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怎么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工;但是却碰到许多恼人的事,她索性就去当了裁缝,虽然这无疑地会直接使她的病情很快的加重。但单是由于干活而累死也比招来许多烦恼却又无法幸免于难要好。一年的裁缝活干下来克留科娃给拖垮了。当她进入韦拉·巴夫洛夫娜的工场时,在那儿担任常年医生的洛普霍夫想尽各种办法制止她的肺病发展,他取得的成绩不小,就是说,以他为获得那么点疗效所克服的困难相比较,他的成绩已不能算小,但是那个结局还是临近了。

直到最近,克留科娃还像肺痨病人常见的那样执迷不悟,以为她的病情还不太严重,因此她为不损害自己的健康起见也不去寻访基尔萨诺夫。可是这两个来月她总是一再地追问洛普霍夫,她还能活多久。她没说明为什么她要知道这个。洛普霍夫也不认为自己有权向她坦诚宣布危险已然临近教育学上,反对死啃书本抽象知识的经院式教学,主张听任,因为他并未从她的提问中看出什么来,除了人通常对生命的留恋之外。他劝她放心。而她,正如经常见到的那样,放不下心来,只是克制自己不去做那件事,虽然它有可能带给她临终的慰藉。她自己知道她的日子不多了,这个思想左右着她的情绪,但是医生却说服她还应该保重自己。她知道她应该相信他超过相信自己,所以她听从了他,没去寻访基尔萨诺夫。

人当然不可能长久地蒙在鼓里,随着那结局的临近,克留科娃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盘问起来。要么是她把想知道真相的特别理由讲出来,要么是洛普霍夫或韦拉·巴夫洛夫娜猜到她所以盘问是有某种特别的需要,再过两三个星期,也许再过几天,事情终归会揭晓的。由于基尔萨诺夫出乎克留科娃意料之外来到工场,这揭晓就略微提早了点。现在,真相大白了,并非靠她的进一步盘问,而是由于出现了这个偶然的情况。

“我多高兴,我多高兴啊!我本来一直在打算找你,萨申卡!”克留科娃领她去她房里时欣喜若狂地说。

“是啊,娜斯坚卡,我比你还高兴呐:现在我们再不分开了。搬到我那儿去住吧。”基尔萨诺夫满怀着怜爱之情说。他刚说完立刻就想起:我怎么对她说这个呢?她恐怕本来还没料到危险临头了吧?”

不过要么是她起初没有明白他的话中透露的心声,要么就是虽然明白却顾不上在意它了。鸳梦重温的喜悦盖过了她面临死亡的悲哀,不管怎样,她只顾高兴地说:

“你多好,你还是像从前一样爱我。”

可是他走了以后,她却哭了。直到现在她才理解,或者才发觉自己早已理解了鸳梦重温的意思:“现在我已经没必要保护你了,你也保不住自己了。至少让你快活快活吧。”

她着实地快活了一番。每天他必须在医院和医学院呆那么几个钟头,除此之外他连一分钟都不离开她。她这样过了一个来月。他们朝朝暮暮在一起,形影不离,多少次谈心,无话不谈,讲述离别期间各人的遭遇,回忆往昔的同居生活,此外还有多少快活事:他们一块游玩,每天黄昏乘着他雇的马车到彼得堡郊外观赏自然景色,大自然对人来说是如此可爱,连彼得堡郊外这样可怜的、不惹眼的、虽说价值千百万资金的大自然也能叫人看了满心欢畅。他们读书,玩“傻瓜”,玩“罗托”,她甚至学起下象棋来,仿佛她还有时间能学会下似的。

有好几次,韦拉·巴夫洛夫娜等他们游玩归来以后,在他们家待到深夜,不过她还是多半早晨去,免得克留科娃独自在家闷得慌。只有她俩在一起的时候,克留科娃满怀激情地给她讲冗长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只有一个:萨申卡多么好,多么温柔,他多爱她!

第16节

过了约莫四个来月。基尔萨诺夫由于经常照顾克留科娃,后来又经常回忆起她来,于是产生了错觉,以为现在他对韦拉·巴夫洛夫娜的思念是没有危险的了。不管她来拜访克留科娃也好,碰到了他、与他谈话也好,以致于后来她极力帮他摆脱痛苦也好,他都不回避她了。他伤悼克留科娃期间,在他意识到了的对韦拉·巴夫洛夫娜的感情中,除了对她的关心所回报的友好的谢忱外,也确实没有什么别的了。

可是——男读者已经预先就知道了这个“可是”的意思,正如他对已读过的篇页后面的内容总是会预先知道的一样。可是——基尔萨诺夫在与克留科娃重逢时,对她的感情自然是与克留科娃对他的感情完全不同的,基尔萨诺夫心中对她的爱情早已逝去了,虽然对她还抱有好感,毕竟是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其实往昔他对她的爱仅仅是出于年轻人想要爱上一个人(随便什么人都行)的一种强烈的愿望。克留科娃自然和他不般配,因为他们在自身素养方面彼此就不相称。等他过了青春期,他只是怜惜克留科娃,也只能如此而已;凭借回忆,充满怜惜地对她施些温存,也仅此而已。他对她的伤悼实际上很快就过去了。可是当那悲伤真的化为乌有时,他还总会记起那悲伤曾占据过他的心头。而当他发现,他已不再悲伤,只剩下对悲伤的回忆时,他才看到了自己与韦拉·巴夫洛夫娜之间的异常关系,他才认定,他已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韦拉·巴夫洛夫娜极力帮他摆脱痛苦,他也心说诚服地接受了她的关怀,认为自己已无危险可言,或者不如说,他已不记得,他本来是爱韦拉·巴夫洛夫娜的,也忘了她的关怀无疑会使他走入窘境。那么在韦拉·巴夫洛夫娜帮他摆脱伤悼克留科娃的痛苦开始,已过去了两三个月了,现在情况怎样呢?没有什么新情况。在这期间他几乎每天晚上不是待在洛普霍夫家,就是护送韦拉·巴夫洛夫娜到什么地方去,他常常和她丈夫一起护送,单独护送的次数更多,也就仅此而已。这不仅对他已心满意足,就是对她也觉得尽够了。

现在韦拉·巴夫洛夫娜每天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呢?傍晚之前和过去一样。可是到了六点钟呢。过去她通常在这时独自去工场,或者独自待在房间里干活。而现在,如果她傍晚需要去工场,那么头天晚上她就通知基尔萨诺夫叫他来送她去。在往返的不长的路途中,他们总是要谈点什么必须加以拒斥。主张哲学的作用仅在于去“确定和澄清陈述,通常是谈工场,基尔萨诺夫是她在工场事务中最为得力的一个助手。她主管工场事务,而他也有许多事情可干:三十名女工询问和托办的事情加在一起难道还少吗?由他来处理这些事是再合适不过了。办事间歇他就和孩子们待在一起闲聊,有几个女工也参加了这种天南海北的闲谈。他们还谈起阿拉伯童话《一千零一夜》是多么有趣,其中不少篇他已经讲过了。又谈到印度人所尊崇的白象,就像我们这里的白猫很是招人喜爱的。伙伴中有一半人认为,白象、白猫、白马——俗不可耐,这是患了白化病的一群病态动物,从它们的眼睛就可看出,他们不像有色动物拥有健壮的体格;①另一半人却非说白猫好。“关于斯托夫人②的生平您还知道不知道更详细的情况?她的小说我们是听您讲过才知道的。”一个参加谈话的成年女工问。不,基尔萨诺夫暂时还不知道斯托夫人生平的更详细情况,但他会知道的,因为他自己对此也颇感兴趣。眼下他倒可以讲讲霍瓦德③,他差不多是跟斯托大人同样的人物。就这样,基尔萨诺夫时而进行讲解,时而跟伙伴们进行争论。伙伴中占半数的小孩始终抱成一团,而成年人却不断地有变动。韦拉·巴夫洛夫娜干完工作以后就同他一起回家喝茶,三个人喝完茶还要坐好半天。现在韦拉·巴大洛夫娜和德米特里·谢尔格伊奇同坐的时间要比以往基尔萨诺夫不在时长得多。只要是他们三个人共度的晚上,准要安排一两个钟头的音乐节目:德米特里·谢尔格伊奇弹钢琴,韦拉·巴夫洛夫娜唱歌,基尔萨诺夫坐在一旁静听;有时基尔萨诺夫弹钢琴,那么德米特里·谢尔格伊奇就和妻子合唱。最近常有这种情况:韦拉·巴夫洛夫娜从工场急匆匆赶回家来,以便换装去歌剧院,最近他们经常去歌剧院,或者是三人一块去,或者是基尔萨诺夫单独陪同韦拉·巴夫洛夫娜去。除此之外,洛普霍夫家的客人比以前来得更为频繁了。从前,年轻人不算数——年轻人算什么客人呢?他们不过是小字辈——几乎只有梅察洛夫夫妇常来做客。现在洛普霍夫家又与两三个像这样可爱的家庭交往密切起来。梅察洛夫家和另外两个家庭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