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钱理群文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批大批美国枪/亮呀亮堂堂。

“‘运输队’的规矩好/枪炮人马一齐缴/一次就送十来万/步兵、骑兵、工
兵都呀都送到/捷报当收条。却感到”有点不得劲——第一他们要求歌颂自己/对
古人古事兴趣不高,第二那些旧场旧调看起来虽是老一套,学起来还颇费功夫,被
那些陈规一束缚,玩者有点不痛快“,于是就要”大胆改造“。赵树理是从农民的
要求这边说的,另一方面,革命政党与新政权也需要通过民间演出的形式把新的意
识形态灌输到农民中去。因此,要改造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传统旧戏,首先就要”
克服单纯娱乐观点“,使其成为”即时生效的宣教武器“。此外还有内容的改造。
据说旧戏多有”封建毒素“,农村小调”大都是些哼哼唧唧的情歌“,需要在”旧
瓶“里注入”新酒“,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思想与方针、政策,
有的剧团提出了这样的。号:”报上提啥提的紧了咱就写啥“,其创作方式也是”
干部先决定主题,再集体收集材料,讨论构思,个人最后执笔“。人们还这样总结
经验:”凡是群众集体创作的东西,偏向就少,知识分子个人编的东西,偏向就多
“。此外,还有这样的经验:农村剧团”在组织领导上不闹独立性,服从村政领导
“,这其实是最重要的:整个农村群众文艺活动都是在党的领导之下的。也正是有
了党和政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这一时期的农村群众文艺运动才达到
了农民自发的传统娱乐活动所难以想象的空前的规模:仅太岳地区22个县的统计,
临时性的秧歌队有2200多个,农村剧团有700多个,农村剧团的演员有12
400余人。左权县的五里堠是一个仅有146户人家,609口人的小村庄,春
节期间排演了一个以”翻身乐“为题的大型广场秧歌剧,参加演出的有122户,
占全村户数的84%;演员273人,占全村人数的45%。其中有12个老汉老
婆,208个男女青壮年,53个儿童,还有全家合演,公媳、兄媳、夫妻、父子、
师生合演的。人们形容说;”这是一个狂欢的大海。而每个演员差不多都穿着、或
拿着各种各样的斗争果实,更丰富了狂欢的色彩。使人看了情不自禁、心神跳荡,
感到应该即刻跳到这个海里痛痛快快地说一下,才舒服。以致村里好些不好娱乐的
人,如白林章、刘科喜,当秧歌队在城里演出时,他们原来在局外当观众,忽然也
蹦进去扭、打起来“。——这又是一个”革命的狂欢节“:农民从”革命“中获得
一种”解放“感,要在这传统的民间的节日中让自己被压抑的情感得到一次淋漓尽
致的发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民间话语“与”革命话语“的结合,或者
说,是”革命话语“对”民间话语“的一次成功渗透(改造)。

这一时期农村剧团演出的剧本大都没有流传下来(这或许与排演时只有“提纲”
而无“本”有关);今天比较容易找到的是当时的“歌谣”:5 、60年代都陆续有
些选本,如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东方红》(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社编,新
华书店出版),荒草、景芙编,上海杂志公司1951年出版的《人民战争诗歌选》
(上,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1961年出版的《解放战争时期歌谣》等
等。这些歌谣有的署名(他们或是战士,或是农民、工人,或是文工团员,也有个
别专业诗人),有的没有署名,但也大多经过加工,只能说是“拟民谣”,仍然是
革命意识形态对民间诗歌形式的一种利用改造。这与建国后历次运动中的歌谣,如
大跃进时期的《红旗歌谣》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它的作用除了显示“民心”、制造
革命舆论外,主要是通过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民谣体的诗歌的“朗读”来对仍处于文
盲、半文盲状态的工、农、兵群众进行革命的启蒙教育,是“革命文化(文学)”
的一种普及,算不上真正的“民间文艺”。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对群众创作的诗歌,或者说,用民间诗歌的形式,表达革
命思想、情怀的诗歌,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与期待,一厢情愿地宣称,“在五四运动
文化革命以来,它在诗歌发展史上,也是标帜着一个新的时期的新方向”,并预言
它“将成为诗歌的主流”。当然,也有人提出置疑,胡风就在一篇“论工人文艺”
的文章里提醒人们注意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民间形式在“自由地表现现实生活
的要求”上可能有的“限制”。茅盾也谈到了秧歌剧形式上的“限制”,认为“它
还没有发展到可以运用自如地表演多样不同类型的生活”。这里所提出的实际上是
“农村中土生土长的东西”,“农民最熟习而喜爱的形式”,是否“为城市居民所
熟习而喜爱”,能否表现大都市“现代生活”这类根本性的问题,茅盾只是含蓄地
表示,这是“值得研究的”。同时提出的是如何对待城市“小市民的趣味好尚”,
茅盾的态度就更为含糊,甚至承认自己提出这一问题本身就“似乎犯了太尊重小市
民的趣味好尚的毛病”,仿佛这是一个“禁区”。另一些论者态度就更为严峻,不
但把市民趣味一概斥为“市侩的庸俗趣味”,而且认为只要“在感情和趣味上”关
注“市民所熟习的那一套”,就是一种“复辟思想”。1948年的中国文坛显然
还不具备冷静、客观地评价以市民为主体的都市民间文化的条件,对农民文化的推
崇(以至神化),与对市民文化的拒绝,构成了这一特定时代文化的两个极端。但
理论上的拒绝、排斥,并不能改变市民对文学的需求这一客观的事实,因此,当人
们告知,40年代末城市文学市场上的畅销书是被理论家斥为堕落、颓废的徐(讠
于)、无名氏的小说,武侠小说的势头也仍然不减,仅在1948年就先后出版了
郑证因的《铁狮镖》(5月,上海三益书店),王度庐《铁骑银瓶》(5月,励力
出版社),还珠楼主的《云海争奇记》(9月,正气书店),郑证因的《大侠铁琵
琶》(11月,正气书店),等等,这都是一点也不奇怪的。1948年,能够为
市民读者与“进步文艺界”同时接受的作品,是黄谷柳的《虾球传》。在某种意义
上,这是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占领市民文学市场的一次自觉努力。茅盾评价它是“从
市民生活的表现中激发了读者的不满、反抗与追求新的前途的情绪”,这也可以说
是革命思想与市民生活、趣味的一次结合吧。但理论家却要强调,《虾球传》的成
功,“在于它的为群众的观点”,是作者“把握着毛泽东先生的指示的‘喜闻乐见’
的原则”的结果,这里,着意地将毛泽东注重的“工农兵”群众与作品所关注的
“小市民”群众的界限模糊起来,这本身就是饶有趣味的。

谈到这一时期对农民文化的推崇,自然首先要想到赵树理。他在1947、1948  
年连续写了两篇文章(《艺术与农村》、《对改革农村戏剧几点建议》),尖锐地
提出了“文学艺术”与“农民”的关系,在“农村”的命运的问题。他指出,“只
要承认艺术是精神食粮的话,那么它和物质食粮一样,是任何人都不能少的”,在
“历史上,不但世代书香的老地主们,于茶余饭后要玩弄琴棋书画,一里之王的土
财主要挂起满屋子玻璃屏条向被压倒的人们摆摆阔气,就是被压倒的人们,物质食
粮虽然还填不饱胃口,而有机会也还要偷个空子跑到庙院里去看一看夜戏,这足以
说明农村人们艺术要求之普遍是自古而然的”,这自然是表现了赵树理对农民(与
农村)的深切理解,因而对农民文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文化)及农民对文学艺
术的要求,作出了有力的辩护。这里,其实也是包含了赵树理对五四新文学的一种
反省:在他看来,对农民民间文化的忽略,以及不能、也不注意去满足农民对文学
艺术的要求,文学启蒙脱离了最广大的农民,听任封建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正是五
四新文学话语的根本弱点。赵树理也正是从这种反省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据说他
早在1932、1934  年间即已感到“文坛太高了,群众攀不上去,最好拆下来铺成小
摊子”,他自愿做一个“文摊文学家”,“为百分之九十的群众写点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