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说新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7。孙兴公为庾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

关山水,而能作文。”庾公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孙遂

沐浴此言。

108。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

109。王长史云:“刘尹知我,胜我自知。”

110。王、刘听林公讲,王语刘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复东听,王又

曰“自是钵釪后王、何人也。”

111。许玄度言:“《琴赋》所谓‘非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刘尹其人;

‘非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简文其人。”

112。魏隐兄弟少有学义,总角诣谢奉。奉与语,大说之,曰:“大宗虽衰,

魏氏已复有人。”

113。简文云:“渊源语不超诣简至,然经纶思寻处,故有局陈。”

114。初,法汰北来,未知名,王领军供养之。每与周旋,行来往名胜许,辄

与俱。不得汰,便停车不行。因此名遂重。

115。王长史与大司马书,道渊源“识致安处,足副时谈。”

116。谢公云:“刘尹语审细。”

117。桓公语嘉宾:“阿源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行百揆。朝廷用违

其才耳。”

118。简文语嘉宾:“刘尹语末后亦小异,回复其言,亦乃无过。”

119。孙兴公、许玄度共在白楼亭,共商略先往名达。林公既非所关,听讫,

云:“二贤故自有才情。”

120。王右军道东阳。“我家阿林,章清太出。”

121。王长史与刘尹书,道渊源“触事长易。”

122。谢中郎云:“王修载乐托之性,出自门风。”

123。林公云:“王敬仁是超悟人。”

124。刘尹先推谢镇西,谢后雅重刘,曰:“昔尝北面。”

125。谢太傅称王修龄曰:“司州可与林泽游。”

126。谚曰:“扬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郗嘉宾。”

127。人问王长史江虨兄弟群从。王答曰:“诸江皆复足自生活。”

128。谢太傅道安北:“见之乃不使人厌,然出户去,不复使人思。”

129。谢公云:“司州造胜遍决。”

130。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

131。谢太傅语真长:“阿龄于此事故欲太厉。”刘曰:“亦名士之高操者。”

132。王子猷说:“世目士少为朗,我家亦以为彻朗。”

133。谢公云:“长史语甚不多,可谓有令音。”

134。谢镇西道敬仁:“文学镞镞,无能不新。”

135。刘尹道江道群“不能言而能不言”。

136。林公云:“见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

137。世称“苟子秀出,阿兴清和。”

138。简文云:“刘尹茗柯有实理。”

139。谢胡儿作著作郎,尝作《王堪传》,不谙堪是何似人,咨谢公。谢公答

曰:“世胄亦被遇。堪,烈之子。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诗所谓‘子

亲伊姑,我父唯舅’。是许允婿。”

140。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

141。谢公与王右军书曰:“敬和栖托好佳。”

142。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

143。谢公语王孝伯:“君家蓝田,举体无常人事。”

144。许掾尝诣简文,尔时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襟情之咏,偏是许之

所长。辞寄清婉,有逾平日。简文虽契素,此遇尤相咨嗟,不觉造膝,共叉手语,

达于将旦。既而曰:“玄度才情,故未易多有许。”

145。殷允出西,郗超与袁虎书云:“子思求良朋,托好足下,勿以开美求之。”

世目袁为“开美”,故子敬诗曰:“袁生开美度。”

146。谢车骑问谢公:“真长至峭,何足乃重?”答曰:“是不见耳!阿见子

敬,尚使人不能已。”

147。谢公领中书监,王东亭有事应同上省。王后至,坐促,王、谢虽不通,

太傅犹敛膝容之。王神意闲畅,谢公倾目。还谓刘夫人曰:“向见阿瓜,故自未

易有。虽不相关,正是使人不能已已。”

148。王子敬语谢公:“公故萧洒。”谢曰:“身不萧洒,君道身最得,身正

自调畅。”

149。谢车骑初见王文度,曰:“见文度,虽萧洒相遇,其复愔愔竟夕。”

150。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

焉有此甥?”

151。子敬与子猷书,道“兄伯萧索寡会,遇酒则酣畅忘反,乃自可矜。”

152。张天锡世雄凉州,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闻皇京

多才,钦羡弥至。犹在渚住,司马著作往诣之。言容鄙陋,无可观听。天锡心甚

悔来,以遐外可以自固。王弥有俊才,美誉当时闻,而造焉。既至,天锡见其风

神清令,言话如流,陈说古今,无不贯悉。又谙人物氏族,中来皆有证据。天锡

讶服。

153。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至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

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

自濯濯。”

154。司马太傅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罗罗清疏。”

155。王恭有清辞简旨,能叙说而读书少,颇有重出。有人道孝伯常有新意,

不觉为烦。

156。殷仲堪丧后,桓玄问仲文:“卿家仲堪,定是何似人?”仲文曰:“虽

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彻九泉。”

品藻第九

1。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

“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

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2。庞士元至吴,吴人并友之。见陆绩、顾劭、全琮,而为之目曰:“陆子所

谓驽马有逸足之用,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或问:“如所目,陆为胜邪?”

曰:“驽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驽牛一日行百里,所致岂一人哉?”吴人无以

难。“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子昭。”

3。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陶

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劭亦安其言。

4。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

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5。司马文王问武陔:“陈玄伯何如其父司空?”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

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

6。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寔,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

纪,荀彧方陈群,荀觊方陈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

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陈王戎,裴邈方王

玄。

7。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准与裴頠、乐广友善,遣见之。

頠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谓淮曰:“乔当及卿,髦小减也。”广性清淳,爱髦

之有神检,谓淮曰:“乔自及卿,然髦尤精出。”淮笑曰:“我二儿之优劣,乃

裴、乐之优劣。”论者评之,以为乔虽高韵,而检不匝;乐言为得。然并为后出

之俊。

8。刘令言始入洛,见诸名士而叹曰:“王夷甫太解明,乐彦辅我所敬,张茂

先我所不解,周弘武巧于用短,杜方叔拙于用长。”

9。王夷甫云:“闾丘冲优于满奋、郝隆。此三人并是高才,冲最先达。”

10。王夷甫以王东海比乐令,故王中郎作《碑》云:“当时标榜,为乐广之

俪。”

11。庾中郎与王平子雁行。

12。王大将军在西朝时,见周侯,辄扇障面不得住。后度江左,不能复尔,

王叹曰:“不知我进,伯仁退?”

13。会稽虞,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王丞相尝谓

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未

达而丧。

14。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郗鉴?”周曰:“鉴方臣,如有功夫。”

复问郗,郗曰:“周觊比臣,有国士门风。”

15。王大将军下,庾公问:“闻卿有四友,何者是?”答曰:“君家中郎、

我家太尉、阿平、胡毋彦国。阿平故当最劣。”庾曰:“似未肯劣。”庾又问:

“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