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契 完结+番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公子一个人说着说着便觉得没什么意思,便将话题转移到卫舟必会感兴趣的地方。
  “你知道么,向来状元、榜眼、探花都是留下做京官的,二甲三甲才会分派出去,即便真的要将三元派出去做官,从前那些得了探花的世家子弟至少也是个郎中之位,从五品上,你家契兄却只得了县令之位,要知道这县与县也是有差别的,若是上县还好些,若是分到不好的地方,那些穷乡毗邻的下县之地,连个正六品上的品阶都没有。”
  说起这个,卫舟又要想起因为眼前之人的帮忙,郑蕴与状元失之交臂的事了:“之前你是不是同礼部侍郎推荐了郑蕴。”
  杨文晏等了好些日子总算等到他提起这一茬了,虽然他原就是为了还玻璃和香皂的情,做这事不求回报,但也能提都不提一声,卫舟不提起,他怎么好不着痕迹的说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呢。
  “我只是同我嫂嫂说道了几句,刘侍郎可惜我嫂嫂人品,便愿意帮着看看你契兄的才学。”
  卫舟瞬间歪楼了:“可惜你嫂嫂的人品?可惜什么?”
  杨文晏道:“你不知道么?我嫂嫂虽是庶出,原也是正经的举人呢。”他想起这个便唏嘘不已:“若不是我那继母和嫂嫂嫡母合起来使坏,如今我嫂嫂必也能金榜题名呢,哪至于和我大兄两个人差点成了怨偶。”
  哪里是差点,卫舟心道,实则他们前世确实成了怨偶。
  “我们北地向来是不结契的,若是男子与男子结亲,只能是一方被娶做男妻,男妻不能跟契兄弟一般还去考科举呢,便是出门做生意都要被人说道的。”杨文晏接着道:“他们刘家虽也是世家,但有出息的也没几个,刘侍郎原本是很看重我嫂嫂的,没成想,一个疏忽便弄成现在这样了。”
  卫舟又想起状元之事,不禁刺道:“早知道你还不如让那侍郎主持你大兄嫂嫂离婚,让他去看郑蕴做什么。”
  “哎你这人,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你怎么见不得我大兄和嫂嫂好啊你!”杨文晏愤愤不平道:“合着我帮你家契兄还没得着好了,你个寒门子知道什么,若是没有侍郎大人相助,你那契兄别说面圣,便是殿试的时候想要入殿内都困难。”
  若是没有刘侍郎,我们郑蕴必能凭借自己的才学拔得头筹考个状元回来呢。卫舟同样愤愤不平着。
  好半响两个人如小孩斗气一般,谁也不理谁。
  半天,杨文晏小公子先憋不过去了,问他:“你是不是因着你契兄考的比你好些,怕他对你不好啊,你也不想想你考的是个什么科,那明算科自科举制以来,就没出过七品以上的官,哪里能怪我不管你,而去抬举你契兄。”
  卫舟此时气也顺了,他也知道这事不能全怪杨文晏,事已至此,他只能告诉自己,以后不能再想当然的把手机里的小文章当预言,那只是参考而已。
  卫舟便对杨文晏转移话题道:“不是,只是我们被分到了延思县,所以心情不免有些浮躁,方才态度不好,对不住你。”
  杨文晏很大气的摆手,表示这不算什么转而好奇道:“延思县?那是哪里?”
  卫舟便把这几日查到的消息有的没的和他说了些。
  “照你这么说来,那是个下县啊!”杨文晏摇着扇子的时候很有一番智囊的气度:“不对劲啊,宁朔郡原为突厥之地,虽然现已被郎阔大周治下,但一直被派兵把手,看的可严了。宁朔虽只设有延南、延思二县,两个县虽只差一个字,但延南既是上县亦是州治所之地,而延思偏远疾苦还只是个下县。”
  虽然不学无数,但卫舟一讲解,杨文晏便知道那是哪里了,到底世家出身,还是有些政治敏锐度的:“是不是你们得罪了什么人,才被分过去的。”
  “不对,若是真得罪人,你们也不会还好好的待在这儿。”杨文晏自我反驳一番:“可能你们挡了别人的道了。”
  卫舟不禁问道:“关于选官之事,可以再问问那位侍郎大人么。”
  杨文晏摇头:“那位侍郎大人只管科考之事,管不了官员派遣之事啊。”
  

  ☆、43

  
  “而且你几次考试都是满分卷,但因着身份,每次都是满分卷里的最末名。”
  卫舟惊讶:“不是因为我的字迹?”
  “你的字确实不怎么好。”杨文晏道:“但如今科考要求必须统一使用字体,到也差别不大。”
  “而且你虽然只排第五,但成绩到底如何,大家都晓得。按理来说,明算科虽然做官做不得多高位,留在学管却也是上好的出路。若是世家子,便是不去国子监做博士、助教也必能留在太学做个博士、助教,再不济还有府学呢。”
  卫舟呐呐道:“上官说不忍我们。。。我们夫夫分隔两地。”
  杨文晏没好气道:“那明显是骗你的,若是人伦之情大于夫妻之义,若是照你这么说,那些父子兄弟都做官的岂不是都要分到一起,不然父子分离多不好呢,你不知道,越是有亲戚关系的,越要将人分开做官呢。”当然这是外地官才要分开,京官又另当别论了。
  卫舟恍然:“怨不得郑蕴说什么牵连耽误的。”
  杨文晏便道:“本就是他拖累了,若不是他得了探花的位,碍着别人,谁会没事找事管你一个明算科的事,你现如今去了延思县学,即便不是助教,直接做了博士,也就是个从九品下的品阶。”
  卫舟明白一切,反而不那么忧思过滤了:“那也没事,总归我们两在一处,两个人守望相助总比一个人待着强。”
  杨文晏没好气道:“你现在是有情饮水饱,待日后。。。哼。”
  卫舟脸红了红,话说他同郑蕴先如今虽是住一个屋,但都是以礼相待,从无越举的,倒也说不清是有情还是无情了。
  杨文晏说了一气,见卫舟终于不忙着倒腾那些家什,眼看着心情也好些了,终于图穷见匕,说出了自己真正的来意:“你前几日不是说这玻璃还能做什么眼镜么,还说要计算什么,你计算的那东西算出来了么。”
  卫舟想起来了,从房里拿出一张图纸递给杨文晏:“这是望远镜。”
  这是单筒望远镜的图纸,他自己手里是有一个双筒望远镜的,旅游玩买的,看的不算特别远。
  卫舟对杨文晏道:“这我可有个要求,若是真能做出来,你得先送一个给我。”
  杨文晏拿着图纸,看不明白,索性收到怀里:“行,只要能做出来,我必先送一个给你。”虽然图纸上的东西看着不像是能大卖的,不过没关系,先做着玩玩,他虽然看不懂,但他相信,工坊里那么多匠人,总有人能看明白的。
  两个人竟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望远镜的效果和用处,待到日后杨文晏把东西做出来,才发现这个巨大的惊喜。
  没多久,郑蕴和卫舟带着文书路引,和一对特产礼品,坐着马车跟顺路的才子一道回了家。
  整个万家村的人都轰动啦,不止,还有曹家山村、崔家湾的人都轰动了。
  这还是科举制以来本地唯二两位靠科举出头的学子呢。
  虽然科举制已有几十年了,但之前更多的是那些世家子和本就有积累的家庭,那些家庭虽不是世家但远比郑蕴这些人家里要强得多。
  书籍、知识、文化本就掌握在上层手里,如今只有极少数的官学,想进去还需要点关系,私学还不昌盛,贫寒子弟真正能靠考试出头尤其稀少。
  如此在乡亲们热情之下,过了几天,卫舟才明白当初郑蕴所说的,日后生活所需不必担忧是什么意思。
  首先他和郑蕴本该分到的授田,之前手续拖了许久,现在一下子就到手了。
  然后是纸坊,之前虽然说是村里共有的工坊,但村长一家隐隐约约的一家为大,很有些把纸坊当做自家的意思,之前他们对郑蕴也就是提供足够用的纸张而已,先如今到要说给他们分利。
  再有卫父卫母,现如今他们养鸭子、腌制咸鸭蛋、做鸭货卤味、收鸭绒的手艺都熟练了,去买鸭子的渠道、卖鸭肉的渠道也都知道,卫二夫妻早就想叫他们回家,把自家的鸭厂子办起来呢。
  不止这些,还有许多相熟的人家想要把自己多买的田地记到他们名下,村里凡是有手艺做生意的,也都想叫他们担个名分,收些红利,以庇护他们。
  连彭蠡县城里那些富贵人家,如那聚福楼的掌柜,通通都送了钱财贺礼来。
  如此大的变化,吓坏了小市民卫舟。
  赶过来的袁先生坐在摇晃的躺椅上:“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这点子阵仗就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