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太守见姚寿之满面愁容,便开言相问,姚寿之将和莲娘成婚始末,并黄家涉讼情形,细诉一番。施太守笑道:“是黄有成聘定,原该姓黄娶的。但他既不舍得割下胸肉来,阴司里又不是他求了放还的,却想享那现成的福气,真是无理。”随又说道:“贤婿不必愁烦。今日是个吉日,特送小女到来,且请做姐姐的出来见礼。”
当下莲娘出来,施太守叫家人朝南摆下两把椅子,要行嫡庶礼。莲娘那里肯依,便只得学了蛾皇、女英的故事。
姚寿之同着双妻,参了天地,又与施太守见了礼,然后结亲祭祖。
你道那日官差缘何不来吵闹?一来见施太守在此,有些碍眼;二来施太守就叫姚寿之家人,用个纸包,先去安顿了的。
施太守又着人去请施孝立来,一同吃酒。姚寿之侍坐相陪。
施孝立先说起黄家之事,要施太守到县里去说人情。施太守道:“说人情是容易,但他上司衙门仍旧告得的,又不值得去见那瘟知县。老夫却另有一个见识在此,正要说于二位得知。”便扯施孝立和姚寿之去,附着耳根,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说了一回。二人大喜。你道说些什么,原来跟冰娘来的一个大丫头,也是重庆府人,面貌举止,活象莲娘不过,莲娘是艳丽的,他却一味呆板,就如金银二物,若不是司空见惯,也竟可以把铜锡假充。
施太守却叫施孝立领回去,只说就是莲娘,因施太守送两个女儿与姚寿之为妻,姚寿之休他归家,自让黄有成来娶去。当夜席散,施大守便去与女儿说知,将那丫头交付施孝立,一乘轿子抬了同回家去。施孝立自分付家人,不许泄漏。
如今却说施太守,在女儿家中住下三四日,自回重庆去了。那官差听说施太守去了,便又到姚家来要人。姚寿之踱出去道:“你今日还来这里要人么?”官差听了大刺刺的话,嚷起来道:“我只是奉公差遣,却不要把施太守的女婿的势使出来。”
姚寿之冷笑一声道:“你今日也晓得我是施太守的女婿了么?那施孝立女儿,父亲不过是个守钱虏,我往常也就把他做了老婆;如今施太守送两位千金与我为妻,我还要这招是非货儿做什么!已经休了回去,你自施家去要人罢。”边说边又大摇大摆的踱了入去。
差人好生疑异,去探那伙家人口气时,都使些施太守家势头出来,却像果然不希罕什么施孝立女儿,休了回去的。这都是施太守手笔教就。差人只得又到施孝立家去问。那施孝立装出许多气苦,告诉姚寿之的薄情,得新忘旧,却叫差人知会黄有成,自来这里迎娶。官差果然去报了信。黄有成信为实然。心中大喜,择个吉日,便行娶去。成亲之后,却见新人姿貌,毫不出色,心里有些懊恼,上床和他行事,却也不是处女。这是施孝立怕被那里捉了破绽,落得自家人受用一番的缘故。
黄有成见老婆容貌平常,便思量要娶妾,那丫头也会吃醋不许,不上半年黄有成偶感时症,一命呜呼。那丫头便拎了些家财,另去嫁人。姚寿之夫妻直到黄有成死了,方才放下鬼胎。施孝立也常到他家,不消瞒人。
姚寿之一日对莲娘、冰娘道:“我想前番就住在阴间,倒也安乐;却何苦还要来受这惊恐。”莲娘道:“那安乐是少不得百年后有的,却还舍不得阳世的欢娱。贪多了,寻出那惊恐来。”两个听说,都笑起来。冰娘道:“姊姊虽受惊恐,你爹爹却快活哩。”莲娘道:“胡说,却是为何呢?”冰娘道:“你不晓得,他把妹子的大丫头拔了头筹,却才让与脱时倒运的黄有成么?”说罢大家都笑起来。
姚寿之一夫两妇,说说笑笑,说不尽那闺房乐事。后来姚寿之乡会联捷,点入翰林,直做到湖广总督。莲娘、冰娘都受诰封。那钱有灵恰在那里做属员,是从川中调去的,贪酷如前,被姚寿之具本严参,革去职任,又问了个罪。姚寿之年华半百,即便致仕归乡,悠然林下。莲娘生三个儿子,冰娘生两个儿子,都曾做官。连那丁约宜儿子,也提拔他得了个小小官职。姚寿之夫妻三人,都活到有九十多岁,儿孙绕膝,富贵兼全,真乃非常之福。有诗赞曰:
一夫二妇已便宜,又得成双绝世姿。
更有一般堪羡处,和如姊妹共欢娱。
第十回 从左道一时失足 纳忠言立刻回头
神器难徼幸,奸雄漫起争。
草兵宁足恃,豆贼究何成。
一旦王师下,旋看小丑平。
伟哉女豪杰,勇退得全身。
不知多少英雄豪杰,不得善终;那庸夫俗子,倒保全了首领,死于窗下。这是什么原故?要晓得庸夫俗子,自量气力又敌不过人,计策又算不过人,在这上头退了一步,便不到得死于非命。英雄豪杰,仗着自己心思力气,只要建功立业,撞到那极凶险的地方去,与人家争锋对垒,何尝建了些功业,那逃不出俗语说的道: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到这时候,反不及得庸夫俗子的结局了。那个到底不算真正英雄豪杰。若是真正英雄豪杰,决不肯倒被庸夫俗子笑了。在下这八句诗,是赞一个女中范大夫,要羞尽了许多须眉男子的。待在下敷衍那故事与列位看。
明朝永乐年间,河南考城县奉化村地方,有一个姓曹的,叫做曹全士,也不过是村民略有些家财,将就可以度日。娶妻田氏,生下一子一女,儿子取名永福,倒也中中质地;那女儿叫珍姑,从小便十分聪明,又生得非常韶秀,曹全士夫妻爱惜无比。
珍姑才得六岁,曹全士便令他同哥哥永福去村学里读书。永福已有十二岁,却倒读不过珍姑。珍姑读到十一岁,十三经都读遍了。
那学堂内有个同窗,姓王,名子函,没有父亲,只有母亲沈氏,在家守节,抚育着他,也住在那村里。他长珍姑三岁,一般的聪明,又生得俊秀。他见珍姑渐渐长得娇媚可爱,十分的来亲近。那珍姑虽还不知什么男女之情,却也喜欢着王子函。
王子函一日回家,向母亲赞珍姑的美貌,要母亲与他定这头亲事。
沈氏只有这儿子,也巴不得寻个好媳妇,使他夫妇和谐,自己享些晚福。便央人到曹家去说亲。
曹全士见王家怜仃孤苦,不肯出帖,沈氏母子也没奈何。
那珍姑晓得父亲不允许亲事,在学堂内见王子函,便也理会得一种怜惜之意。王子函越发爱慕珍姑。
到了十三岁,曹全士见他长大,不再叫去读书,只在家中做些针线。
王子函见他不来同读,好生没趣。每日到学堂里去,便大宽转从曹家门首经过,想看他心上人,却不见珍姑出来。
王子函生出个窍来。起先同在学堂内时,他买一管箫来,藏在身边,等先生走了开去,就取来吹,也曾教珍姑吹得几声。当下便又去取了那箫,在曹家门首悠悠扬扬吹起来。
珍姑听得,走出来,看见是王子函,对他笑了一声,王子函也便不吹了。到了明日,王子函又在门前吹箫,赚得珍姑出来,早又把箫藏过。
珍姑会意,以后不等到他吹箫,约是那时候,就立在门前守王子函过,和他说几句没紧要的话。王子函只要得这般,那亲事倒也不想的了。
如此有一年。曹全士怪他日日抄远路在这里走,又见女儿不先不后,那时候总在门前首,越发疑心,把女儿防困起来,珍姑见父亲动疑,便不敢再去会王子函。王子函几次不遇见珍姑,又去把那箫来吹,却也只是空腔,没得妙处吹出来了。王子函也早会意,心中闷闷不乐。这都按下不表。
另说起一头,山东蒲台县,有个妇人,母家姓唐,名叫赛儿,嫁着个林公子,不上一年,丈夫死了。
这唐赛儿在家,不知那里来两个道姑,传授他些妖法,善能撒豆成兵,剪纸为马,并那摄取金银之术,便煽引了些愚民,在那里招军买马,先攻破蒲台县,做了巢穴,又分兵四出。山东地方,只除登、莱、青三府,其余都被占了。官兵那能抵敌。
他见永乐帝篡了大位,声言替建文报仇,要恢复南京,迎请复位。便奉着建文年号,自称帝师;又领兵渡过黄河,侵夺河南开、归等府。势头好不利害。
这考城县地方,是近着黄河的,百姓家家逃窜。那曹全士少年时,曾习得些武艺,儿子永福又有几百斤气力,他想逃往别处,也不安逸,倒不如去从贼兵,希冀立些功业。便率领家属去军前投降。
那时珍姑方十五岁,唐赛儿见生得仙子一般,与他说话,又异常灵动,心中甚喜,便拔曹全士父子做了亲兵,留珍站在身边,传他法术做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