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四个K-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把手从眼睛上挪开,竭力把这种空荡荡的感觉抑制住。他重整旗鼓,重新调集起自己残余的一切力量,克制住巨大的痛苦,离选举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他准备好了最后的冲刺。

他住进了白宫,没有妻子的陪伴,只有女儿特蕾莎。特蕾莎尽量想做出快活的样子,可是第一天晚上她哭了一整夜。因为她母亲没能和他们一起享受这个时刻。

这会儿,在他妻子去世三年之后,弗兰西斯·肯尼迪,这位美国总统,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却孤独地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为他女儿的生命感到忧虑。

失眠。他试图驱散心中的忧虑和恐惧而入睡。他对自己说劫机的歹徒们不敢伤害特蕾莎,他的女儿一定会平安地回到家。他不是没有这个能力——他不必再不得不依赖徒劳无效的化学药品,他不必再与那些无往不克的癌细胞抗争,不,他一定要救他的女儿,他可以动用他的国家的力量,他可以动用他的权力,~切都掌握在他的手中,感谢上帝,他没有任何政治上的顾忌,女儿是他在世上唯一挚爱的亲人,他一定要救她。

但是一阵焦虑和担忧几乎使他停止了心跳,他不得不打开头顶的灯,起来坐进沙发中,他把那个大理石的小桌拉过来,拿起杯子,啜了一口刚才喝剩的冰凉的巧克力。

他相信正是因为她的女儿在飞机上,飞机才被劫持的。也正由于现行统治阶层软弱无比,才使得那几个蛮横、残酷而且还很狡猾的恐怖分子的劫机行动成为可能,而他们的动机是,他,弗兰西斯·肯尼迪是这个现行统治阶层最高的代表,这样,正是他成为美国总统的欲望害了他的女儿,他,弗兰西斯·肯尼迪,对他女儿目前所处的危险境地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他耳边再次响起那个医生的声音:“这是个来势汹汹的癌症。”

而现在他才明白了这话的全部含义,任何事情的实质都比表面看起来更危险。现在这个晚上他就必须做出反击计划,他拥有改变命运的大权。在这个心烦意乱的时候他怎么会有睡意。

他的理想是什么?达到富有传奇色彩的肯尼迪家族的成功的顶点吗?但他仅仅是一个远亲。他想起他的祖父约瑟夫。肯尼迪,情场上的老手,巨额财富的聚积者,敏于现状而茫然于未来,想到老乔他感到有点滑稽,如果他活到现在的话,没准儿正是弗兰西斯·肯尼迪在政治上反对的那些大亨之一呢。老乔在弗兰西斯童年时的每个生日都会给他一些钱,后来还在他的名下设立了一项基金。老乔一辈子都是个飞扬跋扈的人,他诱好好莱坞的女明星们,还把两个儿子弄到了高官要位上,从来不顾忌他在政治上恶魔的形象。然而最终是怎样一个悲惨结局,他幸运的一生最后画上了重重的一笔:两个儿子,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竟相继被谋害,这沉重的打击使老乔心力交瘁,一蹶不振。

把你的儿子培养成总统——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使一个父亲感到快慰呢?可是这个塑造了总统儿子的父亲付出了葬送两个儿子的生命的代价,又有什么意思?难道不是由于他的狂妄自大、放纵堕落才遭到老天这么大的惩罚吗?还是这纯粹出于偶然?他的两个儿子杰克和罗伯特,如此富裕,如此英俊,如此才华横溢,却被那些庸庸碌碌的无名小卒所杀,谋杀者的名字之所以能被载人史册只不过就是因为他们杀掉了比他们优秀得多的人。不,这不会都是蓄意谋杀,仅仅是巧合罢了,有那么多无足轻重的事情可能导致不同的命运,只要事先有所警觉,悲剧是本可以避免的。

然而……然而他此时有种奇怪的宿命的感觉,为什么教室被谋杀和总统女儿被绑架会这么凑巧?为什么劫机者迟迟不提出条件?目前扑朔迷离的形势下还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策划这两起事件的两个歹徒,一个是那个神秘的阿拉伯人,一个是那个可笑而又可恶地化名为罗密欧的意大利青年。他都从来没听说过。

在黑暗中,他想到事情可能的结局,不由得感到害怕,似曾相识的令人绝望的恐怖和愤恨的感觉又紧紧摸住了他的心,他还记得那个悲伤的日子,别人小声地告诉他杰克叔叔死了,他的妈妈哭得伤心欲绝。

渐渐地,他的记忆开始模糊起来,谢天谢地,睡意向他袭来,他在沙发里睡着了。

第03章

政府里对肯尼迪最有影响的人大概就数司法部长了。克里斯蒂·科利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这个名门望族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建国初期。托“先知”奥利弗·阿利冯特的福,在他的引导下,科利的家产现在已增值到数亿美元。科利本人才华横溢,精力充沛,常常不知道自己还需要什么。有一段时期,他觉得实在是无所事事。

无所追求,象他这样的人本来极可能会变得象那些无聊放纵的富人们一样,沉洒在酒色之中,玩女人、吸毒、酗酒,乱花钱投资几部电影,或寻找一些邪门歪道的宗教作寄托,然而有两个人,“先知”和弗兰西斯·伊克斯维尔·肯尼迪把他带进了政坛。

克里斯蒂最早是在哈佛大学结识肯尼迪的,他们不是同学,而是师生关系,肯尼迪当时是哈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法学教授,是一个仅仅二十岁出头的神童。开学第一堂课,克里斯蒂仍然记得,肯尼迪就语出惊人:“人人都知道或听说过法律的尊严,法律是国家政权用以调控各政治团体、维护文明社会生存发展而拥有的权威。这话当然不错,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我们就会陷人一片混乱,但是请记住这一点,法律也不过就是些狗屎。”

然后他对学生们笑了笑,“我能对付你们弄出的任何法律,法律会被扭曲变形,被邪恶的势力所利用。富人们可以逃避法律,穷人有时也会走运。有些律师对法律的态度就象拉皮条的对他们的妓女一样,法官出售法律,法院出卖法律。事情就是这样。但是记住这一点,我们没法做得更好,除了法律,我们再没有任何办法来约束管理我们人类自身。”

在克里斯蒂·科利从哈佛法学院毕业之后,他对于日后想干什么没有一点点的想法,他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他腰缠万贯,对挣钱不屑一顾,也不想真正从事法律工作,他有的只是一般的年轻人所有的浪漫想法。

女性都喜欢他,他长得不错,具有标准的美男子的特点,只不过稍稍有些不合潮流,不引人注目罢了。他为人性情也不错,只有在他生气的时候,他才会使人觉得由吉基尔大夫变成了海德先生。

他有着贵族富家子弟从小培养出的那种彬彬有礼的高贵气质。不仅如此,他卓越的才华使人们本能地对他感到尊敬。他是肯尼迪的绒丝手套中的一只铁拳,而且用他的才智和礼仪巧妙地把这一点掩饰了起来。他喜欢女人,不时地也会有点风流韵事,不过他从不抱爱情至上的观点,也就对谁也不一往情深。他费尽心思寻找一种可以终身从事的事业,他喜爱艺术,但却缺乏从事绘画。音乐和写作的动机与才能,某种程度上,是他在社会上所具有的优越安逸的生活条件摧残了他,他不算不快乐,但是感到迷茫。

他自然也有过短暂的吸毒史,就象中国大清帝国时一样,吸毒现在几乎成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但吸毒使他对自己有了个惊奇的认识,他不能容忍吸毒导致的自制力的丧失,只要他能支配自己的头脑和身体,他就并不十分在乎自己活得是否快活,失去对自身的控制才是真正对生活的绝望,再说他也没有别人吸毒时那种飘飘欲仙的快感。这样,年仅二十三岁的他,拥有了世上的一切,不知是到底该往何处去,他甚至没有很多年轻人常有的那种改良世界的欲望。

于是他就到他的教父“先知”那儿去取经。“先知”当时还是一个七十五岁的“年轻人”,对生活还保持着无穷的欲望,他使得他的三个情妇忙得团团转,在每件生意上都要插上一脚,还至少每个星期同美国总统会晤一次。“先知”拥有生活的秘密。

“先知”说:“找一些你认为最毫无用处的事做,而且在以后几年一直做下去,做那些你从来不会考虑、也没有心思做、但是能锻炼你的体质和头脑的事情,了解世上那部分你从来也不认为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的事情,不要荒废你的时间,去做!我当初也就是这么搞起政治来的,这使我的朋友们大吃一惊,我对钱确实没有什么兴趣,做那些你讨厌做的事情,在三四年之内就可能有个选择,而你选择的事情对你就会更有吸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