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省府大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谁将出任清河省新一任的省长,从去年开始,小道消息就特别多,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当时的省长是李大化,年龄马上就到六十五岁了,按中央规定,他到今年年底要下来了。明年三月底或者四月初,就要开始新一届的选举。谁将出任省长,当时省里最有实力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常务副省长林正义,一个就是省委常委、东州市委书记王天成。



林正义是中央空降干部,在出任清河省常务副省长之前,是国家一个部委的副主任,此前还当过东部发达地区副省级市的市长,五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三年前他到清河省担任常务副省长时,许多人就推测,他是准备接任省长的。



王天成的优势就是本地派,对清河省熟悉,这几年政绩突出,特别是他以省委常委的身份,担任东州市委书记以来,在东州这个省会城市,大刀阔斧地改革,重点抓了城市改造和新区建设,使东州这个四百多万人口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立交桥东西南北贯通,周围一百六十公里的环城高速也全面竣工。天桥机场也扩建成功,成了国内一流的大型机场,可以满足国内几乎所有型号的飞机起降。新区的开发也如火如荼,吸引了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财团、企业进驻。东州市的经济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速度连续增长,现在市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二百亿元大关,这是王天成最大的砝码。



在整个东州市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市委书记把东州的局面搞到这个样子,在全省的地位这么突出,不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地位。



所以相比之下,王天成显然占了上风。



但民间的议论归议论,谁做省长,还是中央说了算。不到最后一分钟,谜底揭开,谁也不知道哪个是最后的胜利者,这就是现实。



张青云也感到,有一段时间,自己的老板有些心神不宁。跟老板三年,他知道,这样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毕竟王书记今年已经五十七岁,再不上一步,当上省长,这一辈子政治生命可能就这样了,以后永远没机会了。在官场上混,谁不想把官做得大些再大些!这不是迷不迷的问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如果不掌握大的权力,你根本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你调动不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再大的本事,你也使不出来。



就像王书记,他如果当年不是当上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上了这个台阶,当时的东州市委书记调到外省做副书记,东州的市委书记出现空缺时,就不可能任命他去接任。如果那样,张青云想,自己的命运一切都无法改变,说不定自己还是党校的教师,一辈子教着连自己都不喜欢的政治理论,虽然一套一套的,自己熟悉得都可以背出来了。

 《省府大院》第一章(4)





争官,有时候争的是个平台,是个机会,是为老百姓做大事的机会。当然不排除自己的心理满足,为了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人都一样,谁也不能免俗。



张青云想,如果不是王天成出任了东州市委书记,可以肯定地说,东州就不会是目前这个样子,可能更好,坦率地说,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大学毕业后,张青云在省城里呆了十几年,经历四任市委书记、五任市长,他们干的长三四年,短的一两年就动了,一般的老百姓如果不留意,根本不知道谁当市委书记和市长。



张青云是政治系毕业的,又当的是政治教员,所以没办法,不琢磨这个不行。自己是靠这个吃饭的,给学员讲课,没两把刷子还真不行,尤其是自己这个政治教员,到这里听自己讲课的,都是市里各单位要提拔的科级干部,眼看要提为副处级了,赶紧送党校培训培训。



在党校,张青云教政治是出了名的。他爱琢磨,信息量大,课本上有的他懂,课本上没有的他也懂。这么说吧,全中国所有的副省级以上干部的履历,他几乎都熟悉;所有的国家领导人的履历,就更不用说了,哪里人,从哪个学校毕业的,最先干的是啥工作,年龄多大当了处长,多大当了厅长、省长,和谁是同学,和谁最亲近,当过谁的秘书,娶了哪个大领导的女儿做老婆,他能背下来。业余时间和同学同事聊天,只要他一开口,别人都没有了话说,只听他一个人的就够了。



时间久了,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或者嫉妒,说他爱吹牛,狂妄自大,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三十多岁了还是个小教员,人家会混的,早当了处长、县长了,就是在学校里,也混到中层领导了,只有他,还什么都不是,小教员一个!



闲话传来传去,就传到他老婆郑丽丽的耳朵里。郑丽丽是个还算贤惠的女人,但心里气也憋不住,就劝他说:“你出去就别说那么多了,影响不好,人多嘴杂,对你说啥的都有。”



张青云一听就明白了,忍不住叫道:“我偏要说,怎么啦,老子辛辛苦苦翻了那么多资料,记了那么多东西,好心告诉他们,不感激不说,还说不够的坏话,在背后损我!这帮鸟人,真他妈的扯淡!我不但要研究中国的,今后还要研究外国的,气死他们!”



他老婆郑丽丽看劝不住他,就讽刺他说:“好了,好了,整个东州市就数你最牛,你是未来的大政治家,好好研究着吧,说不定哪一天,你出国访问、接见外宾,还真用得着。”



张青云脸皮也不红,说:“我觉得命运既然这样安排我,让我无意中学会了这么多东西,决不是无缘无故的。机遇从来都是青睐有准备的大脑!我相信我不会一辈子只做这个政治教员,命运会给我机会的!你等着瞧吧,到时候让他们知道知道,他们那是狗眼看人低!”



一晃十年,张青云大学毕业当了十年教员了,职称也没混上副教授,还是讲师一个,房子好歹有了,但还是旧房,两居室,七十多平方米。唯一的安慰是孩子有了,儿子张方圆七岁了,长得胖乎乎的,眉清目秀。方圆是郑丽丽取的,说是儿子长大了不能学他爹,太迂太直,书呆子一个,一辈子没有大出息。回头就开始损张青云,说:“我看你不发达就怨你爹给你起的名字不好,青云青云,想着直上青云,哪知道混到三十多岁,还是一个小讲师!”

 《省府大院》第一章(5)





张青云看她当着自己的乡下母亲也敢这么说,气得鼻子冒烟,几次动了离婚的心思,但跟母亲一说,老人家不同意,说是为了孩子什么都得忍着。等孩子大了,实在过不下去了再离婚。



对郑丽丽,张青云有时候也是恨得牙痒,别人看不起你男人,你也踩腾他,也算不得什么好东西,但想想两个人过了这么长时间了,自己还是小讲师一个,人家心里有气,也情有可原。



但心里不服气又有什么办法,自己一没有强硬的后台,二没有多余的钱拿去送礼拉关系。再说了,在学校里,就是再爬,能够到了哪去,做个教研室的主任,又有什么意思!



想开了,也就释然了,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真要是这样过下去,索性放开了活,在课堂上,他的课讲得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汪洋恣肆,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听过他课的人都说他有才,当教师可惜了。特别是市直机关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女大学生,对他更是情有独钟,他在台上讲课,一直脉脉含情地看着他,看得他都有些心猿意马了。



一来二去,张青云的名气也就大了,许多人都知道,东州市委党校有个青年教师叫张青云,课讲得好,天文地理无一不精,尤其熟悉国际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那几年各机关时兴搞学习辅导,中央不管有了什么精神,下面都要全体动员,尤其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就是占用上班时间,也要搞个集体辅导,然后拍拍照,录录像,上上报纸、电视什么的,算是完成了任务。



这时候党校的教师派上了用场,给大家随便讲一个小时,辅导一下,谈谈国际国内的形势,简单分析一下,对付过去就行了,反正各单位不会白请,车接车送不说,临走时都要送上一个信封,里面装上千儿八百的,算教师的讲课费。



因为张青云名气大,这些钱他那几年没少挣。



有一天市委办公室的顾主任打电话,说明天下午要张青云到市委办公室,给市委机关的干部辅导辅导,在家的市委领导也参加。顾主任张青云认识,经常到党校来。



张青云说:“我的大主任,那么大的领导,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