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城文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初在罗马城一个小吧,朋友去柜上买咖啡,我在店里觅得两个座位。正庆幸

间,朋友过来说你要坐着喝吗?错愕然后得知站与坐是两样价钱。

饮茶,用电脑语言说,内定值(default)是坐着的。

十一日

RaffaellaGallio来,她在上海音乐学院学过古琴,有个中国名字叫“小兰”。

年初我和米塔去意大利北部山区时到她家,在厅里歇息,忽然远远看到灶边墙上挂

着一幅墨色立轴,笔法好熟悉,近前一看,果然是黄慎的,画的是一个捧花老人。

黄慎(1687…177?)是“扬州八怪”之一,早年从上官周学工笔,后来变画法为

粗笔,善画人物。这一幅画的老人是卷发虬髯,面容有点像笑着的达·芬奇,举着

一篮花。画的右上角有“嘉庆御览之宝”椭圆章,印歪了。皇帝在皇家收藏的画上

印收藏章,以清高宗(俗称乾隆皇帝)最为讨厌,看过就盖,好像政府单位的收发员。

我曾奇怪为什么将清高宗叫成乾隆皇帝,清代以前没有用年号称皇帝的,例如

不会称唐玄宗为天宝皇帝,注意了之后,发现清代十个皇帝每朝只用一个年号,所

以用年号称清代皇帝,亦是民间的一种方便。黄慎写字好勾连,喜怪笔,字是有名

地难认。这幅画上他题了一首诗,首句“学道不成鬓已华”,接下去的两个字即不

能辩识,好在他的同乡雷鋐将其诗集辑为《蛟湖诗草》,其中也许收录了这首题画

诗。

画的落款是他的字“瘿瓢”和名章“黄慎”。

画上既有皇家收藏印,也许是末代皇帝溥仪从宫里传出来的。溥仪在他的自传

里讲他经常用赏赐的名义,让亲族将宫里的文物带出去。手下的太监也常常偷盗,

以至于为了掩盖结果,竟烧掉了储藏文物的一间房子。溥仪一九二五年离开紫禁城

的时候,带了大批的文物,很多都散落民间了。我于是问小兰如何有这样一幅画。

小兰说在中国时见到喜欢就买了,很便宜,问这是谁画的?我如此这般说了一下,

告诉小兰最好不要挂在灶边,这画该是进博物馆的。小兰亦不以为意。

小兰来,我记得黄瘿瓢的那张画,于是问她收好没有,小兰笑说挂到楼上去了。

我这次再到意大利来,带了转录的上海姚门父子弹的古琴曲给小兰。

小兰上大学时在威尼斯,于是带我到巷里串,俨然地主。随她走,到了一处,

小兰忽然说,当年上学时几个同学租了附近一个老太太的老房子,凡有男生来,老

太太就大声说话,很厉害,养的一只狗,又常常来小兰她们房间里撒尿。我说倒可

以找找看这位老太太还在不在。于是就找,找来找去总是寻错。小兰算了一下,在

威尼斯上学已是十年前的事了。

终于找到了,小兰指着隔了一幢楼高处的一个圆窗。我望着圆窗,想那老太太

居高必看得见海,怎么还脾气大呢?

沿威尼斯岛北面的海边走,小兰指着海上的木桩说它们是可以拔起来的,木桩

本是平日标示水上航道的,古时候敌人打来时,威尼斯人就拔掉木桩,没有了木桩,

敌人的船就会陷进水中浅处。古代的威尼斯并非只有富足与豪华。

小兰在Rialto桥附近看到一家小书店,进去买书,于是与老板SergioVolpe先

生相识。临走时,Sergio先生说过几天送我一本书,那本书现在不在店里。

这个店很小,楼梯上都摆的是书。有一个老人在角落里看书,游客们轰轰烈烈

地从店前走过。

十二日

G先生、N先生、马克和我四个人晚餐。菜中有一道扇贝,非常鲜美,壳亦好看。

希腊神话的维娜斯生自壳中,真是合情理。年初我在佛罗伦斯的乌菲兹博物馆看波

蒂且利的《维娜斯之诞生》,近看用笔很简,但实在是饱满。整个博物馆里的东西

都是饱满,有元气,正所谓的酒神精神。美术学院里米开兰基罗的《大卫》石像,

真是饱满,他所有的作品都饱满,连受苦受罪都是饱满的形体在那里受苦受罪。

文艺复兴,复兴的是饱满的人文精神,论到造型,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都

早将原理确立了。

G先生问到共产主义及中国传统。

G先生说还要看在美国圣地牙哥举行的美国与意大利帆船比赛的电视转播实况,

于是大家散去。

路边小店的灯将窄巷照得有些恍惚,来往的人遇到了,侧身而过。

《教坊记》有一则说到:

圣寿乐舞,衣襟皆各绣一大窠,皆随其衣本色。制纯缦衫,下才及带,若短汗

衫者以笼之,所以藏绣窠也。舞人初出,乐次,皆是缦衣舞。至第二叠,相聚场中,

即于众中从领上抽去笼衫,各怀内中。观者忽见众女咸文绣炳焕,莫不惊异!

这是一千年前为皇帝祝寿的舞蹈,《旧唐书》的《音乐志》里说:“若圣寿,

则回身换衣,作字如画”,所以看来还会变出字来,当时有诗人记录过例如“太平

万岁”。

《教访记》的珍贵还在于崔令钦不但记载“其然”,还记载“所以然”。这种

舞蹈现在仍有,例如运动会开幕闭幕时的团体操,观众席上变化的标语。现在的观

众看了,也还是“莫不惊异”。九月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纳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

们肯定还会看到这种古老的把戏。

十三日

下午路过威尼斯音乐学院,听到有人在练声,另一个窗户传出钢管的声音,于

是进去张望。里面的院落天井极豪华,大约是旧时贵族的府邸。想起北京的中央音

乐学院,亦是在一个王府里。

从音乐学院出来,过学院桥,桥头便是威尼斯美术学院,索性也进去看一看。

不料刚在门庭小院举头,即被门房指手划脚喝了出来。

我想我在威尼斯充的角色,在别人看来是个日本角色。去店里买地图,老板用

日本话问我要哪一种,我虽然中国话说得最好,想通了,操英吉利语说,我是中国

人呀。老板一拍额头,叹道,我的妈(mammamia),我好不容易才学了几句日本话。

我说没关系,哪国人都会付你“里拉”的。

十四日

马克送我一本他翻译的《茶经》,里面收集有精致的插图。马克做的注释占了

书的三分之一。为引用藏在日本的中国典籍,马克特地去过日本。

马克亦认识小兰,说他参加了小兰在威尼斯大学的毕业考试,那天小兰弹中国

古琴的时候,所在的大房子的窗忽然都自动打开了,真是奇怪。

如果从物理方面讨论这个奇迹,是不是很无趣?

我问马克,在威尼斯读东西时常常看到“北方蛮族”,这“北方蛮族”到底是

什么人呢?

马克说,就是我呀。

马克的头发是浅栗色,属金发一类,眼睛蓝灰色。一般意大利的女人认为金发

是美,金发应该是当年“北方蛮族”的头发。历史的归历史,现实的归现实。

以我有限的直观来看,地中海沿岸的种族的混合,包括东方的阿拉伯人、南方

的北非人、北方的“蛮族”。这种混合的结果,就是意大利的男女非常好看,腿修

长有力,脖子精致,额头饱满,腰部微妙,像脸一样的有表情。天生的卷发和暗色

皮肤的人非常多,肥胖臃肿的人在人口比例上很少。我曾问过一个人为什么意大利

的胖子少,回答是“胖子都被我们赶到美国去了”。

不少中国画家因为画《大卫》石膏像,错把大卫当欧洲美男子,其实大卫是实

实在在的阿拉伯美男,他是以色列王,鼻梁坚挺,嘴唇有变化,卷发。北方欧洲人

是直发,斯堪地纳维亚人为典型。当地中海东南方的文明灿烂时,“北方蛮族”赶

时髦,将头发烫卷为美,我们现在还可以从英国法官头上的假卷发体会到当年的趋

时遗绪。古希腊得非洲人种与文明的传布,于是古希腊的俊男美女雕像,无一不是

卷发,给中国画家们的学生时代添了不少麻烦。

现代中国人的爱烫卷发,应该是近代对西方世俗审美的隔代趋时,因为《水浒》

里的赤发鬼刘唐还是古典丑男,现在则是男女刘唐满街走,意气风发。

意大利人的血源混杂使他们的嘴唇有造型。欧洲北方人的嘴,像用刀在鼻子下

面横砍的一条缝。我的经验里,亚洲人的嘴有形状,这一点在佛像上得到典型的表

现。

当一个意大利人看着你的时候,虽然没有说话,但嘴的造型已经在表达意义了。

意大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