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笑面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有一只四蹄动物叭哒叭哒地走上踏板。这是跟着于苏斯回来的奥莫,它也回到自己家里来了。

这个睡醒的孩子吓了一跳。

也许是肚子饿了,狼张开嘴巴,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

它走到踏板中间的地方,便停了下来,把两只前爪伸进车子里,两只腿弯搁在门槛上,活像一个立在讲坛前的教士。它远远地嗅了嗅箱子,因为它对住在车子里的这两个客人还感到不习惯。狼嵌在门洞里的半个身子经晨光一照,显得乌黑。最后它下了决心,走了进来。

孩子一看见狼走进车子,就打熊皮里跳出来,站在熟睡的孩子面前。

于苏斯刚刚把风灯挂在天花板的钉子上。他一声不响,用一种机械的动作,慢慢地解开挂着用具袋的腰带的扣子,把腰带放在木架上。他什么也没有看,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他的眼珠子好像是玻璃的。他好像正在想一件什么深不可测的事情。他终于又恢复了常态,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了。他大声说:

“她真是个有福气的!死了,确实死了。”

他蹲下身子,在炉子里加了一铲子煤渣,翻了翻泥炭,嘟囔着说:

“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她。阴险的未知之神把她埋在两尺深的雪里。要是没有嗅觉跟克里斯多福·哥伦布的脑子同样灵敏的奥莫,我现在还在深雪里蹚来蹚去,跟死神捉迷藏呢。提奥奇尼斯①提着灯笼找正人君子,我提着灯笼找女人。他找到的是讽刺,我找到的是悲悼。她身上冰凉!我摸摸她的手,简直像一块石头。她那两只眼睛多么沉静!怎么会有这种傻人,居然撤下孩子死了!现在在这个匣子裹住三个人,实在不大方便。真是不测之祸!我现在也有个家了!有儿有女。”

①古希腊哲学家。轻视安乐,住在桶里,白昼点灯寻找正人君子。

在于苏斯说话的当儿,奥莫走近火炉。睡着了的小女孩的一只手在火炉和箱子的中间搭拉着。狼开始舔这只手。

它舔得那么轻,所以没有惊醒她。

于苏斯转过身来。

“很好,奥莫。我做父亲,你做叔叔。”

接着他又继续做哲学家的工作,也就是说继续生炉子,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语。

“我来抚养他们。好,一言为定。再说,奥莫也愿意。”

他站起身来。

“我倒想知道谁应该对这个女人的死亡负责。是人类呢,还是……”

他望着上空,望着天花板外面的天空,嘟哝着说;

“是你吗?”

随后他低下头,好像头上有一种压力似的,他又说:

“杀死这个女人的是黑夜。”

他抬起眼睛,看见了那个正在听他讲话的、睡醒了的孩子的脸。于苏斯突然问他:

“有什么好笑的?”

孩子回答道:

“我没有笑。”

于苏斯心里一惊。他不声不响的望着他,过了一会儿才说:

“你真可怕。”

昨天夜里车子里很暗,所以于苏斯没有看清这个孩子的面孔。现在天亮了,他才能看清楚。

他把两只手掌放在孩子的肩膀上,带着越来越注意的神情,又看了看他的脸,嚷道:

“不要再笑了!”

“我没有笑。”孩子说。

于苏斯从头到脚打了一个寒战。

“我对你说,你还在笑。”

如果不是出于怜悯,就是出于愤怒,他抓住孩子,用力摇了一下,粗暴地问他:

“谁把你弄得这副模样?”

孩子回答道:

“我不懂您这是什么意思。”

于苏斯又说:

“你脸上这个笑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一直是这样,”孩子说。

于苏斯朝箱子那边转过头去,低声说道:

一我还以为这种作品已经绝迹了呢。”

为了不吵醒婴儿,他轻轻地把那本垫在婴儿头底下当枕头的书抽出来。

“让我们看看《征服篇》,”他嘟哝着说。

这是一本用软羊皮纸装订的对开本的书。他用大拇指翻了一会儿,才停在一页上,然后把书打开,放在炉子上,读道:

“DeDenasatis①。在这里。”

①拉丁文:指劓鼻。

他接着读下去:

“Buccafissausqueadaures,genzivisdenudatis,nasoquemurdridato,mascaeris,etridebissemper。①”

①拉丁文;将嘴巴一直割到耳朵,剔开牙向,割开鼻根,面具就完成了,你就永远笑了。

“一点也不错。”

他把书又放在木架上,嘟哝着说:

“不必深入追究了。我们还是到此为止吧。笑吧,我的孩子。”

小女孩醒了。她的问候是一阵哭声。

“来,奶妈,喂奶吧,”于苏斯说。

扶着婴儿坐好以后,于苏斯打炉子上拿起瓶子给她喝。

这当儿,太阳刚刚爬上地平线。红色的光线打官子里透进来,正好落在小女孩转过来的脸上。她那两只一动不动地望着太阳的眼珠像两面小镜子似的,反射出两个深红色的圆点。眼珠子一点也不动弹,眼皮也是如此。

“瞧!”于苏斯说,“她是个瞎子。”

第一卷 过去永远存在

第一章克朗查理爵士

1

在那些日子里,流行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的是关于林诺·克朗查理爵士的事迹。

这位林诺·克朗查理男爵是克伦威尔①的同时代人,我们赶紧补充一句,他还是少数赞成共和国的英国上议员中的一个。他赞成共和国当然有他的理由,其实也很明显,那是因为共和政体当时已经胜利了。只要共和国得势,克朗查理爵士就赞成这一政体,这也是很简单的。可是在革命终止,议会政府垮台以后,克朗查理爵士却仍旧坚持下去。本来贵族元老很容易回到重新改组的上议院,因为悔过的人总会得到复职的待遇,而且查理二世对回头的人,够得上说是一位仁慈的皇上;但是克朗查理爵士不识时务。全国欢呼国王恢复英国王位,议会一致通过了这项决议,老百姓欢天喜地迎接君主政体,王朝在光荣和胜利中重新建立起来了,过去已经变成了未来,而未来也变成了过去,在这个时候,这位爵士却还是执迷不悟。他坚决不肯投合这种欢乐的局面,自愿流亡到外国去。一个有权利当上议员的贵族,却宁愿做一个受法律制裁的人。多少年就这样过去了,他一直忠于已经覆灭了的共和国,人也慢慢老了。因此他变成了大家的笑柄,对于干这种傻事的人来说,当然是自取其咎。

①克伦威尔(1599—1658),英国政治家,推翻王朝,建立共和国任护国公。

克朗查理爵士隐退在瑞士。他住在日内瓦湖边上一幢高大的破房子里。他在日内瓦湖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选择了这所住宅,位于当年囚禁波尼瓦①的锡隆堡和勒得罗②的坟墓所在地维浮之间。峻峨的阿尔卑斯山环绕在他周围,色调暗晦,满山风云。他就在那儿,在高山的阴影里生活下去。过路人很难遇到他。这位先生抛乡离井,几乎可以说也离开了他的时代。在那个时候,一个消息灵通、深明大势所趋的人,不应该反对既成事实。英国全国都高兴。国王复位好像是一对破镜重圆的夫妻;国王和国家不再分居了,没有比这更动人,更快乐的了。大不列颠光彩照人,有了一位国王,就很了不起,何况还是一位可爱的国王呢。查理二世是一个和善的人,一个寻欢作乐又能够治理国家的人,照路易十四的意见,还不失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有品格的人。查理二世受到人民的崇拜。他跟汉诺佛作过战,当然他知道为什么要打仗,不过知道的只有他一个人。他把邓扣克卖给德国,这是国家的政策。民主的上议员中的张伯伦说过:“可恶的共和国的臭气沾染了好几个高贵的议员。”这些上议员总算良知未泯,还能识时务,没有脱离自己的时代,又在上议院恢复了他们的议席。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消宣誓效忠国王就够了。大家想到所有这些现实,想到这个美丽的国家,杰出的国王,想到慈悲的上天因为爱老百姓而赐还给他们的那些令人敬畏的亲王;所有的人都在窃窃议论,像蒙克以及后来的杰弗利这一类人物,又集合在国王周围,他们的忠心和热诚换来了肥美的职位。克朗查理当然不会不知道,只要他自己愿意,就能够坐在他们中间,享受富贵。现在由于国王的关系,英国攀上了繁荣的顶点,伦敦到处都是宴会和狂欢,大家生活富裕,人人兴高采烈;宫廷富丽,快乐,气象万千。这时候,如果有人远远地离开这些繁华,在一个晦暗、凄凉、暮色苍茫的时刻,偶然瞥见这个穿着平民百姓衣服的老头子,面色苍白,神情恍惚,弯着腰(也许是预备钻到坟墓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