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成了一条锦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妃在房里呢。”
  “她现在脾气越来越古怪了……”
  场景于是转向在租界放纵的婉容,转向跟表妹商议离婚的文绣……然后就是听到文绣想要离婚的消息。
  孙太监立的远远的,婉容站在溥仪书桌的一边,她离溥仪更近,离文绣要远一点,溥仪站在整个构图的中间——这段名场面,在季铭更进一步之后,演的是酣畅淋漓,纵然蓝盈盈和宋怡并没有+1这种BUG存在,但是排练的过程里,她们也已经习惯把自己交给季铭了,要怎么摆弄都行。
  这么一来,反而随着季铭控场能力的提升,导致整个场面的火花狂溅,进一步退一步,简直都自带慢镜头——并不是说真的人为减慢速度,让是那种形体和情绪的交融,将他们的行动留在观众脑子里的时间和深度变化了。
  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状态,比如说看小说,如果是消遣的,可能看过就没了,不走脑子。但是如果看的是一些经典之作的华彩片段,那些描述,那些画面感,那些情感,都会在脑子里“绕梁三日,余韵不绝”,是一个道理。
  此时看戏的观众,也有这种感觉。
  就是台上的人演的还是那个节奏,但他们的脑子里头,整个质感都变得深邃起来了。
  一直到最后,逃离津京的文绣,登报宣示同溥仪离婚,旁白的声音由濮中昕老师亲自录制:“文绣离开津京之后,就登报宣告同溥仪解除婚姻关系,从此再无瓜葛。这一宣告,在京津两地,在当时的整个中国、亚洲、世界,都好似一声惊天的霹雳,这是女子于婚姻自主上的,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史称‘刀妃革命’。”
  灯光亮起,溥仪独立于书房中。
  散乱的几份报纸在书桌上放着。
  “刀妃革命?呵,呵。”溥仪前倾了一点,眼神直直地看向观众席。
  好大一片观众,都觉得这是在看她,尤其是一些位置比较好的女粉丝,这会儿简直觉得自己被盯住了,只是那感觉不太美好,皮肤上细细粒粒的点子,都是防御性的。
  太有冲击性了。
  这一段戏,大排练的时候,就是相当考验季铭的一段,此时更进一步,他的各种形体,各种台词,在舞台上的行走后退,都和布景、灯光合为一个整体,配合着他越发精湛的情绪外泄,整个舞台最中心那一块,都在跟他一起怒,一起悲,一起癫狂,一起沉默……
  第二幕落。
  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满堂大彩。
  第三幕主要是和军官、婉容的对手戏了。
  特别是汪雷的鬼子军官。
  这位大哥既不像韩明求老头那么老道,随机应变,也不像是蓝盈盈、宋怡,能把自己都交出来,他属于两者之间——所以从排练时候开始,他就挺难,太难了,硬接季铭他有点费劲,被带着跑他又不情愿,就尬在中间。
  任鸣之前没想到,他在公演前夕最担心,居然是汪雷。
  要知道应该找一个更老道的演员来的,年龄本来也不是问题,只是当时想着都是中青年也比较合得来,现在想想,是有点自我设限了。
  但是此时,汪雷却发现了一种顺畅感。
  尤其是军官和溥仪在盛京皇宫的一番争执,他背后的鬼子兵,似乎都在给他力量和气质,来对抗季铭无所不在的戏剧张力——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季铭在托他了。
  要不是在舞台上,他都得给跪下。
  大哥,要不要这么猛啊。
  站在他面前的季铭,表演水准有增无减,但同时,他还能利用鬼子兵,利用站位,利用布景来帮他跟季铭自己抗衡——然后整个戏的张力和能量,就啪啪啪的往上炸,就像蔡大师的那一件烟火装置艺术——《天梯》一样,层层叠叠。
  当最后溥仪认输,鬼子扬长而去之后,仿佛孤狼——或者说丧家之犬,只余一吠的样子,在越来越暗的灯光里,将溥仪一生最重要的特质,傀儡,直接放到了观众心上。
  看到没有,这就是傀儡,这就是溥仪。
  从登基,到逊帝,从京城,到津京,从紫禁城到盛京皇宫……他从来都是个傀儡。
  第三幕落,季铭稍稍侧身,形单影更只。
  最后的尾声,是季铭的大独白占主流了,以及大量的旁白——来自隆裕的,来自孙太监的,来自文绣婉容的,来自租界洋人的,来自中国百姓的,来自鬼子的……它们先是一个一个来,溥仪或者辩解,或者控诉,或者沉默,或者畏惧,然后渐渐的他们开始叠加着而来,四面八方都是各种各样的声音。
  季铭在舞台上左奔右突,他说着不成文的话,时而高昂,时而低沉,事儿斩钉截铁,时而飘忽不定——最后他整个人趴在了舞台上,一束追光落下,将他困在其中。
  溥仪安静下来,他甚至觉得好笑:“哈,哈哈,哈,哈哈哈。”
  尾声在他唱着新中国的红歌里结束,他坐在那儿,仓惶又平静,于影子相视无语,仿佛都在问,你是谁?你怎么这么让人作呕?
  落幕之后,整个剧场安静了接近有半分钟。
  没有说话,没有人鼓掌,没有人退场,连灯光都仿佛被冻住了,或者更准确地说,仿佛进入了贤者时间。
  后台也并没有任何担心的意思,他们也完全不觉得已经过去半分钟了——后台沉浸在剧情中的程度,只会比观众更甚。灯光亮起,一道光将大家都从舞台世界里揪出来。
  季铭的粉丝突然才想起来组织者说的。
  结束了之后,就是我们的时间了。
  “啊啊啊啊!”
  哦呦。
  吓死老子了。
  这些小姑娘好野,要是爷爷我再年轻六十岁……
  “噢噢噢噢。”
  各种欢呼的拟声词,跟如潮水拍天一般的掌声一起,将整座剧院变成一个工厂——是那种建国初的,机器轰鸣,工人精神面貌极佳,人人都带着高原红和大笑脸的工厂。
  喧闹、欢喜。
  “走吧。”
  任鸣笑着一招手,几十个演员,前后三排上台——看到谢幕演员上来,已经拍红的手掌之间,又发出了更热烈的声音。
  “好。”
  所有的欢呼,此时全化作一声声吆喝“好”——有耄耋之年的老观众,有满脸激动的新粉丝,有温婉的女性,也有豪迈的大哥,此时此刻,全都站起身来,毫不吝啬地,将叫好声,将夸奖,将赞美砸到了舞台上。
  全是真心。
  如群星落下,悬在这片剧场天地,熠熠闪光。
  季铭就站在任鸣的旁边,最中间的地方,也是所有观众情绪的目的地,绝大部分的人都在看他,他甚至觉得自己有了火眼金睛,能隔着舞台,看到那么多观众眼里的情绪。
  啊!
  四肢百骸,仿佛通电了一样,麻酥酥之后,全是舒爽。
  鞠躬,鞠躬,鞠躬。
  连续鞠躬之后,依然等待了几分钟,所有的掌声才平息下来,像是过了一场狂欢节一样。
  “谢谢,”任鸣走出来,独自又鞠躬一回:“谢谢来支持的好友,谢谢所有的观众,还要感谢季铭的戏迷,哈哈,我看到有很多的年轻人,非常开心,你们愿意走进剧院,而且可以以这么尊重话剧,最终剧院表演的方式来支持季铭,我觉得季铭一定会为你骄傲,我也特别感谢你们。”
  好懂啊你,任院。
  粉丝激动了,真激动了,要知道作为流量粉丝,那真是日子不好过的,但凡有一点赞美,都得供起来。现在这人是谁,是人艺剧院的院长,是中国最知名的舞台导演之一,他夸她们了。
  娘啊,真是粉丝当久了,不仅能遇着季铭这种偶像,还能被任鸣这种人夸。
  有些姑娘都啪塔啪塔流泪了。
  但还是笑的很开心,尤其是看见季铭站在那里,给她们竖大拇指的样子。
  任鸣营业了一下之后,开始讲这部戏的创作过程……这也是首演的应有之意。
  台下今天来捧场的大佬,其实不多,一则是人艺没有特别去请,本来就火热了,再搞这个也没必要了。二则毕竟是电影改编,又有一版学生戏了,难免就让人没有最早一睹为快的冲动。
  但今天之后,肯定很多人会后悔。
  国话的葛副院长,来帮季铭压阵的娘家人,他身边坐着的就是人艺的演员组长冯远佂老师。
  “好啊。”
  “是好啊?”冯远佂脸上尤带着一点凝重,这不是情绪上的凝重,是见证性的凝重,看见一个了不起的东西诞生了,心中油然而生的郑重来:“是好!”
  “哈哈,你没看见排练啊?”
  “看了,才觉得是真好啊。”冯远佂摇摇头:“我还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