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请君自重 完结+番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他最不喜当是颜岁愿叫他程节度使。每每如此称呼,颜岁愿不是怀疑他便是恼怒他,且不由他任何自证辩解。
  出了程门的颜岁愿走出一条街,才敢回首遥遥望着程门的方位。他的内心时刻都在提醒着他,程藏之来历不明,与多方势力牵扯不清,更重要的是程藏之是河西节度使,手里握着不擅名于他伯父的兵权。
  不,程藏之是比他伯父还要庸中佼佼的人。他伯父是由颜氏世代功勋声名积累,才成为中宁军的主帅,程藏之却是一战歼灭突厥五万铁骑成名,年纪轻轻便让河西驻军众多老将尊称一声:程都督。
  如此天妒英才,一朝踏进朝堂就对他纠缠不清,只是因为断袖?颜岁愿便是悬梁自尽也不信,其中缘由,他隐约觉察的出与伯父颜庭有关。
  颜岁愿行至刘研府邸,他可以确信程藏之一早便知晓秦承之事,他本欲进府问清程藏之与他究竟谈论了什么,最终却止步换了方向。
  朝堂之争与他无关,军中争夺自他被伯父逐出中宁军那日,便与他缘分尽矣。
  如今,他满心一字曰法。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刑过不避大臣,禁奸于未萌。哪怕结局最终如商鞅无悬崖可勒马,似韩非穷途末路一杯毒酒赴黄泉,亦无悔无怨。
  刑部牢狱很宽敞明亮,颜岁愿上任三年来手下从来无冤案,更无留情,凡是犯案者皆依律处置,不讲任何人情量刑减罪。
  借着白昼,几束暖黄的阳光从牢墙上的天窗照进阴暗的牢狱,最终落户在侧躺着的犯人刘尧身上。
  狱卒打开锁链时,一阵洗啦声于寂静中听着格外惊心动魄。
  被惊醒的刘尧翻身而起迎面一束阳光,耀眼的光明使他睁不开双目,默默的接受了不见天日。
  颜岁愿踏进牢房,看着这个四体不勤的官家公子,面白温吞骨骼清削,纵火杀人真是难为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公子哥了。
  刘尧睁开清眉下的秀目,书生孱弱暴露无遗,连带说话的语气都柔和如水:“颜大人,小生说过了,火是小生放的,人是小生杀的,小生认罪。”
  “。。。。。。”
  一连四个文绉绉的小生,堵的颜岁愿无言,心中却是觉得好笑的紧。都说户部尚书刘研是刘玄的钱袋子,一身铜臭味,偏生他的儿子书香四溢。
  颜岁愿从袖中取出一截深褐色的纸卷,他蹲下身目光直逼刘尧,脆生生的问了句:“这是什么?”
  站在颜岁愿身后的狱卒看着上司手里的东西,他再熟悉不过的物件,却是为难住刘尧这个官家公子加书呆子了。
  刘尧瞅着颜岁愿手里的卷纸,半晌开不了口。
  颜岁愿微不可知的轻笑一声,而后又掏出一截指粗的竹筒,耐心十足的问道:“这个认识吗?”
  狱卒看着上司连着拿出两个东西都是他熟知的,而刘尧仍旧一脸茫然无知的看着颜岁愿手里的东西,憋的满脸通红也说不出一个字,颇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只可惜这两样东西稀松平常的用不到书。
  “你猜哪个是你之前认罪时说的火折子。”颜岁愿起身居高临下的看着刘尧。
  刘尧立即明白颜岁愿的意思,他在试探自己供认的真伪。刘尧看了那个纸卷,又看了竹筒,一横心道:“先拿出来的那个是火折子。”
  “确定?”颜岁愿问道。
  刘尧眉清目秀的脸有些紧张,他心道:既是火折子,应该是能折的。于是他点了点头。
  “那这个是什么?”颜岁愿将竹筒递到他面前。
  刘尧想起书上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于是他果断答道:“爆竹!”
  “扑哧”狱卒终是忍不住在上司身后笑出了声,颜岁愿也不恼,只是打开竹筒,轻轻吹出一缕火苗,在火焰跳动里道:“这是火折子,这个也是火折子。”
  刘尧惊呆住,瘫坐在草席上不知言何。
  他自小锦衣玉食,刘研又是百般宠溺呵护,待长大成人后又沉溺于书海,醉心经史诗词,几乎就是个五谷不分不识阳春水的‘仙人’。以致于连火折子都认不出。
  只是颜岁愿万万没想到,寻常百姓用的土纸制的火折子他识不出也就算了,连自家用的竹筒火折子都认不出。这刘尧,连个纨绔都不如。
  “提审。”
  颜岁愿留下两个字,先行一步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ps——本文所涉及的法律思想,大多都是取自韩非商鞅。


第5章 
  刑讯室内陈列斧钺、刀、锯、钻、凿、鞭、杖等诸多刑具,森然泛着寒光,左右站立的狱卒仿若阎王殿里青面獠牙的鬼怪令人骨寒毛竖。
  带着枷锁的刘尧甫一入内,便怛然失色,整个人骨软筋麻的被狱卒拖到了刑讯木椅上。
  颜岁愿身着紫色盘领补服,胸口一只孔雀展翅于叠浪祥云之间,头上一顶乌纱软帽,脑后静止左右的两翅令刘尧汗洽股栗。
  台阁生风的颜岁愿严肃道:“本官在朝风评一向刻薄严苛,不近人情,你若有虚言,大刑伺候。本官问你,书学之火确是你所纵吗?”
  刘尧纵然是个金贵的书呆子,却也有一颗志成史官心,因而也是知道当朝有这么位正直如弦的刑部尚书。
  “大…颜尚书…你就不能当小生是纵火犯吗……”刘尧脸色虚弱,嘴角一丝苦涩使得他如同顽疾折磨的病重之人。
  “听闻刘尚书说入翰林院编修史书是你一生之夙愿,你可知,一旦认罪画押,此生都与史官无缘,你可想好了?世上无后悔灵药。”欲得真话,攻心为上,颜岁愿想了想补充一言:“你犯的是纵火与杀人两项罪。”
  刘尧听罢,整个人黯然失色,此生唯一志望于刘尚书之子的他本是唾手可及,但于认罪的杀人犯是登天妄想。
  “听闻颜尚书断案如神,铁面无私,不知大人可曾断错过案?”刘尧问道。
  颜岁愿淡漠看着他,神情波纹不起,“不曾。”
  刘尧笑笑,兴许他会是颜岁愿手下第一桩冤案。
  “那颜尚书,可曾对何人有过恻隐之心?”刘尧慢慢吞吞的抬起头颅,看着眼前这个美如冠玉却耿耿全然无艳俗的青年。
  颜岁愿神色始终平平淡淡,只是蓦然回想起山南道节度使程怀谋反中,他一意孤行放过的那个血泪零零的少年。
  “本官所杀所放之人,皆有理据可依。”
  “颜尚书……奉守法理,小生无话。还是那句话,小生认罪。”刘尧一副虚弱病态,目光却是幽转隽永,“依小生愚见,大人芝兰玉树,不像俗世公门中人,本当是菩萨心肠,为何连恻隐之心都无?难道大人当真是死律严规卫道者?”
  “律令刑法之下,无人有特权。法之严,在于执行,倘若执法者皆为你口中的恻隐之心所动,这天下还有规矩吗?”颜岁愿这话似在反驳刘尧,也似在说服自己,“即便你不说,本官亦能使此案水落石出。”
  “颜尚书!”刘尧高声呼道,煞白的脸上红彤几分,“众生皆苦,颜尚书又何必让苦主苦上加苦!”
  “众生亦平等,即便凶手是苦主一员,就能杀苦止苦吗,本官以为不然。”颜岁愿神色生冷,“另,秦承应当已经死了,他母亲遭歹人行刺,本官已经保她安全,你若继续隐瞒,她必无活路。”
  刘尧瞪圆双目,满面质疑,“秦承死了?不可能!他明明答应我带着母亲回乡的,而且,我父亲也说会派人护送他母子回乡。怎么会……这样?”
  “你与秦承到底是何关系?如何相识?”颜岁愿不予他伤春悲秋的时间,话刀直入。
  沉默踟蹰半晌,大约是觉得颜岁愿不会再诈他,他才开口:“我与秦承相识与一家旧书铺子,他的文章作的极好,难得一见,人品端庄,因而我意欲与他深交,当日便请他回府做客,父亲见他妙笔生花,见解独到,我便请求父亲破例录秦承入书学,与我作伴。。。。。。可是,我当真不知事情会成那样子,若能早知,我定不会带他回府。。。。。。是我害的他!”
  颜岁愿无视刘尧的呕心抽肠,“除了给高官以及所谓名士写文章,秦承还做了什么?”
  刘尧苦笑,“颜尚书,不是普通文章,而是科举文章,近来几届科举的文章皆是秦承这些人写的,状元榜眼探花的锦绣文章皆出自他们之手。”许是怕颜岁愿拎不清,他解释道:“国子监仗着特权可以提前知晓试题,便让秦承这样才华无双却又没有家世的寒士提前作好文章,待价而沽,前三甲在正式会试前就已经定下了,也称点状元、挖榜眼、折探花。”
  颜岁愿若有所思,“殿试如何过?”他话音刚落,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