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露走过去,心微堵,眼睛有点酸,但是又带着满满的感动,她亲了一下顾乾的小脸:“谢谢乾乾,你真棒。”
顾乾微微笑着,双眼灿烂的像星光,他最喜欢妈妈夸他了。
白露摸摸他的脑袋,来到灶头前,看见灶头前放着一条凳子,肯定是顾乾用来垫脚的。她掀开锅盖,看见锅里有米、有水,米不多,水倒是有点多。
顾乾紧张的跟着去看,但是没有了凳子,他看不到锅。白露把他抱了起来,“乾乾你看,煮粥的话水放的有点多,放半碗米,然后三瓢水就够了。”
顾乾认真的记着:“我知道了。”
白露放下他:“我今天吃米粥年糕汤吧。”
顾乾眼睛一亮:“好啊好啊,很久没有吃年糕了。”
白露拿出一根红糖年糕,切片,然后和米粥放在一起,继续烧着。“乾乾,过来。”
顾乾跟着白露走。
白露往脸盆里倒了热水,又兑了冷水,然后用毛巾把顾乾脸上灰擦干净,又给他涂了一点保湿的面乳。
顾乾温顺的站着,小小的身体半靠着白露,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一直看着白露,眼底有些依赖和幸福。
等白露给他涂好面乳,她柔声道:“弟弟还赖在床上,去叫他起床,妈妈也要洗脸刷牙了。”
顾乾嗯了声,蹦蹦跳跳的跑了出去。
白露看着他的背影一笑,她还是头一次看到顾乾蹦蹦跳跳的样子,顾乾一直都是懂事的,安静的,不吵不闹的,可这哪里是小孩子的样子?现在的顾乾才像个小孩子。
白露自己刷了牙洗了脸,护肤之后,锅里的年糕汤也差不多好了,她盛了三碗出来。王有望虽然住在这里,但每次都是吃了晚饭过来,一大早就起床去了王家吃早饭,白露就是想叫他留下来吃饭,还堵不到他。不得不说,王有望这弟弟很懂事。
早饭后,顾乾和顾坤背着小挎包去玩了,小挎包里放着儿童读物,他们去找二毛三毛一起看。白露开始做大布包,这是给李红丰做的。白露做的细心,一个大布包做了一个上午。中午是炒年糕,午饭后睡了一个午觉,下午白露去割猪草了,猪草割的多,把三天的量都割来了。如果不够吃,白露会把番薯和碎米给猪吃,当然是偷偷的,还不能叫人看见。前几天她上班就是这样操作的,早上起来割的猪草不够,就加点煮熟的番薯。
白露割了猪草回来,看到有人在她家门前徘徊。对方也看见了她,忙招呼:“白露你回来了。”
白露有些疑惑:“婶子你是?”她对这个大队的人还不怎么熟悉。
妇女道:“我是张来福家的,我儿子叫张东强,跟阳子啊、还有有进有希都熟悉呢,小时候都一起玩过。”
张东强?这名字好像有些熟悉但是一时半会儿,她也想不起在哪里听过。“婶子您找我?”
妇女道:“哎,是这样的,白露你明天去邮政局上班的时候,能帮我在供销社带点东西吗?”
这倒是不是什么难事,白露问:“带什么东西?”
妇女道:“你帮我带半斤红糖就行,这是钱、这是糖票。”供销社来回要两个小时,这去一趟得放下半天的功夫,这半天不上工妇女哪舍得浪费,所以妇女就想到白露了,“这红糖泡水给我儿媳妇喝,她怀孕了,想喝红糖水。”
“那恭喜恭喜。”白露道。
妇女笑着离开了。
白露一顿,突然想起了,张东强这个名字她的确听过,之前刚到这个世界,她在山上向小朋友打听情况的时候,小朋友说起过,在张东强订婚的时候,有个怀孕的姐姐来了,然后打了起来。难道是这个张东强?
第二天,白露蒸了饺子,把王有望留下了。她蒸的多,把顾乾和顾坤送到王家的时候,又装去一大碗。方亚芬也没在说什么了,反正不管她怎么说,女儿就是不听,她想想女儿有2000的存款,现在又有顾琛阳和自己的工资,也是够花的,就随着她了。
白露一到办公室,章小梅就道:“露露你快来看,今天日报上有你,你快看。”
白露:“哪里?是李红丰记者写的吗?”
章小梅:“你看啊,下面写着记者李红丰,是她写的,写的好感人啊。”
白露:“我看看。”
李红丰按照白露的提议,关于她的报道是按照连载的故事性来发表的,她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上周三,我收到了四封感谢信,一封是给我们县公安局的、一封是给中红公社派出所的、一封是给中红公社下面的上进生产大队的,而这最后一封是给我们山丹县政府的。
看到这四封感谢信,我非常的惊讶,于是,我带着好奇拆开了写给县公安局的信。信中写到,这是一位才十八岁的军嫂,带着中风的婆婆从军队回来,因为从县城到乡下的生产大队没有交通工具,所以这位年轻的军嫂向咱们为人民服务的警察同志求救了……等我看完四封感谢信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的矛盾和复杂,我对这四封感谢信背后的女同志产生了好奇,于是,我去调查了她,这一调查我才发现,她之所以成为军嫂,是为了照顾军人的母亲和孩子,在这之前,她和这位军人根本不认识,甚至就算结婚了,这位军人也可能永远都不会认识她,因为他为了国家成为了植物人……
白露道:“李记者写的真好。”
章小梅:“可不是嘛,李记者……”
“白露同志……”说曹操曹操就到,李红丰来了。
白露起身:“李记者,你怎么来了?”
第37章
白露起身:“李记者,你怎么来了?”
李红丰道:“你之前说的蔡国强的事情; 我准备去取材; 这不路过你们这,来看看你。”
白露道:“李记者你来的正好; 我今天原本也要寄东西给你; 想着明天或者后天你应该能收到了。”
李红丰好奇:“是什么东西啊?”
白露从一边拿来一个大布包; 然后背在自己身上给她看:“你看,怎么样?”这大挎包也是用军绿色的斜纹布做的,跟解放包一个款; 就是这个特别大; 跟现代流行的大包一样。挎包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装的东西多了; 背着也不太会累; 如果手拎的话,容易累。
李红丰看到之后,眼珠子盯着大布包就没有离开过; 她眼中的喜悦相当明显:“太谢谢白露同志了。”
白露把包给她:“你送给我家孩子的书他们也很喜欢。”
李红丰把包背上之后就舍不得拿下来了,她把自己的一些资料从旧的包放到新的包; 一边再次跟白露道谢:“白露同志; 真是谢谢你了,今天我要去调查蔡国强的事情了; 改天我再跟你联系。”
白露道:“哎,好,再见。”
李红丰:“再见。”
等李红丰离开之后; 章小梅围着白露讨论起大布包的事情,女人对于时尚的追求和喜爱,是不分年代的。
结果,不出一个星期,从邮政局到供销社再到公社,这边在同一个地方办公的女同志们,都背起了这种包,而包的颜色不仅仅限于军绿色,还有其他的颜色,女同志们的想法是丰富多彩的。
这天,白露下班之后,又碰到不少人跟她打招呼:“白露同志下来了。”
“哎,阿姐我下班了,你们妇联最近很忙啊。”跟白露打招呼的妇女是妇联的张干事,二十七八左右的年纪,白露因为李红丰在报纸上的报道,最近在公社、供销社里都比较出名,所以这里的人几乎都认识她。尤其是公社,还因为她嫁给植物人军人事件,给了她奖赏,奖赏的是五十斤粮食、陶瓷杯、毛巾以及50块钱。当然,公社的奖赏是看在县政府的面子上,如果不是县政府给白露奖赏了工作,报社又登报表扬白露,公社未必会注意到白露。
张干事道:“可不是,快要过年了嘛,每年要过年的时候,事情特别多。”
现在12月上旬,放在农历才10月中旬,距离过年还早了。
“您为人民服务,真是可敬可佩,我听说很多妇女都很感激您的。”白露道。
张干事道:“那都是咱们的责任,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把这件事做好。”
白露道:“您说的有理,那我不打扰您了,再见。”
张干事:“哎,再见。”
12月上旬,大队里进入了农闲,明天是周日,白露和王家人约好了要做番薯粉。所以天微微亮,大家都到了。不仅王家人到了,就是王大伯家、王二伯家也来看了,大家都好奇白露要怎么做番薯粉。
做番薯粉其实很简单,有石磨就行,麻烦的是400斤的番薯要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