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打开了信,看了一眼,就把信撕掉了。
本来应该用火折子烧掉的,不过外头雨太大,他出去的时候,那撕掉的信,揉烂了,丢泥地里,一下子被雨水冲散开了。
……
这一场大雨,并不是熙国独有。
荆国也下了。
荆国下的雨大概是应景了。
自薄后去世之后,荆皇除了那大逆不道的把薄后烧成灰的举动,本身反而变的更加温柔了。
无论是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能见到他们的荆皇,笑脸盈盈的抱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孩童。
有时候上朝,那孩童就在龙椅旁。
圆圆的裹着一个襁褓。
就是襁褓上,秀的是野菊花。
很俏皮,但是不大气。
也有时候,荆皇批奏章,怀里都是鼓鼓的。
里头有个孩子。
荆皇这样杀人如麻的男子,在薄氏走后,迅速的学会了带孩子。
带的极好。
连孩子的头发都是他梳的。
他几乎是所有时间都陪着这孩子。
连孩子启蒙,他都跟着一起学。
他脸上的笑容,越发的多。
整个人越发沉稳内敛,跟最初登基的时候,满身杀意浮躁相比,现在的荆皇已经是个真正合格的皇帝了。
荆国百姓偶尔有见到他们的皇,越发的爱戴。
他给人感觉稳重大气,万事都不惧怕的感觉。
而荆国的官员却越发紧张。
因为荆皇越来越会做皇帝了。
以前杀人,还会有怒容。
现在却是微笑平和的,就下令杀人。
让人胆战心惊。
可是那个学会了走路,会背诗,长了很多牙齿,笑容是天下最温暖的孩子,此刻脸色苍白如纸,静静的躺在床上。
他的枕边,有一个罐子。
罐子外头油光发亮,显然是有人每日都触摸的结果。
荆皇一天没有上朝了。
太医来了,又走了。
只说战神保佑。
巫医来了,也走了。
还是说巫神保佑。
荆皇坐在床边,脸上看不出喜怒,很安静。
太监宫女都远远的避开了。
荆皇平日照顾孩子很小心。
也很大胆。
作为一个父亲,他希望他的孩子脸上永远有笑容。
看到孩子的笑,能洗涤心中所有的污垢和疲惫。
作为一个皇帝,他希望他的太子能更加勇敢坚强。
所以他也会带孩子骑马,虽然有点小了,可是他们荆国都是部落里,帐篷里,草地雪山荒漠长大的孩子。
骑马是必须会的。
哪怕他是皇子。
可是哪怕他是皇子,他也还是个孩子。
荆皇眼睁睁的看着那马的马蹄踩在了孩子的头上。
像是踩在平地上的土疙瘩一样。
荆皇回想那一幕,就觉得心中很疼。
哪怕那马蹄踩在自己头上也好。
孩子还那么小。
他的头那么软。
他一个人。
屏退了所有人。
一手抱着那冰凉的罐子,一手摸着孩子柔软的身体,窗外大雨磅礴。
盖住了荆皇龙寝里的哭声。
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男人,这个荆国权力排第一的男人,此刻,他卷着身体在哭。
他手里,能抱住的只是一个罐子,一个渐渐微凉的孩子。
他的哭声从压抑的低喃到大声的呐喊。
嚎啕大哭。
“啊……”
“啊……”
“啊……”
他哭的很厉害,哭到后头,就成了干嚎。
雨很大,风也很大。
雨滴中间似乎夹杂着冰雹,敲打着门窗和墙,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地里快要收成的庄稼被大雨和冰雹打的奄奄一息。
雨水从高处往低处汇聚。
泥黄色的水,一股一股的,从小溪流,汇聚成大河。
汹涌的冲刷着山,河,天,地。
这场雨极大。
整个天下都在雨中。
白骨山山顶顶着一大片乌黑乌黑的云,沉甸甸的。
整个蛮荒草原都从白日变成了夜晚。
草原上夜晚才出来的狼群,提前出来了,却也很是惊慌的乱窜。
龙渊山上的虫蛇,也被从蛇洞里淋出来了,一条一条的往外爬,像是想爬出龙渊山一样。
阿鹿他们回到山上,总觉得很是不安宁,似乎有什么事发生。
阿寻面容严峻,抬头看着黑压压的天空。
他记得他看到的一本书上,记录了天下的大灾前兆。
就有这样的景象。
秋日,申国向来是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从来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雨。
让人心惊。
神佑本来是在院子陪洛姨一起弄佛菜的,结果下大雨了,雨太大,把佛菜的根都冲起来了。
神佑有些忧心的道:“雨太大了,佛菜都被冲起来,恐怕今年冬日,会有饥荒。”
公主殿里。
小公主看到滂沱的大雨,让宫女把她新做的模型船只放到了院子里。
几只像真的船一样的小船冲进院子里,争先恐后。
宫女太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为各自选的船只叫加油。
“公主,公主,公主号在第一位。”齐刘海的宫女激动的大叫,脸上红彤彤的。
……
第257章 皇宫里的地道
天黑了。
雨停了。
皇宫里,安静极了。
因为从下午开始天就黑了。
往日这时候,也只是刚刚入夜。
说不定还有贵人吃完饭出来消食。
或者饭后,弹个小曲。
活泼欢快的感觉居多,毕竟,今年,才是那些花季女子进宫第一年。
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的女子,住在一个大园子里,应该是很热闹的一件事。
不过今天下午的雨太大了。
大雨,伴着雷鸣闪电,很是吓坏了这些年少的女子。
这时候的人,对天地天然都有一种敬畏。
觉得天相也是一种预警,大概是上天想要告知什么。
这样的时候,最好不要乱动,胡乱出头。
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连小昭后的昭和宫都安静的很。
那些秃毛孔雀,缩着脑袋在笼子里,不出来。
唯一有些热闹的,就是小公主的院子了。
小公主对这些向来不信。
只是打雷下雨,正常的天气情况而已。
前些天太热,冷暖空气交汇,打雷下雨也很寻常。
唯一不同的就是雨稍微有点大了。
正好,她做了很多模型的小船,直接可以在院子里放船了。
她小时候玩过这个,不过那时候用的是纸船。
不可能奢侈的用这么精致的木船模型放水里。
现在自然不在乎。
什么样的主子,自然是有什么样的奴才。
公主殿里的这些宫女太监都是识字的,能识字,身份都不一样了。
他们相教其他宫殿里的宫女太监,多了一些浪漫气息。
雨中放船,很有意思。
看着小船有顺着水流迅速往前的,也有因为水不够大,半道倒塌的,他们心中只想要雨再大一些,让船更稳一些。
公主说了,若是自己押注的船排前三位,可是有十两银子的奖励。
这比寻常人家一年的嚼用都多了。
虽然对他们来说也不算多,关键是好玩有趣。
而卢妃的院子,也很安静。
她倒不是对大雨畏惧,而是心中不爽。
很不高兴。
她反复的看着那首公主作的诗,她本来想央求皇上给写的,她好裱起来,可是皇上走了。
有一个女子写下来,写的还不错,她就拿来了。
公主作诗倒是经常,但是写字好像不太经常,听闻公主的字也是极好,从小就有自己的风骨,不过现在写的少了,少有公主的墨宝流出。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是那个说错话的鞠常在写的。
她的字倒是挺好的,比她的话好。
当然,不如卢妃自己写的好。
她还是拿来了。
这首诗真美。
她看的真的很喜欢。
可是她越看,越觉得,这诗不是在写她,这也不是写给她的诗。
进宫第一次,卢妃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不让任何人靠近。
她看着这词,流了一夜的眼泪。
她多想,自己就是那株莲。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隔壁的洛妃的院落,也很安静。
听说洛妃的四个养子,三个回去了,还有一个留在宫中。
也是最小最好看的那个。
有谣传说,这个养子是洛妃的亲子。
听说这个养子极其风流俊美。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