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好的旅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男说:

“大娘的演说也使我大为感动。”

“哪里,我的演说可不是那么伟大的东西!”

花子母亲虽然笑了,但那是因孩子们认真地听了她的讲话感到高兴的笑,她对身旁的老师这么说:

“我根本没有想过他们是耳朵不好的孩子。”

“啊。好像很懂您的话,都热情地注视着您的口型。”

最打动学生们的,主要不是花子母亲的话,而是花子令人怜爱的形象。说实在的,那简直是上帝送给建校纪念典礼的天使一般的……

贴在黑板上的那张大纸上写的是典礼的顺序:

默祷、咏颂、礼拜之辞、对主祈祷、唱赞美歌、圣经、感谢、祈祷、谈教、祈祷、捐献报告、咏颂。

确实是基督教教会学校的典礼程序。

这个学校,原本在教会里开始教少数聋哑儿童,没过多久就有了独立的校舍,从此渐渐发展壮大起来了。

建校纪念日这一天,要谈多年以来的学校历史,对创办者或者有功人员表示感谢。

现在,日本也有许多国王、府立、县立的盲人学校、聋哑学校。还有西方传教士为日本不幸孩子开办的学校。所有这些,花子母亲都是最近才知道的。

“爱永无松懈科林斯序十三”

这句话就作为标语挂在会场。

初等科的典礼一完就是中等科的典礼。

在走廊上转悠的达男连喊了两声:“大娘”。他说:

“这里有个有趣的通告:‘叫无手语周’。”

“无手语周?”

花子母亲站在那里一边看那通告一边说:

“从前哑巴不都是靠打手语交谈么?但是现在教他们和我们一样谈话,可以应该尽可能不再打手语了。”

“无手语周!”

达男颇感惊奇,所以又重复了一次。

“我教给花子读话和口话之后,就给她规定无手语周,难为难为她。”

似乎达男早把读话和口话记住了。

“谈话”就是聋妇要记住对方谈话时的活动。从这种活动读懂语言的意思。“口话”就是哑巴说的话。

达男歪着头颇感奇怪的说:

“可是,自己说的话自己又听不见,这才叫怪事呢!”

“所以这个学校的孩子都是怪声怪调的呢。”

“不过,哑孩子能说话,岂不是奇迹么?”

她们进了初等科的一个教室,授课老师走下教坛,摩婆着花子的头提问:

“你们知道这位可爱的客人叫什么名字吗?”

“花子!”

“可爱的花子!”

“花子!”

学生们争先恐后的答。

“啊!”

花子母亲低头行礼。她太高兴了。激动得快要落泪了。

达男说:

“大娘,这里也送上一束花作礼品就好了。可惜走的急,给忘了。”

这个班的学生也是不足10人。

“我们正在给外国朋友写建校纪念日的信呢。”

那位老师向花子母亲说完之后便面对学生说:

“好,我们继续下去吧。开头我们写什么好呢?”

一个学生说了些什么。

花子母亲和达男觉得那学生的舌头不好使,听不清说的什么。

但是,好像老师听得懂,他念道:

“亲爱的联合教会的诸位先生,你们好么?对,这就很好。立花君,你写在黑板上吧。”

那个叫立花的女孩子离座,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亲爱的联合诸位先生,你们好吗?”

“接下来写什么好呢?”

老师又提出问题和学生们商量。

孩子们正在思索,老师诱导地说:

“那个联合教会的诸位先生们,还没有看见过日本的这所学校。他们大概想知道这里的情况吧。”

“我的聋哑学校也起来了。”

“对。把这句话马上写在这儿么?不过,那边的人还不知道您哪。得先写我的情况,让大家立刻就知道,什么人给他们写的信。”

“我们已经是初等科三年级了。”

“对。杉田君,你上这儿来写上它。”

名叫杉田的那个男生把自己说的那句话,写在黑板上了。

“现在,全校的学生已经多达83人了。”

不知是谁说了这句,紧接着就有一个女生说:

“学校的院子里干净了。”

但是说“学校”时,好像不是用舌头,而是用咽喉发出的声音。可爱的女孩子,却是男孩子一般的大粗噪子,嘶哑的声音,使达男吃了一惊。

“说得再清楚些……”

“学校的院子漂亮了。”

“接下去写什么呢?”

“今天是建校纪念日。”

“对!把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写上吧。”

孩子们各自把自己想好的书信语言写在黑板上,老师边看边说:

“大家先写下来,等以后再好好修改吧。不足的地方再添上。这封信到了外国,对方一定喜欢,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复信。我们还不认识的许许多多的人,不论日本的,也不论遥远的外国的,一定为我们祈祷。”

花子母亲对老师这番话赞许地点点头。

耳朵听不见的孩子们的苦恼,全世界是相同的。为清除聋哑儿童的痛苦而努力的人们,他们的心也是相通的。

对这个学校的日本孩子们,也会有来自国外的温暖的同情。

走出三年级教室。花子母亲对达男说:

“呶,达男君,从今以后,就不能只想花子一个人的事了。对于和花子相同的的孩子们也给以考虑吧。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盲人儿童和聋哑儿童。”

她们又到了中等科的教室。恰逢上理科课的时间。老师手里拿着菜花,在黑板上用大字写着“十字科植物”几个字。

相当于女子中学二年生的一位姑娘,桌子上摆着带喇叭的箱子,她像电话接线生一样,耳朵上箍着一个矿石收音机似的东西。这位姑娘有“残听”。耳朵还能稍微听到一些声音,所以才使用扩大声音的器械。

但是有个奇怪现象,看起来这位少女似乎耳朵聋。只有这位姑娘一个人好像常常听不懂老师的话。于是别的学生就大声地教给她。她邻座的少年,把嘴贴在那少女的喇叭上,述说老师说过的话。那少女点头。

她点头的时候,把黑黑睫毛的眼睛眯细莞尔一笑,这时候最美。她是个鼻子和嘴唇都很美的少女。

但是,全聋的孩子反而比半聋的孩子更能听懂老师的话,这完全是教育的力量。

因为学校杂役来招呼,所以花子母亲她们去了客厅。

在这里她们听主任老师谈聋儿童的教育问题。

“有一位学生在女子学校读四年级的时候成了聋子,从此她就到这个学校来上学了。这个学生的发音本来很清楚,但是为了让她比生来就是聋子的发音好些,反倒更加困难。聋人学校的教育中,读话和口话,占去大部分时间,特别是教口话,是十分辛苦的。

花子母亲对教师的话很赞同,她说:

“的确是这样,进这个学校预料的孩子,好像还不知道人间还有语言呢。”

“不知道的居多数。因为生下以来没有听过什么是话,也没记住它,所以自己也就不能说话。普通孩子从满一周岁开始说一言半语的话,到了三四岁就能说相当多的话了。上普通小学之前,能知道两三千到四五千句哪。”

“能说四五千句?”

达男吃了一惊。

“对!相当的多吧。孩子不同,差别也很大。经过详细调查,知道的话,少的两三千句。多的四五千句。而且,别人说的也懂,自己想说的也能说。上了普通小学,老师教的课都能听懂。和这种情况相比智慧是大大落后了。”

“您的孩子进了这个学校之后,开始知道有语言的时候,那情况是怎样的呢?”

“啊,那就是注意老师的口型了。这就表明注意到嘴一活动必定意味着什么。不然的话,就不会花那么长的时间只看着老师的嘴。而且这种注意力也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刚才您讲话的时候,全体学生无一不注视着您的面孔吧?”

“对!”

“老师,照这么说,在他们身后说话那就不懂啦!”

达男插了嘴,老师笑着说:

是这么回事儿嘛!就说上了聋哑学校吧,不顶用的耳朵并不是治好了。有这么一件事:有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和您的孩子一般大的可爱的女孩,来到某个聋哑学校,问能不能让这孩子”的耳朵听得见什么。学校的老师不是专治耳朵的医生,实在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正在这时,那位母亲说了,前些日子看到一个哑孩子听无线电广播。我的孩子如果也能像那样听广播,也能说话,我就想也让她上聋哑学校,所以才能把她带来了。还说,以前医生就说过,还是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去好。不过,想到让孩子上聋哑学校,一定让人家笑话,所以直到现在仍然拿不定主意。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