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散文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这时,我也明白为什么这位老朋友说是〃痛苦〃了。他学得的知识只使他知道中国人人身上有人造丝,而且人造丝还有火药品,无怪他反复说:“顶后悔的,是我学过将近三年的缫丝!〃

现在又是许久不见这位老朋友了,也不知道他又跑到了哪里去;不过我每逢看见人造丝织起的时候,总要想到他,而且也嗅到了他所说的〃火药品〃!

而且,最最重要的,这些人造丝都是进口货——东洋货!

卷一 散文小品 全运会印象

据报上说,全运会十一天内售出门票总价计银(法币)十一万元左右。算个整数十一万元罢,那么我也居然是报效过十一万份之四的一个看客。

我和运动会什么的,向来缘分不大好,第一次看到运动会,是在杭州,那还是刚刚〃光复〃以后。是师范学堂一家的运动会,门票由师范学堂的一个朋友送来,一个钱也没有花。(师范学堂运动会的门票本来也不卖钱的)。第二次在北京看了,时在民国三年或四年,好像是什么华北运动大会,门票是卖钱的,可是我去看了一天,也没有花钱。因为同校的选手例可〃介绍〃——或者是〃夹带〃罢,我可弄不清楚了,——若干学生进场,既然是〃夹带〃进去的,当然坐不到〃看台〃,只混在芦席搭的本校选手休息处,结果是看〃休息〃多于看〃运动〃。

第三次就是这一回的全运会。这一次不但花钱坐〃看台〃是有生以来的〃新纪录〃,并且前后共去看了两天,也是〃新纪录〃。谁要说我不给〃全运会〃捧场,那真是冤枉。

然而〃捧场〃之功,还得归之于舍下的少爷和小姐,第一次是少爷要去看,我当然应得勉强做一回〃慈父〃。第二次是小姐要看了,那我自然义不容辞自居为〃识途之老马〃。

我相信,我虽然只去了两次,却也等于和大会共终绐。因为一次是最不热闹的一天(十二日),又一次便是最热闹(十九日)。我凭良心说:这两天都使我〃印象甚佳〃。

首先,我得赞美那直达全运会场的华商公共汽车的卖票人实在太客气了,隔着老远一段路,他就来招呼。殷勤到叫人过意不去,看惯了卖票人推〃土老儿〃下车,不管他跌不跌交的我,真感到一百二十分的意外。这是〃去〃,哪里知道〃回来〃的时候,几路车的卖票人一起动员作〃招呼〃的竞赛,那一份〃热心〃恐怕只有车站轮埠上各旅馆的接客方才够得上。自然,这是〃最不热闹〃的十二日的景象。至于最热闹的十九日呢,理合例外,下文再表。

好,买得门票,就应当进场了,不知道为什么,左一个〃门〃不能进去,右一个〃门〃也不能进去。于是沿着〃铁丝网〃跑了半个圈子,居然让我见识了一番会场外的景致。会场的〃四至〃全是新开的马路(恕我记不得这些马路的大名),而在这些马路一边排排坐的,全是芦席搭成的临时商店,水果铺和饭馆最多。也有例外,那就是联华影片公司的〃样子间〃棚顶上有两个很大的电灯字——《天伦》。对不起,我把联华的临时的宣传①棚称为〃样子间〃,实在因为它不像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临时宣传棚似的既有人〃招待〃又可〃休憩〃,并且恭送茶水。

①《天伦》一九三五年联华影业公司摄制的故事片。

一看见有那么多的临时芦棚饮食店,我忽然想起这会场外的景致实在太像我们家乡的〃香市〃。说是〃太像〃,决不是指两者的形貌,而是指两者的〃氛围〃。同样的,“田径场〃可就〃太像〃上海的三等影戏院。我赴会以前,把我二十年前看过华北运动会的宝贵经验运用品来,随身带了些干粮(我想我应当表明一句,我是单拣那没有核也没有皮壳的东西),还带了一瓶葡萄汁、一瓶冷开水,然而一进了田径场的〃看台〃,我就晓得我的〃细心〃原来半个钱也不值。这里什么都有:点饥的,解渴的,甚至于消闲的,各种各样饮食的贩卖员赶来落去比三等戏院还要热闹些;栗子壳和香蕉皮、梨子皮到处有的是。这样的舒服〃自由〃我自然应当尽量享受,于是把葡萄汁喝了,冷开水用来洗手,空气子随便一丢,而肚子尚有余勇,则尽力报答各式贩卖员劝进的盛意。至于带去的干粮呢,原封带回。

“田径场〃像一个圆城,看台就是城墙,不过当然是斜坡形。我不知道从最低到最高共有几级,只觉得〃仰之弥高〃而已。我们站在最高的一级,那就是站在城墙顶上了,看着城圈子里。

那时〃城圈子〃里,就是〃田径场〃上,好像只有一项比赛,足球。广东对山东罢?当然是广东队的〃守门〃清闲得无事可做,我真替他感到寂寞。我听得那播音喇叭老是说:“请注意,广东又胜一球。〃真觉得单调。我热心地盼望山东大汉们运气好些,每逢那球到了广东队界内时,我便在心里代山东大汉们出一把力。我这动机,也许并不光明,因为广东队的球门离我近,我可以更加看得明白。

忽然有一个声音在我前面说:“怎么球总在那边呢!〃

我留心去找那说话的人,原来是一位穿得很体面的中年太太,撑着一把绸洋伞,有一位也很漂亮的年青人坐的旁边,光景是她的令郎。

“因为这一边的人本事好,〃那位〃令郎〃回答。接着他就说明了许多足球比赛的规则。凭我的武断,这位中年太太对于足球——或者甚至运动会之类,常识很缺乏,要不是足球而是回力球,那她一定头头是道;然而她居然来了,坐在代价高可是不舒服的水泥〃看台〃上,她也带着她的〃令郎〃,可一定不是她在尽〃慈道〃而是她的〃令郎〃在尽〃孝道〃。谁要说她不给〃全运会〃捧场,那也真是冤枉。

这时,太阳的威力越来越大,那位〃热心〃的中年太太撑伞撑得手酸了。而且就在头顶那香炉式的烟囱口里,老是喷着煤灰,像下雨一般往我们这些看客身上洒——如果跟雨一样重倒也好了,偏偏又比雨点轻,会转弯。中年太太虽然有伞,却也完全没用。于是我听得〃热心〃的她第一次出怨声道:“怎么没有个布篷遮遮呢!不及海京伯!〃

哦,哦!海京伯!那不是曾经在〃一二八〃以后的上海赚过大钱的德国马戏班吗!哦哦,我懂得这位中年太太心中的〃全运会〃了。

我忽然觉得〃看运动会〃也不过如此,然而看运动会的各色人等却大有意思。我坐不定了,我也开始〃运动〃。在那斜坡形的〃城墙〃上来来去去跑。我在多数看客的脸上看见了这样的意思:比不上海京伯或是〃大世界〃的大杂耍。有些穿了制服排队来的学生看客自然是例外,可是他们〃嘴巴的运动〃似乎比〃眼睛的运动〃忙得多了。他们谈天,吃零食,宛然是picnic的风度;这也怪不得,那天上午的〃运动〃实在不多。

下午,我的〃活动范围〃就扩大了,我的活动地盘仍旧是

“田径场〃,因为我觉得如果要看看〃运动会〃的各色人等,再没有比〃田径场〃好了。下午这里的节目很多。除了跳远,赛跑,掷铁饼,那边的〃国术场〃还有一个老头子(也许不老)穿了长衫舞刀,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还不是名副其实的〃大杂耍〃么?

而且下午看客也多些了,我如果死守在一个〃看台〃上未免太傻,于是我第一步按照〃门票〃给我的〃资格〃游了两处〃看台〃,第二步是做蚀本生意,“降格〃以求进;门警先生很热心地告诉我〃走错了〃。但因我自愿错到底,他也就笑笑。第三步我打算〃翻本〃,然而两条腿不愿意,只好作罢。

老实说,我近来好多时候没有这样〃运动〃过;所以即使看不到人家的运动,我已经很满意了。我相信这一个下午比一服安眠药有效得多。但是,事后我才知道我这回的能够给我自己“运动〃,还得感谢那天的看客最不热闹。

下午,除了更加证实我上午的〃发见〃而外,还得了个新的“不解〃;有一群穿一色的青白芦席纹布长衫的小学生,每人都拿了铅笔和拍纸簿,很用心地记录着各项比赛结果的报告。中间有几位偶尔错过了播音喇叭的半句话,就赶忙问同伴道:“喂,你抄了吗?百米低栏第二名是多少号?〃似乎这是他们出来一趟的〃成绩〃,回头先生要考查。

我不能不说我实在〃不解〃这群小学生眼目中的〃全运会〃到底是个什么。

还有一个〃不解〃,那却轮到我的少爷身上。当我们互相得到同意离开了运动场的时候,就问他:“看得满意吗?”他照例不表示。我又问:“足球好不好?你是喜欢看足球的呀。”“虹口公园的还要好。”“那么你不满意了?”回答是,“也不。”“哦——那么你还赞成些别的罢?〃我的少爷却笑了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