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近江系的大名们来说,鹤松的出生真是可以说是一支响彻云霄的凯歌。他们的后台淀姬在丰臣家的地位,从侧室一跃成了公子的生母了。外地的诸侯们在给北政所送礼的同时,开始用更加华贵的礼品去孝敬淀姬了。宁宁在名大名之间的威望,不用说是降低了。

“淀姬为丰臣家立了大功!”

宁宁常常这样说,显出万事都不在乎的样子,然而对孝藏主以及其他宁宁身边的侍女们来说,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她们对这一新的事态,常常抱有一种敌视的态度。她们认为,如果鹤松就此长大成人,那么淀姬和她的亲生儿子,就会占据丰臣家的核心,总有一天,北政所的威望和权势,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鹤松出生的第二年,即天正十八年,秀吉率大军东下,把原在关东八州称霸的北围困在他的老窠小田原城里。

秀吉采取了长期包围的方针,为了让被围的城池里渐渐的耗尽粮草,他叫了些艺妓到军中供士兵游乐,也举办过酒宴。甚至还让军中的诸侯把妻妾也叫来了。

秀吉也写信告诉宁宁“我这样做了”。

信中这样写道:

我军以凌厉的攻势,很快把敌人赶进了鸟笼。这样,估计已不再会有危险

的战斗,请放心就是。我常常想念少爷(指鹤松),但每当想到打好这一仗也

是为了他的将来,同时也是为了稳定天下,我就能够排解这种思念之情。我自

己虽身在战场,但还是通过熏灸等办法,注意身体的保养,万望你也保重身体。

另外,我已下令,在这小田原战场打一场持久战,为此,决定让大名们把妻子

接到军营中来。因为……

秀吉写道这里才进入正题。归根结蒂一句话,秀吉是想把淀姬叫去。不过他没有直说。在这一点上,他体察宁宁的心情,十分照顾她的处境,进而慰藉她那可能会受到损伤的自尊心。他接着写道:

如上所述,引战将持久,为此,我欲召淀来军帐中,望夫人通知她做好动

身的准备。淀是仅次于夫人的、我的意中人也。

信的意思是要正室夫人宁宁命令淀姬到小田原去,并通知她作好动身的准备。秀吉通过这办法,保持了她的地位和体面,并想由此消除她可能会有的不快。

宁宁苦笑着说:“嘴巴还是这样甜啊!”

她一方面看透了秀吉的心思,另一方面秀吉既然这么尊重她,她也就没法生气了。况且,信中还说“淀是仅次于夫人的、我的意中人”,他这么赤裸裸地捧她,倒使她没法对付,终于使宁宁发生一种错觉,以为这封信是秀吉在向她讲私房话呢!

秀吉没有忘记写上这么一句:

我年老力衰,不中用了。

这是考虑到,对于不久之后他和淀姬之间将在小田原发生的关系,宁宁可能会展开种种想象和联想,为此而特意用上这句话来封住她的思路。秀吉用这样一番心思,与其说是他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莫如说,应该看作这是秀吉那种体贴人的性格的表现。尽管这种办法过于方便了,然而他的本意是想减轻宁宁精神上的苦痛。如果他真的那么年老力衰,则宁宁的妒忌也就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了。

“来了这么一封信。”

宁宁说着,把信给孝藏主看了。秀吉虽然没有叫宁宁到小田原去,然而,她觉得即便把这封信给孝藏主读了,也并不会失去面子。因为,在这封来自军旅之中的信里,秀吉向她确认了这样一个事实:比起淀姬来,他更爱宁宁,从地位来说,宁宁是主,淀姬是副,宁宁对淀姬甚至有着发号施令的权力。

不过,宁宁却并没有到淀姬所住的府邸,亲口通知她作好动身的准备,她并没有傻到这样的地步。宁宁要是这么蠢笨老实的话,那么,秀吉也早就不会有什么顾忌了。这种场合,恐怕也就不会、更没有必要差人送这么一封费尽心机的信来了吧。

宁宁把信扔给了孝藏主,对她吩咐道:“你去适当处理一下。”

孝藏主感到困惑,她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不知道该如何去对淀姬说,又该帮淀姬照料些什么。

她反问宁宁说:“我可不知道怎么办好啊?”

这时,宁宁才嘿嘿一笑,说道:“你作什么难啊!”

宁宁说,秀吉对她都尚且寄来了内容如此详尽的信,对那位淀姬,肯定早已差人送信,作了充分细致的指示了。哪里还用咱们去帮忙啊,根本没有什么事情要咱们帮的啦!多管闲事,反倒会有失面子。

但是孝藏主却不明白其中的奥妙。秀吉信中明明要宁宁去通知淀姬的嘛。

“你也真是死心眼!”宁宁又一次笑着说,“这就叫言辞么。”

照宁宁来说,这不过是秀吉的一种说话技巧而已,只要能让宁宁的心境有所松宽,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对待信中的内容,不必那么死心眼。

宁宁对孝藏主说:“你只须给淀姬手下的老年女仆打个招呼,就说这次你们要去关东,辛苦了。这样就足够了。”

第三节

不久,鹤松夭折,秀吉在极度的悲叹之中发布了外征令。

旁系大名蒲生氏乡这个人,对于这根本想不出有什么必要性的大规模外征,极为不满,私下曾破口大骂道:“这猴崽子没死找死,兴许是发疯了吧!”

大部分大名在得到封地之后,还没过几年,百姓对领主都还不熟;加之,民力尚未从战乱和土地丈量调查所受的创伤中完全恢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叫人如何去征集那为数庞大的外征军费呢?

“这是奉行们出的坏主意啊!”

连宁宁都听到这样的风言风语,说是石田三成等奉行们建议秀吉——这个已经衰老的独裁者,用外征来平息人民的不满。宁宁心里想,总不至于会这样吧。然而,她如今已经远离丰臣家的政治舞台了,以至于连判断这传闻的真假的材料都没有。如今,三成、长盛、正家这些满口近江方言的才子们,把秀吉据为己有。正是这一批人,掌管着丰臣家的家政、人事以及治理天下的大权。从宁宁身边的侍女们那种女人所特有的眼光来看,这现状大概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如今淀姬可真威风啊!”

事实正是如此。眼下,丰臣家的朝政全被近江人所垄断了。一向受宁宁关照的那些尾张出身的大名们,如今在中央已没有什么发言权。丰臣家的势力中心,已经不是北政所,它正在逐渐向淀姬转移。

以上这些是朝中的人们所喜欢谈论的话题。每天传进宁宁耳朵的消息,全都与这件事有关。被近江派疏远了的诸侯、亲兵,甚至连同他们的侧室和侍女们,都跑到宁宁面前,来诉说他们的愤慨和不平。对于他们来说,除了依仗宁宁之外,没有其他靠山。

“淀姬并不坏。”

不管有多少诋毁这位宠姬的流言蜚语传进宁宁的耳朵,在这件事上,她的看法是很清醒的。淀姬,除了她那超群出众的美貌之外,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女性,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也许多少有一点追求权势的欲望,但是,她并没有自己主动去建立一支政治力量的能力。要说坏,她身边的那一批从旧浅井家来的老侍女们才坏呢。正是这些家伙趁淀姬作了鹤松的“妈妈”的机会,积极地与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丰臣家的官僚集团相勾结,妄图与正室夫人北政所想抗衡;另一方面,石田三成等人也企图通过拥戴淀姬,想在秀吉死后,在丰臣家中保持核心的位置。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外界的力量,正在把淀姬推上政治舞台。宁宁是这么认为的。在宁宁看来,坏的正是这些外界的人们。

宁宁从心底里不喜欢他们。

宁宁心里想:“这帮子人整天在盘算着殿下死后的事啊!”

她不愿设想的是:一旦秀吉死了,鹤松和淀姬将登上这丰臣家的主座,把石田三成这批近江系的大名用作亲信。不用说,北政所将退居第二线,那些以她为靠山的开国功臣们,也不得不随之而沦落下去。从宁宁来说,即便退居第二线也还无妨,然而对于那些尾张出身的大名们,这前景不啻是一场噩梦吧。不过,毕竟事关重大,各人都只是在肚子里想着心思,谁也闭口不谈这可怕的前景。

文禄元年(1592)四月,外征军在朝鲜登陆了。第一路军司令小西行长,第二路军司令加藤清正,两路兵马克城拔寨,争先恐后地沿着朝鲜半岛北上。

进军当初,真可说是连战连胜,然而,随着明朝的大军成为正面的敌人之后,进攻的势头停滞了,部队在各处陷于孤立,有时甚至出现了不得不拚死苦战的局面。况且,行长和清正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