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空间种田养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玲听见赵二江说到养猪养鸡这些,想起新庄也养了许多。看来还得跟李福说一下,今年的鸡、鸭、猪暂时就别养那么多了。
  “我知道了,猪就养个两头,鸡养个五六只下蛋吃。”
  商量好地咋种,君玲就去新庄安排今年的春耕。
  到新庄后,看到加高的围墙,让君玲的心里稍微安稳了几分。进门之后,对门房说自己先到水田那边去了,让李福到那里去找自己。
  君玲路过小湖,看见小湖里的水位没下降,心里又安稳了几分。走到水田边上,见到新挖出来的水塘里,满满的一池子水,还有多的水往水田里流,看来这个泉眼没受影响。
  水塘周围,也被围了半人高的竹筒。在围子旁边,还建了三间茅草房的鸭舍。
  “夫人,小人来迟,请夫人赎罪。”李福匆匆过来向君玲请罪。
  “无事,李庄头,你起来吧!走吧,去看看另一处的水田。”
  “好的,夫人。”
  “李庄头,这连着有半年多没下雨了,今年新庄的鸡、鸭、猪就少养一些。把庄里现有的大猪全卖了,还有鸡和鸭也卖掉一部分,鸡鸭各留个五六十只就行了。还有,把庄里山脚下的荒地,全开出来种红薯。”
  在荒山脚下,除了有个两亩大的小水潭,还有一百来亩的荒地。围着小水潭周围长满了薄荷,但这片薄荷大约有十几亩的样子,其它的地都是荒着的,庄里的牛一直在这片地吃草。
  “是,夫人。”
  两人走到另一块水田边,见水塘里的水跟之前的那个差不多。周围建的也差不多,也是围了半人高的竹筒,建了三间茅草房的鸭舍。
  “李庄头,你这水塘挖得好。这要是有旱灾了,庄里的庄稼就全靠这几个水源了。围着这些竹篱笆,可以再移栽一些金银花来。还有,今年庄里的薄荷和金银花,别全卖了,留下一半来存着备用。”
  “是,夫人。”
  “李庄头,这水塘里挖出来的泥,你咋个处理的?”君玲好奇的问道。
  “回夫人,这些泥,小人让人全做成泥胚了,等晾干后用来建房子。”
  “嗯,不错,用泥胚建房子,又要比竹子建的房子结实、保暖。”
  君玲又到栽梨树的那个山头,去看了一下梨树。这个山头大概有一百五十亩左右,看到一棵棵一人高,手指粗的梨树。想象着这些梨花开的时候,又是怎么的美景。
  在庄里转了一圈后,便回小青山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感谢在2020…04…18 19:33:47~2020…04…19 15:56: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龙女晓澜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064

  
  三月里; 下了一场小雨。然而这场雨,并没有缓解地里缺水的问题。
  村里今年好多人家,都选择种了红薯和玉米。要不是红薯不能交税; 估计会种得更多。
  今年村里的蚕豆,因为缺水的原因; 豆荚不仅长得很小,并且结得也很少; 但还是不影响; 村里人去卖嫩蚕豆的热情。
  可能是减产的原因,今年的蚕豆价格比去年还增加了一点。从之前一文钱两斤; 涨到两文钱三斤,这还是连壳卖的价格。至于剥壳卖的价格,从三文一斤,涨到四文一斤。
  君玲去镇上卖嫩蚕豆时,听见好多人在说; 粮食涨价了。也在心里想着要不要把空间的玉米卖掉,反正空间里又不会; 因天干而缺水。
  想到就做; 等把拉来的蚕豆卖完之后,跟杨氏她们说自己有事; 让她们先走。
  把驴车赶到镇外无人的小树林,从空间里拿出五六袋玉米粒出来,放驴车上,再返回镇上卖粮。连着卖了三次; 分别卖给三家粮店之后,就没再卖了。空间里还剩了很多玉米,君玲打算改天到县城去卖。
  跟杨氏几人卖了半个月的嫩蚕豆,就没在继续卖了。卖完一算账,发现银钱比去年多卖了几吊钱。
  这天,杨氏过来洗衣服时,问君玲:“大嫂,今年的蚕豆出息比去年少了不少。”
  从打了井之后,杨氏有时就到这边来洗衣服,随便找君玲聊天。
  “也没少多少吧?今年我们每天卖的量跟去年差不多,价格比去年还高了一文。虽说老蚕豆的产量比去年少一些,但价格比去年高点,中和一下,总收入比去年相差不多。”
  “大嫂,听你这么一算,好像也对啊。”杨氏使劲的揉搓着盆里的衣服,又道:“大嫂,今年这天气,老不下雨,要不是我们这里有条河,还不知道会干成什么样呢!”
  “是啊!”
  君玲有时挺羡慕杨氏的,只要操持好家里就行,外面的风雨,都由赵二虎挡住了。
  君玲抽空到县城去把空间里,剩下的玉米卖掉之后,晚上又在空间里种了三十亩玉米。
  四月里,该栽红薯了,还是没下雨。小青山村的人们,开始担水到地里去,把土地浇湿之后再栽红薯藤。
  地里的玉米苗移栽后虽然活过来了,但长得并不好。要是后面还不下雨,都不知道这些玉米苗能不能顺利长大,然后结出棒子来,所以红薯就是村民的希望了。
  大人孩子齐上阵,在河里运水到地里去。
  三胞胎也跟在君玲身后运水,“娘,我们能到河里去抓鱼吗?山子哥哥都在河里抓了好多鱼。”三胞胎嘴里的山子哥哥,是李氏的二儿子,今年十岁。
  “不行,你们还太小了,万一被河水冲走怎么办?你们要是想吃鱼了,娘去给你们买几条回来就好。”
  三胞胎见自家娘不同意,闷闷的回道:“好吧!”
  君玲没理他们三个,想着空间里,多的是鱼,回去找机会弄两条出来。带着三胞胎又往地里运了几趟水,看时间差不多了,准备回去做饭食。
  回去的路上,碰到李氏端着一个木盆往自家走,看见君玲便说道:“大嫂,我家那臭小子在河里抓了些鱼,我给你拿几条来熬汤喝。”
  三胞胎在一旁问好:“婶娘好。”
  “好好,你们也好。”转头又对君玲说道:“大嫂就是会教孩子。”
  君玲听到李氏要给自家送鱼,回道:“那多不好意思,你家山子抓点鱼也不容易,你还给我送来。”
  “这有啥,大嫂不是也给我家送了许多吃食。”
  君玲接过木盆道:“那行,谢谢弟妹了。等下回去把盆腾出来,再给你送过来。”
  “不用麻烦大嫂跑一趟了,我跟着去大嫂家,把盆带回去就行。”
  “也行,麻烦弟妹跑一趟了。”
  “没事,大嫂你那都好,就是太客气了。”
  “呵呵。。。”
  君玲到家后,把木盆给李氏腾出来,又给李氏拿了几块自己做的栗子糕“弟妹,把这几块糕点带回去给山子,就说我谢谢他的鱼。”
  “大嫂就是客气,行,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大嫂,我先家去了。”
  “弟妹慢走。”
  “娘,有鱼吃了,中午就吃鱼好不好?”赵安宣抬头看着君玲说道。
  “十一郎想吃鱼了啊?那娘中午就做鱼汤喝。”
  “娘,我们也要吃。”
  “好好好,等娘做好了,你们中午多吃一些。你们自己在院里玩,不要到处乱跑,娘去做饭食。”
  “娘,我们知道了。”
  君玲看盆里的鱼有些小,把这些鱼放进空间里养着,又从空间换了几条大点的鱼出来。
  中午,一家人一边吃着饭食,一边说话。
  赵二江喝了一口鱼汤后说道:“老大媳妇,这鱼汤熬得不错。地里的红薯再栽个四五天,应该就能栽完了。”
  齐氏:“嗯,差不多,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
  “爹,娘,以前天干的时候,村前那条河可断流过?”君玲好奇的问道。
  赵二江想了一下,回道:“那到没有,干得最狠的那一年,还是剩了浅浅的一层水。就是河中央都只到小腿肚那里,断流倒是不曾有过,这河水好像是从大青山深出流下来的。”
  君玲听后松了一口气,说道:“只要不断流,那就不怕。就是运水辛苦困难一些,我们家有牛车,还有驴车,运水也还好。”
  齐氏:“是啊,我们村这地界,不怕干,就怕涝,以前就被淹过。”
  随着时间一天天往前跑去,地里的红薯和玉米苗,都顽强的活了下来。红薯看着还行,玉米苗就差了很多,已经能预料到今年的玉米收成会差很多。
  今年年景不好,赵二虎兄弟没在出去卖豆芽和蚕豆,而是留在家运水浇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