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片算是古老的技术,是将石碑或者青铜器上的文字和图案拓下来,一般用宣纸和墨汁,也算是一种简单的拷贝方式。
  要说完成一张精良完整的大幅拓片,技术难度确实不低,但是余耀只是想借用拓片的技术,辨识杯足上的痕迹,那就不算很难了。
  宣纸和墨汁都是现成的,余耀又从网上搜了个视频,和濮杰一起研究了一下先。
  杯足比较小,痕迹比较浅比较乱,而且杯足上是磨损痕迹最多的地方,余耀在濮杰的配合下,试了几次,效果不佳。
  但是既然试了,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到了晚饭时分,终于搞出了一张比较满意的拓片。
  虽然拓片还是认不出什么字迹,但是根据拓片上的线条痕迹,却能一点点涂抹掉杂乱线条。
  完成之后,根据主线条,适当调整,增加可能的笔画,不断临摹书写,三个字就这么一步步越来越清晰。
  “是不是这三个字呢?”最后,余耀提起毛笔,写出了三个小篆字体。
  濮杰喜好古钱,对小篆字体还是比较熟悉的,“目爰杯?啥意思?”(爰音圆)
  “目爰······”余耀沉吟道,“爰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疑问代词,就是哪里的意思;另一个是连词,就是于是的意思。目爰,难道意思是让人眼花缭乱,目眩神驰?”
  濮杰一时不得其解,没作声。
  “不对!”余耀忽而又放下临摹出字迹的纸片,拿起最后那张拓片,“如果照这三个字来,字体大小和字的间距有点儿不一致啊!”
  “这个‘杯’字肯定没问题,你是说目和爰只是两个字的一部分?但是字迹周围的线条太乱了?”
  余耀没有去继续去辨认拓片上凌乱的线条,而且放下东西,点了一支烟,沉思起来。
  一支烟还没抽完,余耀猛然看向濮杰,“我知道了!确实不是!”


第625章 自暖杯
  濮杰此时恰好也看向余耀,“我好像也有点儿想法了!”
  “自暖杯!”余耀一字一句说道。
  濮杰立即接口,“这玩意儿难不成真有实物?这么看,好像真可能是这三个字!”
  余耀立即灭了烟,又拿起了拓片,“你看,这是小篆字体,如果是自暖杯,那么现在的目爰两个字,‘目’上面应该有三个小竖;‘爰’左边应该有一个日字旁,不,小篆应该是火字旁!现在赶紧看看,能不能从线条痕迹里比对出来!”
  这时候,天已经有点儿黑了,两人反锁了门,开了灯,详细比对起来。
  现在比对就轻松多了,只要从目字上面的线条里面凑出三个小竖;从爰字左边,凑出一个火字旁。
  “果然是自暖杯!”
  确定能凑出之后,余耀不由大叫一声,转而,却又皱眉,“不过······”
  濮杰看了看余耀:“不过什么?你是觉得传说中的东西,突然就这么冒出了实物,有点儿不太相信?”
  自暖杯,在不少野史和笔记中出现过。说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内库藏有一酒杯,薄如纸片,纹如乱丝,杯足上有细缕错金三字:自暖杯。
  据说李隆基用自暖杯喝酒的时候,往里面倒上酒之后,酒会变得温热,有热气冒出。根本就不用烫酒,比电热壶还好用。
  “我是在想,这是小篆字体,如果是真的,那么就是中土的产物。既然是中土产物,这种石材,难道就只做了一个杯子?”余耀沉吟道。
  “你不说看不出材质么?说不定不是石材,或者是合成的东西呢?”濮杰跟着说道。
  “总不能拿去化验吧?”余耀道,“刚才用水清洗,并没有异状······”
  “这有什么好想的?直接倒酒试试呗!干脆利索。”濮杰说完,就开始翻箱倒柜。
  “这儿又没酒,你翻个毛啊?”
  “谁说没有?”濮杰竟然真的找出了半瓶江州大曲,“你出去的时候,有天中午我一个人在店里喝过,我出去买的,又点了个外卖手撕鸭。”
  “靠!”余耀不由笑了起来,“你是真行!那就试试吧!”
  余耀在八仙桌上放好杯子,濮杰倒了半杯江州大曲进去。
  两人盯着等了大约一分钟,却也不见有什么异常。
  濮杰叹了口气,顺势坐下点了一支烟,“这玩意儿你说是唐代的对吧?”
  “从造型和错金留下的痕迹,应该差不多。”余耀也点了一支烟,“不过,即便是唐代的,也未必就是传说中的自暖杯啊!”
  “这倒是,唐代也有可能被人仿制。”濮杰点点头,忽而却又一拍大腿,“既然是唐代的,如果不是真正的自暖杯,咱们重新做个错金上去吧?”
  “你想拿着蒙人?”
  “这东西和普通古玩不一样,其实蒙人不好蒙,我就是觉得有点儿意思,可以当成摆件放店里嘛!”
  两人一边抽烟一边说,烟雾缭绕,濮杰不由挥手扇了扇烟雾,眼神突然一变,“哎?你看!”
  余耀连忙灭了烟,仔细观察酒杯,此时只见杯口隐隐有热气浮动出来了!
  “我去!这特么不会真就是自暖杯吧?”濮杰伸手捏了捏杯子外壁,“外面没事,还是凉凉的。”
  说罢,濮杰就要伸手探进杯中酒水。
  “慢!”余耀连忙制止,“且观察一会儿!”
  “没事儿!你想想,既然暖出的酒能喝,那放上手更不要紧!”濮杰虽然这么应了余耀一句,但到底也没把手放进去。
  杯口的热气其实不算多,丝丝缕缕地冒出来,观察杯中酒水,倒是没什么异常,只不过酒水表面的热气能更多一点儿。
  两人观察了大约五分钟,发现热气并没有加剧,始终是一个淡淡的状态。
  濮杰此时也没再问余耀,直接伸手进去探了探。
  “有点儿温,不是很热,但绝对不是原来的温度!”濮杰甩了甩手上的酒水。
  余耀一听,也不由伸手探了探。的确,酒水只是有些温乎,但也可以称得上是暖酒了。
  “这到底是什么材质啊?”濮杰挠了挠头。
  “我觉得是天然的,不是什么合成材料,不过要想搞明白,怕是得送到专业权威机构检验。”余耀应道。
  “这可不能送!否则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濮杰看了看余耀,“既然你断代是唐代的,而且还能暖酒,看来就应该是真的自暖杯!”
  “只是这暖酒的速度似乎有点儿慢!”余耀说着,拿起了酒瓶,“这个江州大曲是39度吧?”
  “对!”濮杰点头。
  “39度······唐代可没有这么高度数的酒啊!”
  的确,唐代的酒没有度数太高的,当时主要喝的是米酒、葡萄酒,再就是清酒(只有压榨,不经蒸馏)。
  在唐代的诗文中出现的“烧酒”这个词儿,其实不是蒸馏工艺的白酒,指的是颜色发红的酒。
  所以,唐代流行的酒,度数普遍比较低。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介绍过唐酒的主要几种加工制造方法,能推论出酒精含量一般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五,有的只有百分之五左右,和现在的啤酒也差不多。
  濮杰一听余耀说的,“你的意思是?如果换成度数低的,说不定暖酒的速度会加快?这也能进一步验证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自暖杯?”
  “是这个想法。”
  “行!收好,先去吃饭,顺带去买瓶米酒回来试试。”
  两人在饭店吃饭的时候,余耀又对濮杰说道,“如果你的货主和我的货主是一个人,那这个王奶奶家的老爷子,生前搜罗的有意思的好东西可不少啊!”
  “从咱们接触的这几件来看,还真是。嗯,我再详细问问,连带还有什么要出手的东西。”
  “而且,这位老爷子收集的东西,似乎都有点儿······怎么说呢,说稀奇古怪有点儿严重了,就这么个意思吧,都是挺有特色的小件。”
  “这还没确定这酒杯的货主就是王奶奶的女儿呢!”濮杰接口道,“赶紧吃,吃完了咱们先回去拿米酒试杯再说!”


第626章 坐地起价晚了点儿
  余耀和濮杰吃完了饭,又去买了一瓶米酒、一瓶葡萄酒,重新回到了格古斋,反锁了门,拉上了窗帘。
  刚把米酒和酒杯都摆上桌,濮杰的手机响了起来,濮杰本来不想接,但瞥了一眼来电号码,连忙对余耀道,“货主电话!”
  余耀点点头,“正好探探是不是王奶奶的女儿。”
  濮杰接了电话,“宫阿姨你好啊!”
  “叫什么阿姨,叫姐!”
  “宫大姐,有啥指示?”濮杰嘻嘻笑道之后,又捂住话筒对余耀说道:“这位比我妈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