太婆住的北宫催请,都请不来。刘欣先生第一个不高兴;皇帝不高兴,其他参加的人,自然不敢高兴,一场宴会,弄得兴致索然。
傅老太婆立刻加以反击,她要刘欣先生对王莽先生采取行动。王莽先生得到消息,光棍不吃眼前亏,就自动辞职。刘欣先生立即批准,但碍于王政君女士的面子,仍赏赐地黄金五百斤。王莽先生丢官,王姓家族的权势响了警报。首都卫戍司令官(司隶校尉)解光先生,抓住机会,弹劾王姓家族的两位当权分子:官拜侯爵的王根先生和王况先生。王况先生是王根先生的侄儿。奏章上曰:
窃见曲阳侯王根,三世据权,五将秉政,天下辐辏,赃累巨万,纵横恣意,大治室第。第中筑造土山,矗立两市,殿上赤墀,门户青琐。游观射猎,使仆从被甲,持弓弩,陈步兵,止宿离宫,水衡(工程部)供张,发民治道,百姓苦其役。内怀奸邪,欲制朝政,推近吏主薄(秘书)张业为尚书(皇帝机要秘书),蔽上空下,内塞王路,外交蕃臣。按王根骨肉至亲,国家大臣,先帝(刘骜)弃天下,王根不悲哀,思慕山陵,公然聘娶皇宫歌女(掖廷女乐)段严、王飞君等,置酒歌舞,捐忘先帝(刘骜)厚恩,背臣子义。王根侄城都侯王况,幸得以外戚继列侯侍中(皇宫贵宾),不思报德,亦聘娶皇宫宫女为妻,皆无人臣礼,大不敬不道,应按律惩治,为人臣戒。
全族覆没
这一弹劾,正中皇帝刘欣先生的下怀。他不能真的“按律惩治”,如果真的“按律惩治”,王根王况休矣,好在他的目的只在排除王姓家族势力,于是把王根先生遣回他的封邑曲阳(安徽省凤台县),而对王况先生比较严厉,撤消他的侯爵,贬成平民。
王姓家族衰落,傅姓家族兴起,丁姓家族也跟着沾光。傅老太婆有三位堂弟,除了皇后傅孝哀女士的爹傅晏先生封孔乡侯外,傅喜先生封高武侯,傅商先生稍后封汝昌侯。更在稍后,傅老太婆的娘,曾改嫁一位姓郑的,生了一子郑挥先生,虽然已经死啦,也追封信阳侯,而由他的儿子郑业先生继承爵位。更追封傅老太婆的爹崇祖侯,丁姬女士的爹褒德侯。丁姬女士大哥丁忠先生已死,丁忠先生的儿子丁满先生,封平周侯;二哥丁明先生,封阳安侯。这一群新兴的侯爵和他们新参加政府后的官职,使傅丁二家的势力,霎时间如日中天,炙手可热。
以上都是发生在公元前七年的事,也就是刘骜先生死掉,刘欣先生上台那一年的事。到了第二年(前六),傅老太婆向她二十年前的情敌冯媛女士报复,发生流血冤狱。权力和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