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彩然也在一旁好奇的看着君玲,君玲就把抓到兔子的经过说了一遍,又道“娘,兔子应该是吃草的吧?把家里菜叶,也喂给兔子试试看,看它吃不吃就知道了。”又对赵二江道:“爹,您先编个笼子把兔子装起来。”
赵二江:“好,下午我就去砍竹子回来编笼子。”
就这样,赵彩然的工作又增加了一项………给兔子割草!
…………
这天中午,君玲回家吃饭食,走到院门口看见赵珍珠来了。
进门打招呼“大妹来了?”
“大嫂,你回来了?可不可以…”
还没等赵珍珠说完,齐氏就在旁边严肃的说“珍珠,我说过不行就是不行。”
顾君玲不明白娘俩在打什么哑谜,于是问道“娘,大妹,你们在说什么不行?”
赵珍珠:“大嫂……”
齐氏:“珍珠,你先回去吧!我不同意!”
赵珍珠:“娘…”
齐氏:“叫娘也没用,不行就是不行。”
最后赵珍珠迫于齐氏,虽不情愿,但还是回去了。
顾君玲“娘,大妹来说什么?您不同意,还发这么大的火?”
齐氏:“哎!都怪我宠坏了她,她今天回来是来要生黄豆芽的方子的。”
顾君玲:“那娘有问大妹,是她自己要的,还是她家里人叫她来要的?”
齐氏:“我没问,这有什么不同?”
顾君玲提醒道:“娘,其实大妹要黄豆芽的方子也是可行的,只要像二弟他们一样,也给我们一些分成就行。但小妹家又没分家,这方子要去怎么算?是算她们一大家人的?还是算大妹的嫁妆?”
齐氏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我都被气糊涂了。”
顾君玲:“娘,您也别急,过几天就知道了。”
齐氏:“也只能这样了。”
赵珍珠虽嫁在同村,但还是很少回家的,君玲也很少在村里碰见她。其实在君玲看来,不管是给赵二虎兄弟,还是赵珍珠都没大关系,但就是不想自己的东西喂了白眼狼。
果然,没过几天,赵珍珠就带着李柱子和孩子到了君玲家。到家时,只有齐氏带着三胞胎和赵安华在家。齐氏让赵安华去地里,叫君玲和赵二江回家,有事商量。君玲想‘终于来了’
赵二江和君玲到家时,看见院里的三胞胎在哭。齐氏和赵彩然在哄,旁边赵珍珠和李柱子也抱着孩子在哄。君玲走进院里抱起孩子跟赵珍珠打招呼“大妹,大妹夫”
李柱子不好意思的喊:“大嫂”
赵珍珠:“大嫂,我来找你有事商量。”
“哦!什么事要跟我商量?”顾君玲看了一眼齐氏和赵二江,故意问。
赵珍珠:“大嫂,你能不能也教我们生豆芽的法子?”
“我连娘家兄妹都没有教,那你觉得我应该教你吗?”君玲问。
赵珍珠:“大嫂,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啊,你看我和柱子两人也没有个营生,家里一大家子人挤在一个屋檐下。”
顾君玲:“村里的人不都是这样?”
“………”赵珍珠突然不知道要怎么说了,李柱子也尴尬的站在一旁。
君玲见齐氏有些心疼赵珍珠道“等晚上你哥哥们回来看他们怎么说?要是他们没意见我就同意教你。还有你们家现在没分家,这方子给你,你可想好了是你们小俩口做,还是你们一大家子做?”
“大嫂,当然是我们夫妻做。”赵珍珠道。
顾君玲:“好,我知道了。”看来这个大妹心思不少啊!幸亏已经嫁人了。
☆、016
下午,赵二虎兄弟卖豆芽回来,君玲让赵安平去叫他们过来。等三兄弟来时,三个弟媳也跟着过来了。
到堂屋坐下,赵二虎就问:“爹,娘,大嫂,叫我们来可是有什么事?”
顾君玲:“是有事同你们商量,大妹,你说吧!”
赵珍珠:“二哥,三哥,四哥,我想让大嫂教我生黄豆芽的法子。大嫂说要你们同意才教我。”
赵二虎又问:“爹,娘,您二老怎么说?”赵二虎卖了一段时间的豆芽,在镇上接触的人多,谈吐都有些不一样了。
赵二江吧嗒吧嗒的抽着烟没说话,齐氏看了屋里儿子媳妇道“你们都成家了,我和你爹听你们的,都没意见。”
“那大妹要方子是自己做?还是和妹夫一家人做?”赵二虎看了看顾君玲问赵珍珠。
赵珍珠:“我和相公做。”
赵二虎:“那要是你相公家里人要求你们卖得的银钱全部上交呢?你们家可没有分家。”
赵珍珠:“那我肯定不同意。”
“妹夫你呢?你怎么说?”赵二虎又问李柱子。
“我听孩子他娘的,她说咋办就咋办?”李柱子回答。
“三弟,四弟,你们的意见呢?”赵二虎转头问赵三虎,赵四虎。
赵三虎:“听二哥和大嫂的。”
赵四虎:“二哥你决定就好,我都没意见!”
“爹,娘,大嫂,我看这方子可以给大妹,但要跟妹夫家讲清楚,只能算大妹的嫁妆。”赵二虎道。
顾君玲:“对的,我也是这个意思,妹夫你同意么?”
李柱子看着自己娘子道:“……同,同意。”
“大嫂…谢谢你!”赵珍珠捂着嘴呜呜的哭。
后来,赵珍珠抱着孩子和李柱子回家去了。赵二虎兄弟又跟赵二江聊了一会儿,也就回去了。
君玲和赵二江忙活了大半个月,才把五亩地开出来。后又请村长来丈量了地之后,就去镇上交银钱办地契,这样君玲家又增加了五亩地。
君玲为了让这五亩地更肥沃一些,就去山上耙了很多枯叶在地里烧成灰。等忙完了这些活计,君玲就想着去山里碰碰运气。但在去之前要先做好准备。
这天,君玲跟齐氏说,到镇上买布和棉花回来做今年的冬衣。家里三个小的没有冬天穿的棉衣。君玲先到铁匠铺去买了一副弓箭五两银,后又看见一把半米长的砍刀不错,问了下价格,要八两银。君玲感觉好贵,但还是买了,万一到山上有用呢。拿着刀和弓箭到没人的小巷子后放在空间里。
之后到布庄买布。等到布庄时,看到柜台上几匹棉布不错,走过去摸摸,感觉好柔软就问“掌柜的,这棉布不错,多少银钱一匹?”
“大妹子要买布啊?这批棉布是这月新到的,卖得特别好,就剩这几匹了。一匹二两银,你要多少?”女掌柜笑容满面的对君玲道。
君玲看到柜台上堆着的五六匹棉布,花色也不错,想全要。问道“这几匹我都要,掌柜的能给我便宜多少?”
“…都要啊,看您是老买主,一匹给您少一百文,不能再少了。”
君玲算了一下银钱,想着自己银钱够了。又指着旁边的麻布问“掌柜的,这麻布多少钱一匹?”
“这个便宜,二百四十文一匹。”
“掌柜的,这几匹棉布我全要了,再要三匹麻布。您给我再优惠些,行不?”
“大妹子,麻布我给你算二百三十文一匹,棉布一两九钱,真的不能再少了。”
“那把你店里的碎布头再送我一些?”
“那好吧。您可是独一份,别人可没这待遇哦!”女掌柜说完,就从柜台后面提出了一包碎布出来。
君玲打开看了一下,大多是麻布,也有少量的棉布和绸布,拿回去糊鞋底非常不错的。就笑着说“谢谢掌柜的了,下次有碎布也给我留着哈,我还要。”看到女掌柜脸色都变了,赶紧道“下次不让你送了,我付银钱卖。”
“大妹子,我看您也是仔细人,我店里还有几匹被雨水淋过的麻布,您要吗?我给你算便宜点?”
“能拿出来我看看吗?”
“行啊,您等我一下,我到后院给您拿去。”
一会儿女掌柜就抱着五匹麻布出来,放到柜台上给君玲看“您看啊,就是这几匹,看得上么?”
君玲看了一下,淋得是有些严重了,但回去洗洗还是能做衣服的。就问道“多少银钱一匹?”
“您要是全要的话,给您算二百文一匹。”
“一百八十文我就全要了。”
女掌柜的犹豫了一下道“……好吧,您以后可要多照顾我们布庄。”
“掌柜的爽快,我们交个朋友,我夫家姓赵,不知掌柜的贵姓?”
“我也跟大妹子投脾气,我夫家姓顾,行二,你可以叫我顾二嫂。”顾掌柜高行道。
君玲对顾掌柜拜了一拜道“顾二嫂好!也是巧了,我娘家也姓顾。镇上醉香楼的顾掌柜就是我娘家大哥。”
顾掌柜拉着君玲的手道:“原来妹子是顾大掌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